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是无情也动人十二金钗之薛宝钗 任是无情也动人十二金钗之薛宝钗 顾颉刚先生在给俞平伯的书信里说写过过“剧谈红楼乃消夏良方的话”,酷暑又至,今天我们继续“附庸风雅”聊聊红楼梦。 上一次讲袭人时记得提到过晚清有位叫王希廉的文人特别喜欢袭人遂自号“ 护花主人”。无独有偶,有位喜欢林黛玉的晚清文人邹弢则自号 “潇湘馆侍者”。看他是怎么写自己替黛玉辩护而和老朋友“钗粉”许伯谦闹翻的?尊薛而抑林,谓黛玉尖酸,宝钗端重。直被作者瞒过。夫黛玉尖酸,固也,而天真烂漫,相见以天,宝玉岂有第二人知己哉!况黛玉以宝钗之奸,郁未得志,口头吐露,事或有之,书中讥宝钗处,如丸曰冷香,言非热人心也;水亭扑蝶,欲下之结怨于林也;借衣金钏,欲上之疑忌于林也;此皆其大作用处。况杨国忠三字明明从自己口中说出,此皆作者弄狡狯处,不可为其所欺。况宝钗在人前必故意装乔,若幽寂无人,如观金一段,则真情毕露矣。 己卯春,余与伯谦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龌龊,几挥老拳,而毓仙排解之,于是两人誓不谈红楼。秋试同舟,伯谦谓余曰:“君何为泥而不化耶?”余曰:“子亦何为窒而不通耶?”一笑而罢。嗣后放谈,终不及此。薛宝钗在红楼梦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全书最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之一。单看出场率来说,在前八十回仅次于男一号贾宝玉,和另一位女主角林黛玉则在仲伯之间。 第八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从字面即可看出这几回都为宝钗小传。 林黛玉作为贾宝玉情感的知音,和贾宝玉的交集也最多,不可否认是理所当然的女一号,但我们千万不可认为薛宝钗就是无足轻重的角色,更不可简单把她当做心怀鬼胎的“第三者”。被作者不齿的传统才子佳人戏本才这么写,当然破坏别人爱情的多数是男性小丑,比如梁祝中的马文才,比如西厢中的孙飞虎。薛宝钗绝对是作者呕心塑造的可以看作和林妹妹并列的一个人物形象。两个人优点缺点暇瑜互见,宝钗的主要缺点是情感不外露,大贤大德近乎虚伪,黛玉则是率性所为,尖酸刻薄令人难以接受,从从性上讲,放大宝钗的缺点则为袭人,放大黛玉的缺点则为晴雯。才思敏捷钗不如黛,学识渊博黛不及钗。在诗社几次活动中,咏海棠咏螃蟹都是薛宝钗胜出,黛玉只有在咏菊花胜出,但从庐雪亭即景联诗看出黛玉更具急智。书中写黛玉私下的诗作不少,比如题帕三绝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可是作者没有写宝钗任何此类展示个人性格心情的作品,只是不惜笔墨在多次列举了宝钗的种种博学,比如论大观园的画法,让黛玉服用冰糖燕窝粥以禅宗故事点化宝玉并为之介绍寄生草,以“绿蜡”典故为宝玉引为“一字师”,给湘云讲解“棔”字,和探春讨论朱熹的不自弃文,同一回也写了宝钗在管理上的超人之处。引为时间原因我只能简单的提一下,大家有兴趣可以再看看文本。文中分别写了黛玉宝钗模仿先人的两首作品很能反映她们各自的性格,一首是林黛玉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格做的秋窗风雨夕,此处不讲,另一首就是宝钗翻宋朝词人侯蒙的那首临江仙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天。临江仙_古诗文网 作者:侯蒙 (宋代)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俞平伯先生认为“作者的态度不偏不倚”,对钗黛“无褒无贬,无左无右”, 他说:“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妙莫能相下。 我很赞同俞平伯先生的说法。 在书中有若干处两人都是放在一起对比着写的。下面简单列举一些:贾雨村寓居葫芦庙时曾吟过一联: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此处玉即黛玉,钗为宝钗。求善价也就是说黛玉注重本心追求心仪的贾人宝玉,待时飞是指宝钗注重纲常,因时就势。体现了两个女主角不同的人生观。有人因为贾雨村字时飞而推断宝钗在贾府败落之后嫁给了贾雨村我表示怀疑,因为薛宝钗的咏螃蟹很明显是讥讽贾雨村那样无肠横行热衷政治的野心家。 从家世相貌品德才华命运结局上写薛林也是 一一比较着写的。林黛玉是列侯后裔探花之后皇商之女,林黛玉是病比西施,薛宝钗是腴 如杨妃。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指的是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 咏絮才是指谢道韫咏雪的故事。写两个人结局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写宝玉的情感所属和最终结局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另外还通过贾琏的小厮兴儿和尤二姐对话描述了宝钗黛玉:我们家的姑娘不算,另外有两个姑娘,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每常出门或上车,或一时院子里瞥见一眼,我们鬼使神差,见了他两个,不敢出气儿。”