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伤心唯远别”,离愁别恨是人类的易感情绪。在这一情绪的驱动下,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送别方式,如饯别、折柳赠别、诗歌赠别、长亭送别、渡口送别等等。其中,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古典诗词中杨柳与别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联系从何时开始建立、其内在的关联是什么,讨论颇多,但仍然不是很清晰。 杨柳与离别最早的关联,论者往往追溯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认为杨柳摇曳婀娜的依依之态与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交融在一起,开启了诗歌中以杨柳咏离别之先例。这是如何关联的呢?采薇中描述杨柳之态的“依依”有两解,一以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为代表:“依依者,初抽条时,袅袅不定,如欲依倚他物也。”二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为代表:“依依,犹殷殷,盛也。”今人多采用第一解,认为指的是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其原因一在于今天人们对于杨柳的审美主要就是其枝条低垂、随风婀娜的样子;二在于与表示惜别的成语“依依不舍”形式上有对应。但结合下句“雨雪霏霏”,“霏霏”与“依依”相对,表杨柳状态的“依依”应和“霏霏”一样是形容词而非动词,与成语“依依不舍”之“依依”恐未必同,“依依不舍”当与“恋恋不舍”同,始见于明代小说,其“依”“恋”是动词依恋之义。“霏霏”形容雨雪之盛,“依依”马瑞辰考释也非常可信,形容杨柳之盛,也切合诗经中对植物状态的惯常描述。杨柳之“依依”与“摇落”相对,亦可见其为茂盛之义。故杨柳与离别的关联非源于其婀娜之状,亦非源于西周之时。 折柳赠别起源最可靠的说法还是源于汉代。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是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事的明确记载,提及这一习俗源自汉代,最初是因送客至灞桥作别时折下桥边柳枝赠送,其后这一行为扩展,渐成习俗。后世诗歌中提及灞桥折柳甚多,如唐许景先折柳篇:“春色东来度灞桥,青门垂柳百千条。”唐代李益途中寄李二:“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折柳赠别在唐代依然盛行,诗歌中随处可见,唐王之涣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描写的是因为别离时折柳之习俗,柳条几被折尽。 折柳赠别以及由此衍生出诗词中表离别的杨柳意象,其意蕴究竟何在?学者们提到最多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柳”与“留”谐音,因而折柳相赠有了挽留行人之意。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古代除了折柳赠别,其实还有寄柳盼归的习俗。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行人羁于远方,折柳相寄,与“留”无关,可见“柳”只是寄寓别离,但非源于挽留之意。二是认为与柳树的生命力有关,柳树易栽种,随插随活,故用以祝愿行人适应他乡生活。事实上,古人赠别时,并非“必于柳”,亦可赠他物,比如在唐诗中也可见赠松枝者,亦可见赠桂枝者。这些语境下并非利用柳树的生命力来表达祝福意蕴。这两种说法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虽然论者提及颇多,但查古代文献,却少见痕迹,没有明证,故难采信。 唐代诗人雍陶为官简州阳安时,曾因折柳送别事而改桥名为“折柳”,一时传为佳话,很多文献都有记载,如五代何光远鉴诫录:“陶下马,命笔题其桥楹,改为折柳。”按该事,则“折柳”意味着“情未尽”。柳与“情”似乎关联密切。考察唐宋诗词的情况,可以发现人们言及“柳”,更多其实是取意于它的枝条和叶子的“青”,从而谐“情”之音。柳树是北方常见的、发芽最早而落叶最晚的树种之一,柳枝青翠时间最长,适合寄情之需,诗歌中有明证说明人们借柳之“青”传达情意。白居易杨柳枝词:“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直接点明了由杨柳之“青青”而引出人之“情”。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离情别恨之诗,提到的都是杨柳之“青”,利用柳色来寄托别“情”。 借柳色之“青”来寄寓其“情”,也就解释了“柳”可用来寄寓别情之外的其他感情。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寄寓的是朋友之情。借柳色之“青”来寄寓其“情”,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可以用“柳”之外的其他植物寄寓别情。如草之色亦“青”,同样可谐“情”音。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松”枝常青,故亦被折下用来寄托别情。戴叔伦妻亡后别妻弟“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尤能体现这一特点,虽有杨柳,不及古松之常青,故弃柳枝而折松枝赠与行者。 (摘编自岳海燕谈“折柳赠别”)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愁别恨是人类容易生发的情绪,由此衍生出诸如饯别、折柳赠别、诗歌赠别、长亭送别、渡口送别等送别方式。B作者认为虽然古典诗词中杨柳与别情密不可分,但具体到细节,比如何时开始建立、内在关联是什么等还没有真正明确。C作者认为折柳赠别起源于汉代最为可靠,其根据是现存文献三辅黄图桥中对“折柳赠别”有明确记载。D文章写唐代诗人雍陶送别友人时希望友人能留下,遂改桥名为“折柳”,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采薇的“杨柳依依”不是人们经常认为的杨柳摇曳婀娜的外貌,而是描写了杨柳繁茂的状态。