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姓名 年级 2009 春 学号2009280041拟选题目化工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人工成本管理是在目前经济全球一体化,各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它体现了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过程中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这种管理的转变其实就企业希望通过对劳动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益的管理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在市场环境下,成本的有效降低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单纯的定性管理已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只有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使用,才能构建科学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体系。由于我国几十年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受计划经济思想影响较深,使得企业缺乏人工成本费用列支制度,界定范围模糊不明,渠道过多过乱等问题,给工资分配,工资管理带来了诸多的困难,而我国劳动力市场又长时间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劳动力供给持续过剩,人员素质整体较差,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导致人力资源利用率低,无效人工成本增大,所以,我国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急需规范,同时实施有效控制,但我国企业由于长时间历史沉淀的问题较多,管理体制的变革也给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效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对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发挥人工成本的最大效能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所以合理的管理企业人工成本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也能够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本,此外,它还有利于企业搞好企业劳动关系,提高企业从上至下的管控能力。企业人工成本投入已经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升华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人工成本管理,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人工成本之间的关系,高效动态的从各个角度透视出人工成本的各项支出,合理把握各部分的结构占比,使得企业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通过人工成本管理,可以合理调配企业人员结构配比,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加强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降低和减少非重要岗位的人员数量,优化各类用工数量。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生力军,增加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强人工成本管理对于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工成本是对劳动力的全方位投入,由于劳动力受非经济因素影响最多,是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工成本投入的增加与否必然对职工的生产经营责任心、积极性影响极大,而责任心和积极性的高昂与否,从某种程度上对生产资料的消耗、资源、资产、资金的占用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多寡则有天壤之别,由此反映出人工成本具有刚性。在资产所有者方面,从其资产利益出发,当然希望以最少的劳动投入谋求最大的产出。然而,代表资产所有者的经营者在具体执行中如果降低人工成本水平,在劳动力的非经济因素作用下,往往会造成职工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必然影响企业效益目标的完成,严重时还将形成对生产力的破坏。因此经营者要完成所有者提出的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只有靠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益和劳动效率才能得到实现。二、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一) 国外研究现状人们对人工成本的研究最早开始于 19 世纪初,当时欧文(R.OWEN)为了提高劳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采用了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给工人提供一些生活福利等方法。随后在 19 世纪 50 年代德国的克鲁伯为了为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第一次提出了现代“福利”的概念,包括为工人提供教育、住房、医疗保健、低息贷款等。十九世纪中叶,现代管理制度在美国成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美国爆发了一次“管理运动”。1891 年海尔赛在这场运动中发表了著名的工资报酬制,文章阐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几种方式,即通过调整工资报酬的制度,也就是后来被甘特和泰勒称之为的差别记件工资制和工资奖金制。美国经济学家 P.道格拉斯与 C.柯布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依据美国 1899-1922 年的工业生产统计资料,算出了 1899-1922 年的美国生产力函数,从此对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902 年,美国国家现金注册公司成立了全美国第一个专门处理工资管理、处理矛盾、改善雇佣和工作环境、改进卫生条件、促进工人发展的劳动部门,标志着全球第一个人力资源部的诞生。1964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赫曼森教授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即最早的人工成本管理理念雏形。1966 年 10 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 11 次国际劳工统计学家会议上,各国劳工统计学家通过了关于人工成本统计的决议,该决议将“人工成本(labor cost)”定义为:“雇主因雇佣劳动力而发生的费用。”1971 年巴鲁克列夫和阿巴施瓦茨在会计评论(Accounting Review)中第一次提出以个人为单位的职工工资报酬折现模式,他将员工从刚被录用起到退休或死亡为止预计支付的报酬,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金,利用数学模型公式对人工成本中的工资进行了估算。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 P.道格拉斯与 c.柯布根据美国 1899-1922 年的工业生产统计资料,得出了这一时期的美国生产力函数。该函数表明,在生产中劳动所做的贡献为全部产量的 3/4,资本为 1/4。这一领域的研究成为国外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基础依据,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的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加里贝克等经济学家重新发现了亚当斯密早在 18 世纪就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观点。