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临沂黄山镇黄山八景 黄山镇位于罗庄区东南部,罗(罗庄区)、郯(郯城县)、苍(苍山县)三县区交汇处,东临205国道,西至京沪高速公里,北距临沂市区20公里,地理优越,交通便利。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湖光山色,山明水秀。黄山如黛、玉盘托峰、长桥连虹、文曲双耸等8处风光尤为秀丽,疑为仙境,被誉为“黄山八景”。 黄山如黛 黄山,位于黄山镇驻地,南北走向,山体西陡东斜,顶部南北近百米为长台状,系石灰岩,因表面为黄土覆盖,故名“黄山”。新中国成立前荒山秃岭,后进行绿化,多植松柏。临沂县志载:“黄柱山,又名黄山崮,山脉自抱犊崮东来,至寨山入县境,又东起此山,群山四围,中有清泉,泉水聚处名山井汪,深数丈,与崖壑松柏相映照,颇称胜地。” 黄山如黛是黄山镇重要景观之一,名列八景之首。 一抹斜阳,挂在了西方的天空,千丝万缕普照着苍茫大地。仰望黄山,漫山苍葱翠柏,云雾缭绕,如临大海之滨,但见云卷云舒,波起峰涌。远山如黛,泼墨般若隐若现,青松翠绿,微风和煦,偶尔苍黛变幻间露出的一抹粉红,朦朦胧胧。 黄山如黛,蜿蜒起伏,偶有断裂的黄褐色岩石,突兀裸露,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偶有风吹过,苍茫暮色中,鸟鸣清晰,倏而远逝,山峦中飘浮的云雾偶被隐藏,转瞬又跳跃出来,飘散在黛色里。 玉盘托峰峰山为黄山镇第二高山,坐落在峰山村,南临黄山,西邻涑河。 峰山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松树成阴,山壁陡峭。仰望峰山,只见嵯峨黛绿,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广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浮云正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据史料记载,峰山唐初建村,当时山下有一大圆形清水池,方圆4亩余,水质清冽甘甜,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像一巨大玉盘镶嵌在无边的绿色中,又像一种睡意朦胧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阳光下,峰山就像水洗过同样,青翠欲滴,历历在目,山下的清水池水天一色,碧波荡漾,清澈的河水犹如一只大玉盘将峰山轻盈托起。山水相依,相映成趣,显得分外妖娆秀丽,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时过境迁,岁月更迭。目前清水池已不复存在,仅留下一汪水塘默默地躺在峰山脚下。一股细泉日夜不断,四季喷涌,“汩汩”地自峰山之腹流入水塘,让人感觉峰山像是在回馈着清水池过去的恩泽。 文曲双耸(错误) 文曲山地处黄山镇南一公里处,因一山二头,故有“文曲双耸”之称。 据史料记载,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文曲山山势陡峭,苍葱翠柏,植被遍及,景色优美,并非一山二头。60年代中期,周边的村民大量采石建房,特别是80年代中期,山下建一水泥厂,石料厂也如雨后春笋,大量的无节制地开采,不仅破坏了山上的植被,山体也被破坏得遍体鳞伤,文曲山从中间被斧劈般断裂,形成了一山二头的样子。此时的文曲山,荒草萋萋,满目凄凉,山体的伤痕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苦痛。 如今的文曲山,绿色环绕,风景迷人,别有一番风韵。上午,大山初醒,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在山腰,像仙女在轻轻起舞。傍晚,夕阳映照山峦,在暮色苍茫中,山顶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站在文曲山上,北望黄山,东观湿地,看四周无限风光,感悟历史的厚重,说不尽的惬意和感慨。 长桥连虹 黄山武河大桥建于1982年,桥长600米、宽1米,位于罗庄区黄山镇驻地南。罗庄是鲁南出名的建材城,黄山武河大桥紧连沂河大桥直通国道20,是建材运往郯城和苏北的必经之路,是黄山镇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 武河大桥横跨国家级人工湿地武河湿地公园,是武河湿地的标志性景观。 一条水泥观光路穿长桥桥洞崎岖南行。走在路上,观湿地垂柳依依,苇荡起伏,白鹭翩翩,红荷点点。或仰望桥洞拱起的筋骨,错落有致,气势恢弘;或登黄山之巅,远眺大桥像一条巨龙蜿蜒前行,消失在无尽的绿色中,长桥连虹的感觉油然而生。 涑河柳行 黄山镇是杞柳之乡。 杞柳,俗称白柳条,又称条子。黄山白柳条白润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有柔、韧、坚的特点。该镇种杞柳已有0近年的历史。目前,全镇拥有杞柳种植面积0.5万亩,柳编专业村12个,柳编公司13家,其中年创产值50万元以上的公司10家,所产的杞柳工艺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 南涑河为涑河南流之故道,流经罗庄区黄山镇注入武河。“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涑河两岸是满眼绿色的杞柳,郁郁葱葱,拥拥挤挤。