尤二姐笑道:“你们大家规矩,虽然你们小孩子进的去,然遇见小姐们,原该远远藏开。”兴儿摇手道:“不是,不是。那正经大礼,自然远远的藏开,自不必说。就藏开了,自己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潇湘翠竹,蘅芜香草, 就连林薛二人所住的居所作者也刻意做了比较,可谓匠心独运,处处机锋。 从性格上讲薛宝钗是温柔敦厚,庄重典雅。“怒于中而不形于外”。正如王熙凤说她的那样拿定注意“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正因为 这样“藏愚守拙”“随分从时”才深得上下欢心,人谓“黛玉有所不如”。 纵观前八十回夸赞宝钗的人远比欣赏黛玉的人多。袭人说宝钗是“真正心地宽大”“真正有涵养”,湘云说“还是宝姐姐知道得多”,探春说“贾母说宝钗是“家里的四个丫头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就连自称“槛外人”的妙玉对宝玉也曾动过心对大观园中唯一活宝贾宝玉我想宝钗不可能没动过心。 在红楼梦中,王夫人把男女厮混视为有违封建礼法之大忌,金钏晴雯为此而死,芳官四儿为此被逐薛宝钗在王夫人面前总是装做和宝玉保持一定距离的样子,而林黛玉总是给人以整天和贾宝玉厮混的印象。明哲保身,这是薛宝钗的精明之处。滴翠亭戏蝶使“金蝉脱壳”计骗过小红坠儿,也是写她的精明圆滑,是否真的有嫁祸林黛玉之心到也未必,情急之下保护自己做出的行为和早有预谋的伤害他人有本质的不同。对于贾母对宝琴的偏爱宝钗是确实心怀妒忌,这是人之常情,自己先于宝琴进贾府老太太从来没有拿她给宝玉提过亲, 哪怕她心里不在乎宝玉对宝琴的后来居上获此殊荣也会心存芥蒂。 还有进宫选秀不成也是薛宝钗的一大心病,否则他不会因为贾宝玉的一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也体胖怯热”而耿耿于怀。 红楼梦描写人物的角度是不断转换的,而不同角度的描写所表现的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感情也是很不相同的。第五回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以及林薛两类不同女性在作者的笔下都是命运不能自主任人选择的可怜人,作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同情她们,“无所爱憎”,“无所褒贬”,“一视同仁”,“悲金悼玉”。在以后各回的描写中,角度不尽相同,对她们各自处世的态度也就不是“无所爱憎,无所褒贬”,“一视同仁”了,而是有褒有贬,有爱有憎,并非一视同仁。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细心体味。 从贾宝玉的梦中之言”都说是金玉良缘我却认定木石前盟“和贾宝玉看着宝钗的胳臂想”如果是长在林妹妹身上就好了“尤其是在宝钗给宝玉讲仕途经济宝玉拂袖而走可以看出他们不可能是知己。就连和宝钗是亲表姐们的王熙凤和她走得也不是太近,宝钗自己也说过“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的话,黛玉可以成为香菱的知音,但宝钗不会。黛玉可以在中秋夜和同是孤女的史湘云联诗遣兴,宝钗也不会。才德具备,众口称赞的薛宝钗其实是孤独的。虽然和林黛玉的的率直本真不同,城府很深心机内掩的薛宝钗同样是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六十二回红香圃射覆那段故事分别提到郑毁的“敲断玉钗红烛冷”和李商隐的“宝钗无日不生尘”, 意在暗示宝玉和宝钗结合不久即出家。宝玉出家可以从若干次的“做和尚”和“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即五十回宝玉做的红梅诗皆可看出。书中薛宝钗对应的是牡丹花,而牡丹花在种种传说中偏偏是悲情的。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作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可以结合22回薛宝钗元宵节做的谜语看。谜底是竹夫人。“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作为花神的林黛玉泪尽而亡,作为“艳冠群芳”的花王薛宝钗最终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当然我也不赞同黑钗的红学爱好者诸种耸人听闻的“阴谋说”,什么为配合金玉良缘而打金锁,什么为“洑上水”讨好贾母才给湘云操办螃蟹宴,什么给林黛玉送的燕窝里投毒,统统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有违背曹雪芹先生“为闺阁昭传”本衷的。 “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 抛开一起附会的探轶,红楼梦本来就是作者因为“绮梦既散,穷愁毕世”而倾心打造的一段“怀金悼玉”的故事。 宝钗正如她在“海棠诗”中写的“淡级始知花更艳”和牡丹花签上那句“任是无情也动人”那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艺术价值。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