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农业大学学生论文生态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园林园艺学院风景园林 1002沈敬林指导老师:李海梅生态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内容摘要】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 和动态调控的一门科学,她把城市看做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研究城市的形态结构, 更重要的是全面阐明城市各组成部分的能量流动、物质代谢、信息流通和人的活 动所形成的格局和过程。只有明确了这些才可以更好地研究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发 展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达到和谐发展永恒发展。【关键词】城市;生态;发展1.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机构要想详细的了解城市生态学,并进一步明确城市生态学的作用,以方便研究城 市的发展,了解一下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机构是十分重要的。1.1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自然系统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结果,也是人类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而且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 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体。11.1.1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矿产资源、太阳能等非生物系统 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1.1.2 社会环境系统组成社会环境系统包括人工建造物质环境系统(包括各类房屋建筑、道桥和运输工 具、供电、供能、通风和市政管理设施及娱乐休憩设施等)和非物质环境系统(包 括城市经济、文化与群众组织系统,社会服务系统、科学文化教育系统)。21.2 城市生态系统各部分城市生态系统的分布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1.2.1 城市生态系统内的成分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城市居民和城市人群,另一类就是城市 环境系统,而城市环境系统又包括自然环境(生命的和非生命的)和自然环境(包 括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教育)。1.2.2 城市生态系统的划分城市生态系统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生态系统,第一个就是自然生态系统,自然 生态系统里又包括生命的物质和非生命的物质,这点和上一点虽然有些重复,但 是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内容还是有所差别的。第二就是经济生态系统,经济生 态系统里又包括人类的经济活动(例如商业贸易往来,)还有就是社会学所经常 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就是社会生态系统这里面所含的成分和前 一内容重复,但是作为一个划分界限不同的科学范畴,他又是独立的整体。 2.城市生态学对城市环境影响2.1 城市环境概念城市环境是指在一定的人类聚集地域环境里,人类活动所能影响的各个部分以 及各部分环境所共同组成的环境特性。2.1.1 城市环境的两大系统单单从定义上来分城市环境中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环境,其一就是自然环境, 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总体。 主要包括空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矿物和太阳辐射等。再者就是人工环境,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 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例如农田、水库、林场、牧场和城市等。3在多种多样的人工环境和次生环境中,城市建设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影 响最为密切的人类活动,自然环境条件深刻的影响着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所形成 的人工环境或次生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显著。2.2 生态学对城市环境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影响2.2.1 生态学对地质影响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受本身及区域地质条件制约,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第一 不需要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第二适宜于建设,但需要简单工程处理的用地; 第三可以用于建设,但是要经过适当工程处理的用地;第四就是不适于工程建设 的用地。其中包括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广场用地、公园用地等。4为了处理好土地与环境的关系必须时刻把握生态学的概念定义,利用生态学的 知识加以改造环境,改善环境的状况,在最小的损失里争取到最大的回报。2.2.2 生态学对大气、气候的影响随着当今城市里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运用生态学的解决办法妥善的处理这 一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市大气的质 量,5城市大气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且大气污染不仅是 空气被污染,而且其他一系列的影响也接踵而来,生态学是研究环境与生存的学 科,只有好好利用生态学才可促进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城市的出现,小面积内的环境气候有所改变,人们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利用 深刻的影响到了城市的气候环境,小范围内的气候自成一家,而由于这一现象造 成的逆温、城市风、城市降雨也显著的不同于其他地方,运用生态学的知识有助 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气候改变的原因,着手寻找解决办法,创造适于人类居住 的城市环境。2.2.3 生态学有助于改善城市噪音、土壤污染广义上来讲噪音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但是城市中的声音对各部分组成来说 也是有不同意义的,但归根结底一些声音却实实在在算的上噪音了。