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囊长了息肉怎么办?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胆囊息肉被发现的机会增多了,门诊医生经常 会遇到这样的咨询: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要不要吃药打针,或是做手术等。要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一、怎么会产生胆囊息肉胆囊位于右上腹部,像一个梨形的囊袋悬挂在肝脏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 收集、储藏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需要的时候排泄到肠道去帮助消化吸收食 物。胆囊息肉就是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小的形如粟米仅 1 毫米2 毫 米,大的状似桑椹可达 2 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胆囊息肉的 病理组织学上也就是在性质上并不都一样,它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胆固醇性息 肉,最多见,95%以上的息肉属于这种类型。它是胆囊壁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汁 中的胆固醇结晶后聚积而形成的,经常多个同时存在。第二种称为炎症性息肉, 是胆囊炎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临床特点是大部分合并胆囊结 石和慢性胆囊炎。第三种是腺瘤性息肉,少见,仅占全部息肉的 0.5%,一般为 单发性。三种息肉里只有它才是真正的肿瘤性病变,虽然属良性肿瘤,但增大到 一定程度时便有演变成为癌肿的可能。二、胆囊息肉会造成什么危害约 5%的人群患有胆囊息肉,绝大多数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只是在超声体格 检查时才被偶然发现。一小部分人会感到程度不一的右上腹闷胀或发作胆绞痛, 这可能是息肉恰好长在胆囊管附近。胆囊管是向外排泄胆汁的一条很细的管道, 息肉妨碍了胆汁的出路,造成胆囊腔压力升高而引发不适和疼痛,日久还会导致 慢性胆妻炎。息肉合并结石的人出现上述表现,可能主要还是与结石有关。前面谈到有三种不同性质的胆囊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如果不引 起临床症状,对身体和生活并无大碍。腺瘤性息肉是一种有恶变倾向的肿瘤,应 该说这才是最大的潜在威胁。按目前的影像学技术水平,只能大致上区别息肉的 性质,至于判断息肉有无癌变在早期就更加困难。不过腺瘤性息肉毕竟很少见, 总数不到 1%,而且是否发生恶变与息肉的大小有密切关系。通过总结、分析大 量的病例,发现1 厘米以下的息肉几乎无恶性变者,一且息肉长大超过 1 厘米, 癌变的机率陡然增高至2%-13%,有的医学文献报告甚至超过 20%。三、胆囊息肉一定要切除吗首先要明确一点,目前没有甚么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消退,因此打针或吃药 是不能治愈胆囊息肉的。对需要治疗的胆囊息肉,现在唯一的方法是做手术,摘 除整个胆囊。问题在于:有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治疗。得了胆囊息肉如果有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经医生检查又能排除 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这种情况可考虑手术。如果已经形成了慢性胆囊炎特别是合并有胆囊结石,当然更应该治疗。对于绝大多数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且不引起任何症状的胆囊息肉,是否需要 治疗主要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增长的速度。处理这类胆囊息肉的具体做法是:首 次检查发现不超过 5 毫米的息肉,以后每年一次定期超声复查。息肉在 5 毫米以 上但未达到1 厘米的,半年后再次超声检查,大小没有变化者可改为每年复查一 次,相反如息肉有所增大则须密切跟踪,缩短复查的间隔时间。如果息肉大小已 达1 厘米或更大,或者在随访复查中增大超过了 3 毫米,为了排除癌变的可能, 应该施行胆囊切除术,并做病理组织学鉴定。总的来说,无症状的胆囊息肉绝大部分不需要治疗,如果是多发性小息肉更 可放心,因为这种情况基本可以诊断为胆固醇性息肉。较大的息肉需要将胆囊切 除,手术主要是预防性的,多数病例切除后经病理鉴定仍属良性病变。只要手术 及时,即使息肉已有恶变也多处于早期,预后是良好的。胆囊被摘除之后,由肝 脏分泌的胆汁直接排入肠道执行消化功能,手术对身体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影响。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常常造成患者延误.目前西医 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一则会出现如血管损伤、 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论是哪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再则是治标 而非治本,因为手术针对的只是病灶,而没有针对致病因素,所以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胆囊息肉的治疗机理一、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二、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供给,使瘤体从根部干枯、萎缩坏死“ 瘤 亡蒂落 ”,通过体腔随大便排出体外。三、活性成份附着瘤体表面,浸入息肉组织体内直接杀灭细胞,使其失活,不得 复生。化腐生肌,修复基底组织,恢复胃、肠功能。四、全面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 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其增加体液免疫对致息因子的监控,促进淋巴 细胞、单核吞噬和巨噬细胞对息肉组织的吞噬作用,纠正胆囊致息内环境调节, 调整致息与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状态,从而治愈胆囊息肉。该疗法以调整、逆转 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平衡阴阳入手,可从根本上使胆囊息肉逐渐缩小、吸收,最 终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临床经数万例观察,疗效显著,一般 13 个月可痊愈。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 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 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 相对稳定期 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体积 不断增大 不变化 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 不断增多 不变化 逐渐减少 三、预防: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 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 / 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 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 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 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 的食品。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 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 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 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四:饮食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患者应多吃一些有益的食物,宜多食的食品如下: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 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 熏的烹调方法。6、山楂 10 克,杭菊花 10 克,决明子 15 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 饮用。五: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见,两者常同时存在。饮食控制是发 作期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平时保持胆汁排泄通畅,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手段。(1)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 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 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 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2)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黄红色的水果蔬菜。因 维生素 A 能保持胆囊内壁上皮的健全,也可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萝卜、水 果汁、荠菜、山楂等有利胆疏肝的作用,可常吃。(3) 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证热量需要和利于肝 糖原的生成。(4) 减少纤维素含量,少渣饮食还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5 )增加进餐次数,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六: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1、双花连胆汤一、方剂: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 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齐U, 分3 次服(早八点左右,下午两点左右,晚十点左右,没时间的话,就一天分2 次服吧),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二、适应症状: 胆囊息肉,它是长在胆囊壁上的肿物,绝大多数是良性,仅极少数为恶 性,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 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三、治疗原理: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 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 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 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 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 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 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 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 脾祛湿之功效。七: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胆囊息肉患者切除胆囊后,机体便失去了胆囊的储存、浓缩、排泌胆汁和分 泌等功能。表现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浓缩的胆汁进入小肠,肠内胆 汁酸浓度降低,胆盐的含量也比正常人减少一半。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 多,会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会 逐渐适应和代偿,这一过程需要23个月。因此,在这一段适应的时间里,对脂肪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 1 次不 能吃含太多的动物脂肪的食物。一般采用少吃多餐的办法,一餐食量不宜过饱。 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包、饼干、豆腐、 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烹调以炖、蒸、煮的方法为 宜。根据对食物的耐受情况,脂肪控制可以从每日20克过渡到每日40克。手术 后经一段适应时间后,再逐渐放开对脂肪食物的摄取。概述1、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 胆囊肿瘤。2、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 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3、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 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 食规律紊乱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 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 关系。4、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 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5、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 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 点和诊治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6、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7、一般采用B超复查,开始时可3-6个月复查一次,连续检查2-3次,如果 息肉没有变化,则在每年体检或有症状时再进行检查。病因病理1、通过近千例正常人与胆囊息肉患者体液分析观察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 刺取胆囊息肉病变组织活检,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基因学,发现正常 人体内和患者体内均存在着两种基因,K-RAS和G-RAS (被称为致息基因和抑 息基因)。他们还发现在正常人体内致息基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