晨光里,涑河悠闲、宁静、祥和,两岸的杞柳一方方一片片沾满露水,微风吹拂,绿色波浪此起彼伏,吹出沙沙的声响,像弹奏一曲委婉的春之圆舞曲。此时的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水,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 生态涑河,秀美柳行。走在涑河堤岸,一面感悟着河水的灵动,一面享有着柳行闪亮的绿色,犹如走进一幅绝妙的江南水乡画卷。 芦荡鸟鸣 黄山武河原名鹅堵河,因其河道狭窄,虽然一只鹅游过也会阻流,故得此名。历史上,由于上游的陷泥河、南涑河尾水注入,每遇汛期,三河汇集,潮涨潮落,水花拍岸,便会导致水灾频发,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劫难。清朝康熙年间,进行治理后改称武河。武河湿地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罗庄区黄山镇境内,总面积199公顷,是国内最大的人工河流湿地,集湿地生态、湿地净化、湿地旅游三大功能为一体,是将来区域的“都市之肾”,是临沂水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更是一张新的都市名片。为了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出于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考虑,自始,临沂市政府投入近2亿元,实行了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建设所运用的所有是废弃的河道和河两岸的滩涂地。 湿地内既有各类苗木29种25棵,水生植物106种.69万株,菖蒲27.7万株,地被植物27种面积1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种一种滞流塘,一片一片莲藕汪,五颜六色水植物,一望无际芦苇荡”的美丽景观。武河湿地公园内有中央公园、鸟类公园、湿地植物园、湿地摸索园、湿地生产园、湿地休闲度假区和沂河休闲度假区各1处,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栽植乔木387万棵,灌木5万平方米,水生植物33.37万平方米。万亩芦荡成为鸟儿的天堂,在这里常年生活着灰鹳、白鹭、野鸭、水鸡等几十种鸟类,惬意地游弋,自由地飞翔,繁衍生息。走进湿地,但见飞鸟成群、野禽嬉戏,水面轻风、波光粼粼,杨柳新芽、野果飘香,鱼翔浅底、百花齐放,好一处令人心驰神往、布满诗情画意的地。 马王迷踪 马王墓坐落在美丽的沂河、武河湿地之间,黄山镇栗林村西,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汉墓遗迹,墓长120米、宽米、高1米,占地30余亩。马王墓南6米处就是出名的汉代马王城遗迹,两段平行相距50米的残墙并列于此。墙基东起自沂河,西至一南北走向土路,现两墙已夷为平地。在武河两岸水中曾发掘出大量整洁的条石、砖石、房屋地基和大量的汉代绳纹陶片,亦毁尽,故马王城具体状况无法考证。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历尽岁月风雨,马王墓遗迹犹在。来到武河大桥东岸西行,一条小道弯弯曲曲通向马王墓。站在高大的墓前,看墓身凄凄荒草,感受岁月更迭的痕迹,不仅神情凝重,心潮荡漾。 土龙盘亘 黄山镇谢官庄村西,一条南北走向长约4公里的丘陵,头枕峰山,脚落老屯村,形似长龙,土质殷红,植被茂盛,气势壮观,被本地人称为土龙。 相传,有一巨龙被玉帝贬到人间。巨龙来到谢官庄村西,见此处两面临山,两面临水,风光绮丽,是个风水宝地,就落脚于此。后来,一南方地理先生路经此地,一眼就发既有一条巨龙横卧此地,便心生妒忌,想把巨龙赶到自己的家乡。于是她想出了一种坏主意,欺骗老屯村的村民,说这座丘陵脚踏你村,对后人极为不利,应当趁早除去,又给村民一种除去丘陵的措施,让村民晚上在什么时辰,什么地方,用铁锨把它拦腰斩断,丘陵便没有了灵气。是时,一群村民手持铁锨根据地理先生的指点开挖起来。始终挖到天微亮,一条深沟挖开了,地理先生一看,还差一点,就问村民中谁属大龙,让这人顺着自己的指点再挖三锨,属大龙的按她的规定挖了三锨,第三锨刚收起,就见土里“汩汩”地冒出鲜血,一道红光冲天而去,吓得众村民落荒而逃。天亮后,几种大胆的村民前去观看,只见原本灰色的丘陵变成殷红的了,丘陵上的数千棵核桃树也枯萎了,那个地理先生也不知去向,此时村民们方知被骗了。据后人讲,此龙离开谢官庄村后到了南方某地落脚,这个地方先后出了诸多大官贵人,而谢官庄附近村庄没有出过贵人,横亘的丘陵至今一到下雨天就流红水。 晨光中,远处的丘陵高下有致,起伏连绵,在缥缈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漫步丘陵,踏着晶莹的露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到茫茫绿色中,点缀着的一簇簇一片片一丛丛的各色小花,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是来到丘陵的几处断裂带,古木盘根错节,沟壑粗犷神奇,让人不仅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种岁月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