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判断题(每题 1 分)1. 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的变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E正确2. 经济活动是技术发展的动力,经济实力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 关系制约着技术的发展。E正确3. 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始点。E正确4. 不稳定阶段企业创新的焦点在与产品创新,企业研究开发支出较多, 研究开发的目标比较分散,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回报。正确5. 产品衰退表示无法再生。公司无法通过合适的改进策略,再创产品新 的生命周期。错误6.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我国实施了 1986 年开始的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 产业化为目标的火炬计划。错误7. 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要重视创新组织结构的优化。正确8. 技术发展的难以预测性对技术创新管理的复杂性有一定影响。正确9. 传统创新管理以培育核心能力、价值创造为中心错误10. 爱迪生创新过程中最终要的挑战不是发明,而是如何成功地实现发 明的技术化和商业化,即提出一个好的构思。 V。正确11. 管理者应该根据内企业家创新行为动机的不同,对他们采用不同的 激励方式。 V。正确12. 创新小组是指为完成某一项创新项目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 v。正确13.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中心应该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 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正确14. 系统型研发部门没有对研发活动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研发主题大都 由技术人员决定,没有明显的商业化动机。错误15. 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其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正确16. 凡是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多的企业,能更好运用外部的信息,技术 吸收能力就强。正确17.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每年度累计时间应达到90 学时(或 规定学分)错误18. 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考核合格 ,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 人员方能延续注册。正确19. 继续教育登记卡存入专业技术人员本人的人事档案。错误20. 施教机构取得继续教育施教资质后,应改变其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 业务上接受人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监督和检查。错误二、单项选择 (每题 2 分)21.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于 (D) 。产业竞争22. 企业竞争力是基于企业一系列特殊资源而形成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 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表现为 (C ) O。特定产品的竞争力23. 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 (C ) o。技术创新24. 按照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可以分成 (B) 和渐进的产品创新。 。重大产品创新25. 产品用途及其技术原理有显著变化者可以称为 (B) o 。重大产品创新26. (A) 是产品的技术原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只是由于市场的需要, 求对现有的产品在功能上做扩展和在技术上做改进。渐进的产品创新27. 间断性创新是指脱离原有的连续性的技术轨迹的创新,包括突破性 创新、 (C) 等。破坏性创新28.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 (C) 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自身的研究开发29. (A) 以整个产业结构作为创新对象进行研究 。产业层次创新30. 链环-回路模型中第4条路径用箭头D表示,表示科学导致根本性创 新,也就是纯粹 (A) 所描述的情况。3 技术推动模型31. 企业在(D)时期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过渡阶段32. 过渡阶段竞争的焦点是 (C), 所以,企业进一步的创新的重点是以 降 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为目标的渐进性的工艺创新。产品的质量与价格33. 时尚型产品生命周期包括独特阶段、 (B) 、大量流行阶段和衰退阶 段。模仿阶段34. 热潮是一种来势汹汹且很快就吸引大众注意的时尚,俗称 (B)髦35. 从 (B) 的角度看,技术创新风险至少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 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创新主体企业36. 企业外部用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投入,称为 (D) o 。外部知识投入分类37. 技术、营销、生产等各部门人员创新,以及包括用户、供应商甚至 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全员创新是从 (C) 维度对全面创新进行 的。主题38. (A) 的运作方式一般是非正式的,因而它是结构最为简单,行动最 活的创新组织形式。内企业家39. 防御性研究主要是跟随踪技术发展动向,着眼于 (B) o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40. (A) 型组织中,通过整合包括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 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全方 创新。创新41. 当创新活动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冲突时,创新活动往往 会被(C) O。放在第二位42. 创新组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既要激发创新人员的主动性与(D)又要使其服从创新活动的整体要求。创造性43. 根本性创新( B), 或者是那些需要传递大量复杂的或者缄默知识的 项目需要比较强的中央集权。建构性创新44. 创新思路的信息来源,可来源于外部环境和( A) o。企业内部45. 在(B)模式下,创新不再是某个部门或员工(如企业领导、技术部 门或技术人员)的事,而是公司所有员工(从高层到基层)的事。( D 全员创新46.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会议认定(A)学时,报告论文者, 2000 字以内另加 5 学时0647. 学习时间按( B ) , 也可转换成学分记载。学时记载48. 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应给予( A ) , 年度考核不 合格。 