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近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己经成为重要任务, 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并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 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 倡导将数学学习回归于儿童的生活, 己经成为了当今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1.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1.1概念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充分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 最终服务于生活。 让学生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对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事物感兴趣,并且有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 学生能从生活周围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1.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多数的知识学习都是在教室黑板上完成, 学生的个体学习常被忽略,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缺少创造性的思维, 久而久之, 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制约,也就逐渐萎缩了。 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更宽松、 师生关系更和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 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基础,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探索、交流,在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收集学生喜欢又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比如商场搞活动,让学生到银行存钱,将这些实际问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从中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的引入让学生眼前一亮, 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 或者就在学生的身边。 相对于枯燥的内容和单纯的用公式就可解决的应用题,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好奇, 从而对数学感兴趣。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调查、 研究,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必须灵活地使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实现 生活 - 数学 - 生活 的循环。2.1合理使用教材,引入生活素材和实例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合理处理教材内容。书本上的一部分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改编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 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 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在进行角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角,寻找身边的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优美的魚, 用角组成的美丽图片, 老师发现了生活中有这么多角, 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过角?学生跃跃欲试,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后,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存在的角, 自己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2.2创设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越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 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就越强。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其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努力做到:引入新课生活化,学习例题生活化, 课堂练习生活化, 课后延伸生活化。如刚开始教加减两步应用题时, 可根据小组内人数变化来进行重新计算。要求一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 也可以自愿到另外的小组去, 小组人數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少。 然后根据小组内人数变化的情况, 进行加咸混合运算。如第一小组原来有 11 人,到别的小组去的有 3 人,从别的小组来的有 5 人,现在有多少人?让学生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口编应用题和列式计算。2.3体验生活应用,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将学会的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中, 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为生活服务, 这是数学的本质。实现 生活 - 数学 - 社会 - 数学 . 的不断往复。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只有在 R常生活中充分运用, 才会使学生真正会用,才会真正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储存下来。 例如在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后, 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比, 如身高与脚底的比例是 7:1,师的头长与体长的比是 1:8。出示五星红旗,美丽的雅典神庙、 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发型设计, 问这些美吗?知道为什么这么美吗?热后介绍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 - 一黄金分割。总之,要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还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善于发现身边的教学资源,合理的使用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的情感体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