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种形式齐头并进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大发展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 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农 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我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我 们学校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的培训需求, 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 化经营,动员和利用各种科技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 多形式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 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现将我校 近年来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工作汇报如下:一、学校简介巴东县农广校创办于1987年,通过近二十二年的艰苦奋斗, 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学校由巴东本部、咸丰校区、恩施校 区、龙山校区组成,开设有机电电子、电子电器、电子应用、服 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武术保安、旅游服务、农产品加工、 数控技术、“SMT”等十个专业。学校本部校舍面积达18000多平 方米,现有78名教职员工,其中专职教师65人,本科学历以上 的教师占85%,“双师型”教师占60% ;常年在校生3000多人。 学校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宗旨和“一户转移 一个劳动力,一户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的办学目标,从95年 起已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11000多名具有“双证型”(即有 中专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毕(结)业生(其中移民子女4500多 人);累计为我县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5260人次,培养技术 型农民工8800多人。通过近几年实施的“阳光工程”、“温暖工 程”、“劳动技能”、“新型农民培训”等培训和转移了农村剩余劳 动力1.6万人(其中属三峡移民库区的农民6300人)。学校服务 三农、培养农家子弟成才创业、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绩 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1998年至2009年学校连续 十一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科教先进单位,学校还先后被国家农业 部、共青团中央授予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 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1998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育才 兴农示范学校”;1999年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导小组办公 室授予“全国农广校先进集体”;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 国科技星火示范学校”;2004年评为全省“十佳农广校”;2006 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农业厅、科技厅和劳动社会保 障厅等八部门表彰为“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同年被省委 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先进单位”;2008年被 湖北省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湖北省农民工培训转移先进单 位”和“湖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先进集体”;2009年4月被湖北 省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表彰为“湖北省十佳雨露培训基地”;9 月被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表彰为“三峡工程移民培训工作先进 单位”。二、学校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做法与成绩 (一)、阳光工程培训全面实施。经省、州、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批准,自2004年以来我校始 终是承担阳光工程任务的主要培训基地。根据对参训对象进行先 期的意愿调查,我们重点开设了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电气焊、 保安、电动缝纫工、农产品加工等专业,二、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的工作汇报澜沧县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从2006年起,由澜沧县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组织实施,在无任何培训经费的前 堤下,得到了中央农广校、云南省农广校、县农业局、财政局,实施 的10个乡镇30个村领导和兼职教师、学员(农民)的理解,同情、支持。实施两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举办各类培训班33个,其中:乡级培训教学班5个,村级培训教学班28个。2、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招收中专农村学员22人,实行免除学 费,义务培养,22名学员无一人流失,正在系统学习专业课程中。3、招收绿色证书学员2750人,开展系统培训和技术指导,经考 核,有1986人获得绿色证书。大部分获证学员成为农业科学技术推 广接受的积极分子,科技吸纳率很高,少部分脱贫致富,成了科技致 富带头人、“小老板”。例如:2006年我们在勐朗镇富本村确定5户联 系户,招收绿色证书学员5名,把文化、道德、观念较好的队干部、 学员动员参加培训学习,并与县农业局蚕桑项目结合,引导农民科学 增收致富。在队长赵文华(绿证学员)等5人的带领下,全组农户与 过去的吸毒村、大烟村、盗窃村告别,开展种桑养蚕多种经营;全组村容、村貌、经济收入都有突出性改观,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队长成了小老板。4、充分利用“农业技术入户直通车”,组织教师进村1012人.次, 进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3384人.次,推广应用新技术20余项,推广面积达7.1万亩;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软件支持。例如:富帮乡多依林大烂坝寨,属典型的冷凉山区气候,全寨31 户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稻以种植传统老品种为主,耕作技术 落后,水稻单产仅60-70公斤/亩,遇上灾年就要闹粮荒。由于贫困落 后,大部分小姑娘不到18岁就外出寻找出路,有一定文化的小伙子 也外出,留下老、小、弱等无技能的一部分人务农,全村现有30-46岁光棍汉20多人,过着十分贫困的日子。在本乡党委、政府及县农业局的重视下,2006年我们受县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委托,与县农技站3名兼职教师带队进村入户,吃住在农户 家,开始冷凉山区水稻优良品种种植培训推广,从引入品种实验,指 导农民从下种、盖薄膜、栽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全程 培训;现水稻单产已提高至150-200千克/亩;稳定解决了该寨农民的吃饭问题。