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项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的重工性。为了灌输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促使群众不断认识和掌握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和伤亡事故规定,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有效生产,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特制订如下制度:1、坚持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每年举办不少于2 期,每期不少于 20 学时的教育培训,组织企业法人代表和厂长、经理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安全员进行培训学习,主要对他们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卫生管理知识、安全文化及有关事故应处理措施内容的教育培训。2、坚持开展职工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必须常年坚持三级教育,对新职工(含转岗、下岗复工)进行不少于20 学时的安全生产厂部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3、坚持开展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根据国家颁布的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技术考核管理细则 ,采取委托镇有关部门培训或参加市有关部门培训班的方法。4、开展“四新”教育,各企业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教材时,必须事先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措施,由使用单位的工程师、技术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在未掌握基本性能和安全知识前不准单独操作,并积极做好离岗和调岗职工的安全教育。4、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督促和检查各车间劳动安全卫生知识讲座、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岗位教育;利用班前班后开展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加强各岗位的现场管理和巡回检查,对职工进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教育,使企业的安全教育形象化、生动化、多样化、具体化。6、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交流会、 汇报会等各种会议,对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安全教育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构建安全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格局,促使安全生产教育社会化、公众化、公益化。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安全生产委员会, 每月组织全体成员召开1 次安全例会, 学习和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规、会议精神,总结部署上、下月的工作和传达上级任务,分析企业内安全生产现状,通报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进一步明确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2、各车间每月必须召开1 次安全生产例会,全年不少于12 次,会议内容为分析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讨论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进一步做好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措施。3、厂部各项安全生产检查结束后,要及时召开会议, 交流所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书面形式向厂部报告。4、上级有关部门召开的安全生产会议,要及时向各车间、 科室传达,安全生产工作要始终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5、安全生产例会和其他会议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均应作好书面记录,定期整理归档。对安全生产例会上形成的重要意见、决定和工作部署要根据厂部的意见,形成书面文字、文件或纪要,并及时传达到各车间、科室。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根据国家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总要求,重视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通过检查预防事故发生,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特制订如下制度:1、每年企业全方位的安全大检查不少于4 次,由董事长挂帅, 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对各车间科室自查的基础上进行复查。2、自查每月必须举行一次,生产班组每周至少检查一次。3、对企业重点防火场所(如配电房、喷漆间、油漆仓库)厂部每年进行 5-6 次专项安全检查。4、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假期必须组织以安全生产、防火安全、治安保卫、文明生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5、凡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者都要做好台帐记录,并制定整改措施,指定专人限期整改到位。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了及时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积累事故资料,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特制订如下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1、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不准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2、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调查组未进入事故现场前,派专人看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清理事故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方可进行。3、发生伤亡事故,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制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切实做到原因清晰,责任明确,处理公正,认识深刻,措施到位。4、对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必须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厂长)责任制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的规定,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2、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抓好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3、建立建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4、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素质和技能。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分析、监督、检查、布置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6、及时购置发放职工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7、发生安全事故,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奔赴现场救助,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规定立即上报。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责任制1、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决议,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布置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防范措施。2、建立建全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建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3、确保安全生产“组织、制度、管理”三落实和“责任制、管理网络、防范措施、安全设施”四到位。4、亲自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5、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文化素质。6、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奔赴现场,组织抢救,并按照规定程序如实上报,做好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工作。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一、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是预防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采取的一种辅助措施,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劳保用品,一旦发现不使用劳保用品要追查原因,还要严肃处理。保管人员应妥善保管好劳保用品,防止霉烂变质,影响安全使用效果,造成损失由保管人员负责。二、劳动保护用品由生产科根据本公司各工种情况分别制定发放标准,报公司批准实施。三、凡本公司发放的劳保用品遇有出售或变相出售者,一经查实按原价的 50罚款处理。四、劳保用品由生产科提采购计划,经财务科审核后,由供销科采购,交仓库保管。采购人员在采购劳保用品时,应选定正规单位,杜绝采购伪劣品,确保产品质量,保证安全使用效果,如发现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现象,公司将严肃处理。五、领取劳保用品,须有车间主任签字,生产负责人审批,每月分两次发放。六、所有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配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自负。七、全公司干部职工,必须发扬勤俭节约、 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本着有利于安全健康,坚持“以旧换新”的制度。浇铸工安全操作规程1、清除通道和场地的一切障碍物。2、检查铁水包是否烘干, 包底、包耳、包杠、端把是否安全可靠,转动部分是否灵活。禁止使用未烘干的铁水包。3、与铁水接触的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须预热至500以上,否则不准使用。4、铁水不得超过铁水包容积的80%,抬包要平稳慢行,步调一致,防止铁水溅出伤人。5、用吊车吊运铁水前应检查吊钩、链子是否可靠, 吊运时链子不准打结,要有专人负责跟随铁水包,经过路线,不得有闲杂人员。6、严格贯彻六不浇:(1) 铁水温度不够不浇;(2)铁水牌号不对不浇;(3) 不挡渣不浇 ;(4) 砂箱不干不浇 ;(5)不放外浇口不浇 ;(6)铁水不够不浇。7、浇铸时要准确平稳,不准从冒口往砂箱内倒铁水和看铁水。8、当铁水浇入砂型时,要随时点燃出汽孔、冒口、箱缝排出的废气、以免毒气和铁水飞溅伤人。9、剩余的铁水要倒在准备好的铁模或砂坑内,不准倒在砂堆和地面上,防止铁水爆炸伤人。因跑火或其它原因流在地面上的铁水,在未凝固之前不得用砂覆盖,凝固后应及时清除。10、所有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安全可靠性,使用后娈清理干净。翻砂工安全操作规程1. 工作前先检查砂轮运转是否正常,防护装置是否牢固,待砂轮运转稳定后方能使用;2. 磨工件时思想要集中,工件要捏紧,人不准对准砂轮,应站在砂轮侧面操作,不准用力冲击砂轮;3. 薄壁砂轮禁止使用砂轮侧面;4. 一个砂轮不允许两个人同时使用;5. 砂轮上禁止磨削铜、铅、木、塑料等韧性物品;6. 调整和调换砂轮时,砂轮两侧面用纸衬垫,拧紧砂轮夹螺丝时要用力均匀,并进行空转试验,砂轮机的挡板和工作台也要相应调整紧固与砂轮保持一定的距离。车床工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要穿紧身防护服,袖口扣紧,上衣下摆不能敞开,严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