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轰轰烈烈的展开,对于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 从中品尝到了一些甜味,但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在此希望得到专家解惑,以 便在教学中少走弯路,切实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困惑一:来自教材方面的困惑1 .在知识编排上:A.知识内容过于灵活,跳跃性大,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新教材比老教材确实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但在知识的学习 训练和积累方面就显得不扎实,教学中我总感到效果并不理想,知识和能力 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掌握了牢固的丰富的知识,才能形成相应的能力,而新 教材一味注重能力培养轻知识的训练巩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补充知识加以 训练巩固。这就把教材编排所应考虑到的任务转嫁给了学科教师,给教师增 加了备课、教学等多方面的负担。总的来说,教材的知识体系它注重了优生 的学习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在思维能力、生活经验、地区学生特点等因素B.有些内容编排,让老师不知如何去教?如:一年级的认识钟表,要认识几 时几分,像5时35分,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乘法口诀,观察钟表的时、分针很难 说出。如年、月、日中:世际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一知识点, 真是说不清,道不明,除法的基本性质学生还未接识。C.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方框中的内容是不是仅作了解,不需要掌握?如用 五年级下册中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放在方框之中,因此,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 公倍数教材提供是例举的方法,一一例举,现在的孩子计算能力比较差,数 的敏感性不强,这种例举的方法还真不敢供为,作业频频出错,后用短除法一教,正确性明显提高。再如:判断一个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新教材把 它作为知识性了解,为此,学生在化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五,除到小数 点后的第二位没除完,就也保留两位小数。2 .配套作业习题的内容较例题难度加大 ,难以找准知识的生发点。新课改教材中的例题相对老教材来说已偏向灵活,例题比较简单,学生 接受并不难,经过老师的传授,学生掌握的差不多,可等到做习题时学生才 发现,例题会了不代表习题会做,习题的难度加大了。有些习题的安排,相 当于老教材中的例题,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只是一味地为解题而解题, 找不准知识的生发点,那么学生所学的例题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学生 的热情反而下降了,作业效果可想而知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困惑二:关于计算方面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下降一一计算速度在下 降,计算正确率在下降,计算的熟练程度在下降。究其原故,首先课程标 准对于运算降低了要求: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减少了整数四 则混合运算的复杂性;降低了数的整除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对运算要 求的降低,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教师对计算教学的重视程度,从 而影响着学生对运算的学习状态,这是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1 .正确科学地使用计算器,防止对计算器的依赖教材四年级编排了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 认识计算器,并允许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大数目计算。是不是以后的考试都 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如果不行,今后圆的面积、周长能不能用兀表示出来。2 .“算理探究”与“算法提炼”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计算的概念、法则、性质、规律等知识是提高学生 计算能力的前提。而教材中有些计算法则、规律,只是蕴含在例题的解答过 程中,或者在练习题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而没有具体 的明确的文字和法则进行提炼。这样的编排对于探究能力强的学生,无疑是 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教材对象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一些探究能力 相对薄弱的学生,怎么去探究发现体验?况且数学课堂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给学生去探究、发现和体验,所以这样编排不利于常规教学的课堂实施,不 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老 师还会有关计算方法、运算定律等知识向学生呈现,以利于学生感性和理性 认识的统一,以利于学生用具体的法则指导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不知这样 做,是否与教材的编排所违背?3 .“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在算法上,教材鼓励算法多样化,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给予学生 民主、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去探究去发现不同的解法,不同的思 路,并体验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算法多 样化,学生在解题中往往乐意于用自己发现出的方法来解答,如何是一些好 的算法,那是无可厚非,关键那些个性张扬的孩子提出的繁琐不太好的算法, 无论你怎样去比较优化,他还一意孤行,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让你苦不堪言 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如何对算法优化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有效的指 引。困惑三:解决问题方面1 .新课标把我国小学数学历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打破了,将它融合在其它领域之中。要求各个领域的知识教学都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为中心,使“解决问题”成为统领各个领域教学的主线。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它把握这个“度”,经常有老师把计算类的教学上成了纯粹的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缺少了必要的笔算练习,最终学生还是不会算。2 .教学中是否要抽象出数量关系式.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且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体会模型的思想。”为此,新教材不再出现数量关系式。我们实际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要不要“建模”,抽象出数量关系式?抽象出是否与课标违背,若不抽象出,让学生停留在凭借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学生的解题能力肯定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便发出了不要让“解决问题”成了 “问题” 的呼声。3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解题能力.一线教师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叹:学生困越来越多。翻开他们的作业、试卷, 基础题都不会很差,更多是因为解决问题的题无从下手。传统教材集中按“类” 编排,教学时,教师有“例”可举,有“类”可归,学生有“模”可仿,有“样”可循 新教材一改,我们教师明显感觉“好学生更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广,策略多, 能力明显高于过去。但学困生怎么办?持之以久,它与优等生的差距就越来越大,面对两级分化,课堂上又该如何施教呢?困惑四:课堂合作学习的困惑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合作学习进入课堂。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也给老师带来了困惑从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 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 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 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上看起 来很热闹,但大多数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确 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 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 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 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回报的现象多。同时,小组活动 中出现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并且只关注小 组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 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是小组中活动经常 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 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 者,这也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是合作学习的时间问题,把握 不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等,盲目的 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经常发现有的课堂小组合作时间太短,学生 正在激烈争论,各抒己见,蛮有兴趣的讨论,交流时老师就强制学生停止, 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致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 现打闹现象。困惑五: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 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于是农村悄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一一称“留守儿 童”。近几年,他们在班级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长。 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即、 悲观、孤僻,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家长对他们的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 状态,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 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 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 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等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 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 端较多。面对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一线教师们也都知道,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 风顺的,有顺流、有逆流、有急流、有暗礁只要大伙儿齐心合力、直面 困惑、迎接挑战,通过我们不断的尝试、探索,甚至是“碰壁”只要我们 正视问题,然后是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把课改 实验推向深入.聚焦新课标,正视新课程,相信只要我们正真做到全身心的 投入,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也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冲浪高手,在课改新浪潮中 纵横驰骋,只有这样我国的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