5、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澜沧农广校2006-2007年继续 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46人(引导性),转移253人;转移人员 年人均增收1030元,未转移人员也可在附近打些零工,初步调查比未参加培训的农民年多增收64元。6、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优势组织媒体资源进村服务。在 得到省农广校关心支持下,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行动计划30个村, 建立致富早班车广播站20个。送各类科技书籍640册,送各类技术 光盘800种,录音带29种1600多盘,各种技术资料34项79779份, 培训农民共计59799人.次。三、经验总结与思考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是探索建 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一种长效机制。澜沧县属欠发达边疆地区,地 域辽阔,民族杂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十分低下, 这就给培养新型农民带来很多困扰,加之培训经费、师资、设备均不 足,一时很难大范围实施。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点带面,重点 先培训村组干部、民族头人,优秀进步青年农民,让一部分人先学习, 先应用,先增收致富,起到星星之火的作用,来大范围带动新型农民 培训。2008年澜沧县新型农民培训在得到省、市农广校的大力支持 下,已获农业部立项实施,全县10个乡(镇)50个村委会2500人被纳入实施范围,现正在实施中。2、站在农民一边,换位思考。每次开展“三进村”行动之前,我们 都要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调研、访谈,看农民想不想学习,生产,生 活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最需要培训什么?站在农民一边分析考虑, 再找突破口,然后实施相关培训,这样做使农民打消许多顾虑,认为 培训单位和我们是一家人,是诚心诚意的,加深了感情,学习培训是 大家共同的心愿,为此积极与培训单位一起共同完成任务,并积极实践,用于增收,自我激励,使培训、学习、致富有机结合,持续发展 提高培训巩固率。3、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形成合力,猛攻农民培训保垒。澜沧县新 型农民培训“三进村”,除紧贴农民,紧扣农时,紧依主导产业外;还 紧密与绿色证书培训,农业技术培训,直通车培训、生态家园富民行 动计划,致富早班车广播站,测土配方施肥,蚕桑项目,稻鱼工程等 培训项目结合,形成培训合力,来增强培训效率;并与龙头企业结合,使学员学、用、收不断接,巩固培训的应用率。4、脚踏实地,留下痕迹。脚踏实地,就是要为农民着想,把工作 做到实处,做到农户家中,到人,到生产环节,田间地头;不贪多, 量力而行,突出实效。在实实在在搞好培训的同时,留下痕迹也不是 表面工作,除实施中开班、挂牌、请领导上课(讲话)宣传报道外, 还要使一部分学员把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用于增收,可依据条件树立傍样。让政府、领导、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结果,有收获。5、思考。思考之一: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机制在基层 还尚待形成,没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就很难保障培训持续稳定发展, 只能靠“风调雨顺”,能争取经费,争取领导支持,就可开展一些工作, 做一点实事,否则就别“异想天开”,因为培训农民在我们这里教材、 教学等等全是无偿的,是无任何回报的。思考之二:无私奉献精神, 是支撑农广人搞好农民培训的源泉。从上下五千年的教育者,到今天 的专家、教授,或是农民广播电视教育者(农广人)培养多少桃李” 都不是自己的,是社会的,只能看到的是“桃李”开花结果,枝叶繁茂,而有一些欣慰而已。因此发扬农业广播电视教育者的(农广人)的无 私奉献精神,还要继续下去。2008年以来,在市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 的指导帮助下,滨州市农广校系统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主 渠道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2008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紧紧 围绕市局2008年农业工作要点,以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 民为目标,及时研究制定了2008年农广校系统农民科技教育 培训工程实施方案,聘请108名农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通 过举办培训班、科技下乡、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广 天地”栏目、农民科技书屋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近期,市农广校对各县区分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情况 调度,从各县区分校情况来看,整体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据统计,目前全市农广校系统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84多期,培训 农民2.6万多人次,免费向农民发放科技书籍9140多本、科技明 白纸2.3万多份、教学光盘70盘,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发挥了积 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1、阳光工程培训全面实施。经省、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批准,2008年我市七县区农广校全 部承担阳光工程任务并被列为主要培训基地。目前,各县区分校 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培训,上半年, 全市农广校系统已培训农村劳动力2292人。惠民县分校在开设 电子、电脑、电气焊、保安、服装、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专业的基 础上,针对国外企业对输出人员要求高的情况,对外派劳务人员 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定向培训。聘请专家教授在培训内容上 “精讲、细讲、深讲”,高起点、严要求,提高了外派劳务人员 的技能和素质,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走出国门提供了良好的培训平 台。目前,共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班10期,培训学员1050人, 结业750人,转移就业750人。滨城区分校与实力较强的亚光纺 织集团、环宇纺织集团等企业联合,围绕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权益 保护、城市务工和礼仪知识等方面对541人进行了引导性培训, 转移就业525人。阳信县分校在电子操作、工艺品加工与纺织三 个专业方面开展培训4个班次,共培训学员333人,结业163人。 邹平县分校承担了 1600人的培训转移任务。按照县阳光工程办 公室统一部署,积极与用工企业联系,实行订单定向培训,做到 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发展什么产业就培训什么技术,使受 训人员结业后直接安置进企业就业。目前,已举办了 45天的化 工专业培训班两期,招收培训学员193人,结业后分别安置在华 诚化纤和鲁威化工就业。博兴县分校在总结去年培训经验的基础 上,新增加了汽车维修专业,分别于2008年5月22日和山东保 水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签订了 85人的培训任务,6月13日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