。批评教育49. 继续教育证书由专业技术人员本人保管,每年由( C )统 一收 取,验证后退还本人。单位50.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经培训 但考试未合格者按( A )学时认定。O10三、多项选择(每题 2 分)51. 创新即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发明,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 BC) o。发现。发明52. 产品的竞争力是一项产品或服务由于其( AD而形成的占有国际市 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特殊性。价格(成本)优势53. 基础竞争力是由(ABCD、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54. 企业获得创新优势的可能途径包括(ABCD) o新产品或新服务新工艺 。复杂型创新 。对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55. 创新活动最终可能有(ABC等结果。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56. 非研发投入具体包括( BCD) o。新产品的生产性准备投入。新产品试销费。员工的技术学习费用57. 继续教育记载的范围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和选修科目学习的情况。记载内容包括(ABCD) o。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成绩58. 广义的全员除全体员工,还包括(BCD等。用户。供应商。股东等利益相关者59. 持续创新强调继续性,也就是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ACD,使创新成为企业的DNA和每个员工的必备能力,力图源源不断的推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机制 。工具。方法ABCD这几代60. 研发职能地位的演进历程可以分为(。直觉型研发。系统型研发。战略与目标型研发。创新型研发、判断题(每题 1 分)1. 创新在理论上的超前性决定了它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导力量。正确2. 在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个人或集团等竞争主体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格局和效率。正确3. 综合国力是其构成要素的简单加和。错误4. 技术引进型模型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实现本国或企业的技术创新。正确5. 链环回路模型中第 5 条路径是技术推动模型所描述的情况。错误6.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是 80 年代后期出现的第三代创新过程模型。错误7. 根本性创新固然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但是随后的持续创新往往具有更 大的商业价值。正确8. 扇贝型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指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延伸再延伸,这都是 因为产品创新。错误9. 技术创新风险可以管理,但是不可以完全灭除。正确10. 全面创新管理是传统创新管理、组合创新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是日 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独立作用的结果。错误11. 内企业大多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组成,他们基本上分工合作,各 司其职。错误12. 动态联盟指为响应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市场机会而组成的公司或 集团联合体。正确13. 有效的决策点是新产品流程成功的关键。正确14. 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其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正确15. 技术创新能力不是某一单项能力所能概括的,而是多项能力的综合和集成。正确16. 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决定了企业为了一段时间技术创新的效益水 平,但不影响发展后劲。错误17. 动态联盟的优势包括通过企业能力和资源的集成,可以使加盟企业 获得更多的进入市场和分享市场份额的机会,实现单一企业所不能实现 的目标 。正确18. 市、区县(自治县)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市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行业组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或本行业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记 载、考核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记载、考核工作由专业技 术人员所在单位组织实施。正确19. 继续教育登记卡存入专业技术人员本人的人事档案。错误20.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国家级课题(项目) , 按 主 课题(项目)组人员,前 5 名每年分别认定 100、80、 60、 40、 35学 时 。错误二、单项选择(每题 2 分)21.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 。综合能力22. 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23.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 途径。自主创新24. () 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动 力。3 区域创新能力25. 技术的价值具有 () ,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对人产生价值。 。多维性26. 按照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可以分成 () 和渐进的产品创新。 。重大产品创新27.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 () 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自身的研究开发28. 从时间上看, () 往往是自主创新必经的过渡阶段。模仿创新29. () 已经从创新的线性过程走向网络化过程。集成创新30. 资本节约型创新和劳动节约型创新以 () 为研究目标。 。成产单位产品的资金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减少为研究目标31.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也叫 ()o。并行模型3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 1966 年在其() 一文中首次提出的。O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33. 企业外部用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投入,称为 () 。 外部知识投入34. 创新文化是一种独特的 () ,在保持统一性、协调性的基础上,略 微 增加个性化、容忍失败的内涵。二元文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