我国的城市 噪音污染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城市噪音源的不断增加,这些是由于城市 不断扩大以及工厂、楼房、车库等设施不断建立而形成的,还有就是资金投入及 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求。很多城市已经运用生态学的手段着手解决这一现象,最 简单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植物对噪音的吸收是十分有效地,道路两旁的 隔音带有助于减少车辆噪音的污染,6还有建筑隔音墙也是十分有效的。城市土壤环境的现状也是不容乐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壤 问题出现了,而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迫在眉睫,这不仅表现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 少,而且土壤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一些耕地被强制性征用为商业用地,很多居 民被迫上楼居住(上楼就上楼呗,竟然还要向政府交钱,社会的黑暗一面也在土 壤问题中得以表现了),而生态学却可以协调土地与建设的问题,运用生态的可 持续发展解决污染问题,使城市的土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72.2.4 生态学妥善处理城市中的动植物城市植被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态学的角度来说,环 境的改善离不开植被,城市植被无疑已被深深地打上了人为活动的烙印,不仅是 植被的生境特化了,植物的组成、结构、动态等也改变了,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 的特征,在此已具有了全新的定义。用植被处理城市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正是生 态学所倡导的有效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釜底抽薪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 扬汤止沸只从表面上解决这一问题。8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大都是原地区残存下来的野生动物,或是从外 部迁徙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或是通过人工驯养和引进的动物9。这些动物或 作为原是居民或作为土著居民都时时刻刻影响着城市的环境,生态学通过无形的 大手调控着复杂多变的环境与动物的问题,离开了生态学很难再协调好这一关 系。2.2.5 生态学对城市其他环境的影响生态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有形或无形的调控着城市各方面的有机运行, 从一粒石子到整片天空,都有着生态学的影子。3 生态学对城市各发展因子的影响3.1 生态学与经济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取决于这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看似一个城市的经济发 展和生态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今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绿色的经济指标已经放 入首位,这与生态学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只为了发展经济破坏生态,一旦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了,只有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经 济,打好了解释的基础才能毫不动摇的长久下去。103.2 生态学与文化城市文化作为特有的文化体系,自有它的独到之处,生态学也在其中扮演了举 足轻重的角色,生态文化催生着城市文化的不断成熟与进步。特色的城市文化离 不开生态文化的充实,离开了生态文化是不可以长久的,这就好比鱼和水的关系, 欣赏鱼的人都看到了鱼的美丽,可是忽视了水的含义,若是鱼离开了水就不能活 得长久,只有水的滋润才能使鱼焕发青春活力。113.3 生态学与政治生态学也为政治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政府为了居民更好的享受城市 环境,更好的服务于政府,必须运用生态学的手段处理好人民与环境的关系,打 造一个和谐的统治体系,生态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无形的,只有深刻的挖 掘这一影响才能长治久安,争创和谐社会。4 总结涉及生态学对城市的影响可谓多不胜数,以人为主体,以环境作为根本,从 最基础的影响谈起,而且由此形成的城市生态学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立了大 约三十年,在这期间生态学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相信未来人民会更 好的运用生态学知识促进城市发展。参考文献:1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实践与应用展望,俞夏榛,现代城市, 2008 年 01 期,36-40 页2 非环境专业城市生态学教学重点的辨识和分析,梅娟、苏群,化工时刊,2012 年4 月,59-60 页3 我国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策略研究,汪滋淞,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 年 11 期 23-25 页4 城市生态化与商业地产开发,王鹏,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 04 期 82-85 页5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万本太、王文杰,生态学报,2009 年 03 期, 1068-10826 城市生态学研究中的城市植物,李曼碧,云南环境科学,2000 年 01 期,24-25 页7 景观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研究动向分析,季淮,安徽农学通报,2009 年19期, 208-209 页8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探讨,崔凤军、茹江、徐云麟,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学,1993年 04 期,21-25页9 城市发展的生态学模式研究,丁莉、侯钧生,社会科学辑刊,2008 年02期, 34-36 页10 现代城市设计生态问题纵横论,带宋茁,同济大学学报,1999 年04 期,13-17 页11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马交国、杨永春,兰州大学学报,2004 年 05期, 108-117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