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7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5页 / 共87页
第6页 / 共87页
第7页 / 共87页
第8页 / 共87页
第9页 / 共87页
第1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全集一、透镜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教学重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旅游时有看到美好的风景我们会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眼睛近视的同学配一副眼镜就又可以看清楚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揭开上述现象中的秘密,引出课题。一、透镜引入课题后,学生分组用手触摸不同的透镜,并比较两种透镜的中心和边缘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凹透镜。”学生观察书中图6-1不同的透镜。发现透镜至少有一侧是球面。展示下图:CC为主光轴(简称主轴),为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二、透镜对光的作用提出问题: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呢?(观察与思考),学生实验:用手电筒当光源(距离较远视为平行光)让光线穿过透镜,观察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光斑(会发现光线穿过凸透镜得到的光斑小,凹透镜得到的光斑大,且光斑的面积大于凹透镜的面积)。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说出透镜的作用。教师归纳:凸透镜对入射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入射光有发散作用三、焦点、焦距重复上述实验,让光线穿过凸透镜并移动透镜直到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点,并测出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再换凹透镜看能否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点。教师归纳:焦点O: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展示下图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成一个亮点即焦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则没有亮点,是不是凹透镜就没有焦点呢?展示下图学生汇报测得的焦距。由实验得到结论:1、与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经过焦点。2、每一个凸透镜有一个焦距。提问:如果凸透镜的焦点处放置一点光源,光线通过透镜后怎样传播。(根据光的可逆性得到:从焦点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光线与主轴平行)我们发现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发生了偏折并经过焦点,说明凸透镜对入射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凹透镜后得到很大的光斑,说明凹透镜对入射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也就是说光通过透镜会发生偏折现象。为什么光通过透镜会发生偏折现象呢?因为光通过透镜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你能否用图表示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吗?学生试着作图教师展示正确的画法(或参照书4页图6-5),学生观察会发现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教师讲解光路图的绘制: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展示下图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可用下图表示提问: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平行光通过凹透镜是向哪个方向发散的呢?展示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发散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引出虚焦点的概念。练习:请你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教师小结强调凸透镜对入射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入射光具有发散作用。课堂练习:第6页3、4题透镜教学反思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对凹透镜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透镜的虚焦点,可略讲引课时先通过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照相机拍照;近视眼镜等生活中的事例,提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引入课题,这样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分组通过自己的触摸并比较两种透镜的中心和边缘的不同,结果发现有一种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另一种透镜“中间薄,边缘厚”;通过学生的亲手触摸得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接下来认识主光轴、光心,结合书中图6-2作简单介绍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提出问题“透镜对光具有什么作用呢?”后不急于让学生回答,通过完成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后再作回答;实验前强调注意观察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光斑的大小及明亮程度,如果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点,测量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并记录下来;这样两个活动同时做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实验会发现光线穿过凸透镜得到的光斑小,凹透。镜得到的光斑大,且光斑的面积大于凹透镜的面积)此处通过比较光斑的大小,可以得出“凸透镜对入射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入射光有发散作用”,学生也便于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讲解光路图的画法时,教师先不讲画法,先让学生结合先前的活动自己绘制,然后再展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焦点的光路图,通过观察发现有一条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总结出“光线通过光心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此处上黑板画图的学生较少,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讲解时出现混乱用时过多,应该强调画光路图前先画出主轴,并标出焦点的位置,再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进行作图。讲解凹透镜的虚焦点时,设问“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光通过透镜后是不是随意发散呢?”,再展示平行光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图,学生发现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同时有另一学生发现两条发散后的光线与主轴的夹角相同,教师没有指出该同学说法的错误之处,也没有提出虚焦点的概念;此处对于凹透镜的光路图可以略讲,省出时间让学生做练习以巩固加深学生对透镜对光作用的理解。本堂课总的不足主要是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够充裕,光路图的画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讲解时思路不够清晰。改进措施:1、本堂课学生在户外实验较耽误时间,在课前教师可指导完成2、用强激光光源或烟箱可演示书中图6-4的实验,更直观地显示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3、本节内容也可以分2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以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的感知透镜的结构特点及对光的作用,并初步认识主轴、焦点、焦距。第二课时讲解光路图的绘制方法,并做大量练习以提高和巩固。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二)能力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三)情感体验目标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1)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2)凸透镜成像规律。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因而宜采用实验、讨论、探索法。三、教具学具准备光具座(或刻度尺)、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投影仪、投影片等。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能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它们各自成的像有何不同?(二)进行新课1整体感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是指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用光屏承接;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用光屏收到。2探究互动互动1实验中如何使光屏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明确: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要调整在同一高度,另外蜡烛必须放在一倍焦距之外。互动2将蜡烛由远处逐渐移向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何变化?像距怎样变化?明确: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组之间交流自己实验的探究过程。互动3区别实像与虚像。明确: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虚像看得见但光屏承接不到。3达标反馈(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中央(2)下列哪种像不可能得到(D)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他把蜡烛放在离焦点5cm处,则所成的像一定是(C)A正立的B倒立的C放大的D缩小的(4)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其能得到放大实像的是(D)A放大镜B潜望镜C照相机D投影仪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结构与原理。(2)方法归纳本节课适用实验,讨论式探究方法。(三)布置作业补充完整课本P9“分析与结论”中的结论。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3)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1)尝试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等的实际过程,加深对他们成像原理的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2)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获得成功的喜悦。重、难点: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教学方法:讲授与探究仪器材料:照相机的挂图、投影仪、放大镜、教学过程活动设计活动设计课前展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思考、回答】(写成副板书,以便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使用)u2f,2fvf,倒立、缩小、实像u=2f,v=2f,倒立、等大、实像2fuf,v2f,倒立、放大、实像uf正立、放大、虚像u=f,不成像活动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