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物理综合复习单元练习题(卷)第一部分:声和光(三个单元13节内容)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雨用针尖轻轻地刮一根长长的实心木棍的一头,小丽把耳朵紧贴在木棍的另一头,如图1所示。木棍发出的“沙沙”声连小雨都听不清,小丽却能清楚地听到小雨拍来的“电报”。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雨听不清木棍的“沙沙”声是因为木棍没有振动 B小雨听不清木棍的“沙沙”声是因为木棍的音色小C小丽听到的“电报”主要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图1D小丽听到的“电报”主要是通过固体进行传播的2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有时没有介质声音也可以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D人耳能听到次声波,听不到超声波3.如图2所示,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图2A.地上树影B.水中山影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4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合理有效的方法是( )A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5关 于 光 现 象 ,下 列 解 释 正 确 的 是 ( )A“ 海 市 蜃 楼 ”现 象 ,是 由 于 光 沿 直 线 传 播 的 缘 故B用 遥 控 器 控 制 空 调 ,是 由 于 遥 控 器 可 发 出 不 同 的 紫 外 线C同 学 们 能 从 不 同 位 置 看 到 黑 板 上 的 粉 笔 字 ,是 由 于 光 发 生 了 漫 反 射 D潜 水 员 在 水 中 看 到 岸 上 的 人 变 矮 了 ,是 由 于 人 反 射 的 光 线 斜 射 入水 中 发 生 了 折 射 6几位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能分辨出每句话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 )A音调 B频率 C音色 D响度7上课时,你在教室投影幕上会看到投影片的( )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放大的虚像8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照相机给人拍摄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u为( ) Au10cm B10cmu20cm Cu20cm Du20cm9如图3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图3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10.如图4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光屏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图4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2013年6月18日上午8点多,在重庆上空观察到如图5所示的“幻日”天象,太阳光透过树叶可以进入人们的眼睛,这是由于光沿 传播形成的;图5人们看到两个(甚至出现三个)太阳,是由于太阳透过云层形成的冰晶时发生 的缘故。12.图6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鼓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从这一现象中可得出的结论是图6 ;若在月球上实验,泡沫塑 料球 被弹起(选填“还会”或“不会”)。13.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则台下的观众看到这位演员的上衣是 色,裙子是 色。14.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教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15.入射光线一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填写度数)16.将放大镜离书上的字近一些时,观察到的字是_的;将放大镜离书上的字远一些时,观察到的字是_的。(选填“倒立”或“正立”)三、作图与简答题(17、18小题各2分,19小题4分,共8分)17. 请在图7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18. 请在图8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来。图8图719. 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而大型汽车的挡风玻璃一般是竖直安装的,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解释不同汽车安装挡风玻璃的现象。四、实验与探究题(20小题8分,21小题14分,22小题8分,共30分)20.如图9所示是小丽和小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操作情境。(1)小丽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完全相同)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小雨观察并指挥,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目的是 ,同时为了探究 是否 。(2)当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两人分别记下蜡烛A与蜡烛B的位置。(3)接下来,小雨改变了蜡烛A的位置,小丽移动再次蜡烛B,图9这样重复了两次刚才的操作。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4)他俩完成了三次相同的操作后,拿去玻璃板,看到白纸上留下了三组对应的标记点,最后他俩应该完成的两项操作分别是 ; 。完成操作目的是 ;完成操作目的是 。21.如图10所示某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1)要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10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当蜡烛移到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 的像(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这个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3)如果将蜡烛移动到焦点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 成像(选填“仍能”或“不能),则这时凸透镜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观察的方法 是 。2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1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1乙所示。物距u/cm实验次数焦距f/cm像距v/cm1518172103031260(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2)图11甲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甲距 (选填“越大”或“越小”)。图10(4)若小磊将物距调乙图11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初三物理(一) 第一页 (共四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