B文章第四段“其意蕴究竟何在”的疑问,既给读者提醒,也引出后文两种说法,强调了作者的认可度。C从文章对“折柳”寓意的多种分析看,“折柳送别”对“柳”的选取考虑了其读音、外形、颜色、生命力等多种情况。D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赠别”的环节,体现了中华民族认同“柳”的意象和中国人富有诗意性情的特点。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柳只是寄寓别离,但非源于挽留之意”观点的一项是( ) A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B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卢肇杨柳枝)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4文章解释柳色“青”的内容,论证了哪些方面的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文章论证“杨柳与离别的关联非源于其婀娜之状,亦非源于西周之时”是如何采用“破立结合”写作手法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弦歌(节选)李骏虎 过了雨霖桥,就望见当地人叫“一颗印”的两层居所了。闻太太照旧伫立在桥头迎接,夕阳把她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白天五华山又拉警报了。”她迎上来接过闻先生的包抱在怀里说,“我给你炒了新的烟丝”一边与何新之互相问好。 “城里也听到了,我很担心你们。”闻先生下意识去摸摸袍襟处尚有余温的烟斗,“孩子们呢?都好吧?”闻太太轻声地回答:“孩子们都好,等着你吃晚饭。” 何新之把伞递给先生,先行告辞。“新之,一起吃晚饭吧。”闻先生挽留他。“不了,谢谢先生!他们约了我的”何新之匆匆走了,他想到了闻先生家里有很多人要吃饭,闻先生总是夤夜秉烛制印养家。 “去江边站一站吧。”闻先生扶着太太的臂膀说。闻太太看着何新之远去,轻声问:“青年们都去了哪里?一直都有很多人跟你一起回来,更多人在这里接你,怎么真是因你不写诗了吗?”闻先生望着江畔树影下的波光,慢慢地说:“青年们总会懂得的,没有比历史更伟大的诗篇。我是要抗战,不要内战的,这就是我加入民盟的原因。我是要从历史中看清这民族的病症,我已为她开出了药方!青年们会懂得并回来跟我一起,很快,不信你就看!”闻太太笑着问:“到底是你引领青年前进,还是青年推着你在走,我看不清。”“你自是看不清,我也未必非要弄个清楚。”闻先生看一看太太,“我知道的是,青年代表着进步的力量,青年就是进步的方向!” 闻先生伸出手臂,一指眼前那东去的江水,说:“就像这不息的江水,不舍昼夜执着地奔向大海,这就是进步的方向、进步的精神。他们创造着历史的诗篇,而大海就是真理的存在。”闻太太笑起来了,说:“还说不作诗了,这不就是诗吗?走吧,回去吃饭了,孩子们等得着急了。” 推开大门,走过天井,上到二楼。朱自清先生一家正在吃晚饭,看到他们回来,朱先生放下筷子,出来笑着说:“我还在担心下那么大的雨,路一定不好走,怕你们回来得太晚。刚才新之先回来报平安了,我才放心。”又望着闻太太笑着夸赞,“今天是领略了闻太太制作烟丝的高超手艺了,滴了好几滴香油和酒进去,就那么慢慢地文火翻炒,倾注了多少的温馨甜蜜在里面啊!”闻先生笑道:“你哪里知道,这是我半夜刻字倦了提神用的!” 两位先生相对大笑,引得楼上浦江清先生用昆曲念白问道:“何处笑声,倒隐含着一丝苍凉?”闻先生学着他腔调念道:“乃是清华双清加一个姓闻的疯子!” 三人又一阵笑,惊飞窗外栖息的鸟雀,几个住在一楼的研究生也跑到天井来抻长脖子朝上张望。三人笑罢,各自回去吃晚饭。 夜,静得使人忘却今夕何夕、此地何地,若不是手中刮骨疗毒似的刻刀,真让人怀疑置身的是静夜中的清华园。闻先生吹吹刻好的印章上的石屑,又用软毛刷清理字面,在朱砂印泥上摁几下,捏过一方宣纸来,试钤一个印,颇为满意。他轻叹一声,擦过手,拿起烟斗把白日里太太炒的烟丝填了结实的一斗,点着了,深吸一口,又咳着吐出抖抖的青烟来,起身推开窗去望那星空。月辉如霰,幽幽洒满江树,此刻的自己真就比在清华园时更为通透了。然而闻先生心里自然是颇不平静的,想起傍晚在江边太太所提出的问题来,自己以江水作答,而他又何尝不似那滚滚入海的大江?他引领青年,同时也被青年们裹挟,就像一个冲浪的弄潮儿,必定要经受惊涛骇浪的考验。 这星月交辉、江山无恙的静夜,闻先生想起了在北平晨报诗刊、在青岛大学的自己,那时跟着他的青年们很多,他领着他们作诗,他们高声朗诵他的死水口供,跟着他从“一沟绝望的死水”里向着一个理想“咱们的中国”挣扎、呐喊,而自从自己有了“考据癖”并以学者自居后,青年们就渐渐地离开了他。这时候,独对这万籁俱寂的宇宙,在这仿佛无声的世界里,他听到了自己胸中又响起战鼓一般沉闷而有力的心跳声 静夜!我不能,接受你的贿赂。 谁稀罕你这墙内方尺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是放下刻刀,从故纸堆里抬起头来做回一个斗士的时候了。案头这部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学更稿还没有完成大纲,而他已经为这民族开出了药方,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一个披荆斩棘的实践者了。 这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然而白天照常光临了。“昨夜望见你的窗口烛光彻夜地燃着,想到你定是在思考什么大事,没想到今天就宣布要举家搬回城里去了!”朱自清先生讶异地把茶杯放回桌案上,望着闻先生,“听说是民盟要你去主编民主周刊,你是要跳出学术去从事政治了吗?” 浦江清先生惊异道:“你知道政治吗?你不懂政治的吧!”他抬起双手来甩一甩看不见的水袖,“唉,你这一去,我们开创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闻一多派就算终结了,这可是你开辟的一条新的研究道路,你好忍心!” 闻先生举着烟斗,抖动着胡须,因为熬夜嗓音有些沙哑,眼也是发红的。他昂然道:“我今天请二位喝茶宣布这件事,为的是说出我长久的痛来。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我迟早要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朱先生和浦先生面面相觑。 “这是会受青年们的热烈欢迎的。”朱先生笑着说。 (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