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秋西方经济学(专)考核重点整理内容(仅供参考)注:复习重点与上学期一样!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说明的对象为07年以前入学的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学生和09年秋(含)以后季入学的电大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的学生。开放专其他相关专业(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为主)学生都参照原6529卷号的考试,即基于网络的100%终考。二、期末考试有关问题的说明1、期末考试题型: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即可。占全部试题的10。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不需要作出解释。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判断题:判断所给命题是否正确。若论点正确,则划“”;若论点错误,则划“”。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计算题:要求列出公式,并计算出结果,只列公式或只写结果都不完整。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0。问答题:要求列出基本要点,并加以解释和说明。只列要点只能获得应得分数的60%。需要用图形分析的必须画图。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3、答题时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复习要求和方法:1.客观题题型:填空、选择、判断题请做好导学中的相关题型题目。或参考中央电大该课程的网络课程中(http:/netcourse.open.edu.cn/FilePost/netcourse/WestEconomics/Default.aspx)模拟试题库里相应的题型(可以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做一次模拟试题中的这三种题型) 2.主观题题型:计算题(以下内容中偏计算题型可以对应自测练习辅助教材上的题目多做多练习)、问答题的复习范围请重点掌握以下具体各章的知识点,注重理解,不要死记硬背。在复习以下整理内容注重理解的基础上,实际上很多客观题型也就会迎刃而解的。3尽可能多做些模拟试题或历年试卷,相关重点内容的计算题和问答题可以多做做。(备注:下面有方框答案的题目是与上学期相比增加的考核重点)4.扫一扫微信二维码,每天会推送一些复习内容,手机上点点看看,复习复习。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重点掌握:1.均衡价格的形成(1)均衡价格含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2)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2.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自测练习42)(1)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 (2)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 第三章 弹性理论重点掌握:(侧重计算题型,自测练习62-64计算题)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在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弹性就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第二,需求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比率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的比率,而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第三,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但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取其绝对值。第四,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要注意两个公式:a.一般公式:。b. 用中点法计算弧弹性的公式:。 2.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则有:TRPQ。(1)如果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2)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3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4.收入弹性(1)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是:(2)收入弹性的分类根据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收入弹性分为五类:第一,收入无弹性,即Em0 第二,收入富有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比较平坦的线。第三,收入缺乏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比较陡峭的线。第四,收入单位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相同。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与横轴成45的线。第五,收入负弹性,即Em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3)我们根据收入弹性的大小来划分商品的类型。收入弹性为正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减少的商品为低档商品。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为奢侈品,收入弹性小于1的商品为必需品。 5.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1)需求的交叉弹性又称交叉弹性,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2)对于不同的商品关系而言,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互补关系越密切;如果交叉弹性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接近于1,替代关系就越强;如果交叉弹性为零,则这两种商品之间没有关系。例题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 分步解析: 步骤1:已知。 步骤2: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 步骤3:根据计算结果,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试着算一算: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如果出租车服务价格上升20,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6.供给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又称供给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与供给量变动比率之比,即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在这一概念中,无差异的含义就是对消费者来说效用是相同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别的。(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第五章 生产理论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定义。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参考教材P122图51)。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3)根据图形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图(见教材图)分为三个区域。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点以后。劳动量的增加应在区域(AB)为宜。但在区域的哪一点上,就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A点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B点。其次,如果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定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