舒尔茨明确指出:“人类是向其自身进行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数常巨大的。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 。到了 21 世纪中叶,人们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与企业经营战略及人力资源的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在一项研究中论述了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劳动效率及成本支出之间的关系,将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控制提到人力资源的人性化管理的高度上来。波特在竞争模型框架中指出,人工成本是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之一;巴克莱和卡森强调了跨国经营决策中人工成本的作用。奎因和墨菲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了国际人工成本与本土人工成本的异同;戈麦斯和赫普曼认为人工成本是产品周期和价值链的基本因素。企业管理者和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人工成本影响公司的决策和生产效率。通过对上述国外文献的研究,我们认识到“人工成本”概念的提出是随着资本主义资本的逐渐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始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更迫切想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激励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挖掘人们的潜力,用较低的成本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人工成本管理的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初,相对国外较晚。1992 年财经研究第四期发表的试论企业人工成本弹性:美日企业管理比较及其借鉴的文章,为我国较早研究企业人工成本的文章。中国劳动1994 年第八期-1995年第二期联系刊登了 7 篇关于企业人工成本的系列文章,对人工成本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到 1997 年,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 号文件里才明确了人工成本的定义和范围7,并要求各地方劳动部门积极进行人工成本统计,公布各地区、行业和职位的人工成本水平。2000 年我国劳动部提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应从五个方面进行突破,并在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人工成本控制自主权、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人工成本结构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国家提出的这些建议对微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2004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200430 号文件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为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为企业工资分配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合理确定工资水平铺平了道路。2006 年何先美、程艳丽、蔡露生、向辉构建了弹性人工成本控制体系,在该体系中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模型。2008 年侯海成根据新会计准则研究了企业人工成本要求与企业绩效工资管理的衔接问题,提出企业应该改变单一利润指标进行考核,而应转向多指标考核,且在生产经营期间内进行考核并及时兑现的方式。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人工成本研究相比于国外晚了将近一百年,但是我国的研究者们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着与本国经济环境、文化、制度相匹配的人工成本控制道路,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人工成本控制提供了比较贴近企业实际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事业单位资本管理水平提高。目前国内对人工成本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类:1. 按被研究主体的不同分为对普通主体的研究和对特定主体人工成本的研究。其中,对普通主体的研究可分为企业、政府两类;特定主体课分为某一行业、某一企业。在行业研究中,制造行业人工成本论文居多,在该行业下又具体分为对石油石化企业、航天企业、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纺织企业、化工企业等人工成本的研究;才外,还有研究服务行业人工成本管理,如餐馆业、物业、邮政、铁路运输企业等。对具体企业人工成本进行研究的有“H 集团公司人工成本管理研究”、“XJTUSP 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等论文。2.2. 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分为对人工成本内涵的研究、对人工成本管理的研究、对人工成本指标体系的研究等。3. 按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抽样调查研究和纯论述性研究。抽样调查研究的论文如“浙江省制造业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分析”等论文。纯论述性研究人工成本的论文,研究了我国人工成本管理应提升的地方。 4.按研究区域的不同分为对全国范围内整体人工成本状况的研究和对某一地区人工成本的研究。三、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借助人工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化工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为了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本文选取了我国十家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它们的年报中寻找人工成本的相关数据,并成立进行整理归纳,为违章提供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评述我国化工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现状,指出其成本控制的不足,并根据不足提出优化建议。四、论文的框架结构一、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研究现状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二、人工成本相关理论综述2.1 人工成本理论 2.2人力资源会计2.2.1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2.2.2人力资源会计的特性. 2.2.3人力资源会计的分类2.3人力资源成本会计2.4 人工成本控制2.4.1 人工成本控制的原因2.4.2 人工成本控制的原则 2.4.3 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2.4.4 人工成本水平控制思路第三章 化工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现状3.1 化工企业及其用人特征3.1.1 化工企业的特点3.1.2 化工企业的用人特征3.2 我国化工企业人工成本现状以十家上市公司为例3.2.1人工成本总量3.2.2.人工成本结构3.3我国化工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状况评价3.4 我国化工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