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田载今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一) 教科书内容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3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第十九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全章包括三节:191 变量与函数;192 一次函数;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关于这三节的地位与作用有如下的整体设计.19.1 节是全章的基础部分,内含2个小节. 19.1.1小节“变量与函数”结合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事物的运动变化进行数量化讨论,先引出常量和变量的意义,再从描述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角度刻画了一般函数的基本特征,从而初步建立函数的概念,并给出函数的解析式的意义. 19.1.2小节“函数的图象”在本章之前已有直角坐标系内容的基础上,以具体函数为例,介绍能形象化地表示函数的重要工具函数的图象,并归纳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解析式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为今后继续研究各类具体的函数进行必要的准备. 19.2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内含3个小节. 19.2.1小节“正比例函数”以火车运行中“路程=平均速度时间”为问题情境,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增减变化规律. 19.2.2小节“一次函数”以登山中气温随海拔而变化为问题情境,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并对比正比例函数,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增减变化规律. 一次函数是一种最基本的初等函数,对它的讨论中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的相互联系与转化能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体现,它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其他类型的函数具有启示作用. 19.2.3小节“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从一次函数的角度,对一次方程和不等式进行再认识,揭示函数与以前学习的方程等内容之间的联系.19.3节是全章的拓展提高部分,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它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呈现,通过对“怎样选取上网收费方式”和“怎样租车”两个典型问题的讨论,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方案,展示函数的应用价值,突出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和实际意义.必须指出,函数是数学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对数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 但是由于函数概念涉及运动变化,抽象性较强,所以初学者接受并理解它有一定难度,这也是本章的难点.“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体现在函数概念之中,用运动变化的眼光,以函数为工具,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函数图象结合起来,从“数”与“形”两方面动态地分析问题,从而全面地认识函数,是本章学习的突出特点.(二)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三) 课程学习目标本章内容的设计与编写以下列目标为出发点:1以探索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2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结合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3. 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4.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和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它们的表达式,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增减变化,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5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6进行探究性课题学习,以选择方案为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与作用,提高综合运用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19.1 变量与函数 约6课时19.2 一次函数 约6课时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约3课时数学活动小结 约2课时二、本章的编写特点(一)反映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渗透“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在建立和运用函数这种数学模型的过程之中,“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是重要的基础,所谓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包括两个基本意思:1世界是变化的,客观事物中存在大量的变量;2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的相应变化,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函数是数量化地表达变化与对应现象的数学工具,某些变化规律表现为变量之间满足单值对应的关系,函数就是通过数或形定量地描述这种对应关系的数学工具. “变化与对应”的观点蕴涵于本章内容中.人的认识过程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学习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往往需要分阶段地完成,逐步深化认识程度. 本套教科书将对代数函数的学习分三章安排,即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九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九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教科书已分别安排了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等内容. 从教科书的整体框架上看,在“数与代数”分支中,运算类型的变化是重要的发展线索. 根据“一次”“二次”等代数式运算类型,将各种函数作为与其相关的方程的后续发展.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都是以一次(线性)运算为基础的数学模型,本章在学生对它们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继续讨论一次函数,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教科书在进入专门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之前,安排学生先了解函数的一般概念. 19.1节中,首先,从几个实际问题情境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填表和列式表示问题中相关的量,从中认识常量和变量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别它们. 接着,教科书通过“归纳”栏目总结出这些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共同特点,即“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变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教科书又继续用心电图、人口统计表等问题对这种变化与对应关系进行了补充和强化,这也为后面归纳多种函数表示法写下伏笔.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第一次给出了函数的一般概念以及自变量、函数值等概念. 教科书中给出的函数定义是突出变化与对应的,其中主要有两层意思:1两个变量互相联系,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发生变化;2函数与自变量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自变量的值确定后,函数的值是唯一确定的.以上两点是关于函数的最基本、最朴素的刻画,也是教科书关于函数概念的论述中力求能使学生认识的重点内容. (二)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一次函数人们认识事物往往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教科书对本章重点内容的安排正是按照这样的过程展现的.在对一般的函数概念初步讨论后,教科书转入对一种具体的初等函数的讨论,19.2节的标题“一次函数”点出了这一节的核心对象.这一节首先从讨论正比例函数开始,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即中的类型.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的讨论,可以为讨论一般的一次函数奠定基础.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教科书注意了引导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问题,例如讨论一次函数的图象时,教科书先对比函数和在解析式上的区别,由此自然地引出对直线作平移变换可得到直线,这就确定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又讨论由两点确定直线的一般方法,并引出如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得出关于一次函数的一般性结论. 纵观19.2.1节与19.2.2节的联系,可以发现教科书在此展示了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策略,即“先特殊化、简单化,再一般化、复杂化”的做法.(三)用函数观点回顾与审视相关内容,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这包括对过去已认识过的事物的再认识,也包括对新认识的事物与已认识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这种认识水平的提高,是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本章19.2.3小节“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对前面学习过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重新进行了分析,这种再认识不是原来水平上的回顾复习,而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的动态分析. 用一次函数可以把上述几个数学对象统一认识,由此可见函数的重要性.“水涨船高”,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认识事物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站得高看得远”,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方程(组)与不等式等数学对象的理解,而且可以加大对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的认识,加强知识间横纵向的融会贯通,提高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函数概念对相关内容的统率作用.(四)注重联系实际问题,体现数学建模的作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来源于客观实际又服务于客观实际.本章教科书中实际问题贯穿于始终,它们中有些是作为认识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为降低学习抽象概念的难度服务的. 例如,在引入一般函数的概念时,教科书通过对一系列实际问题中变量间关系的分析与描述,归纳出其中共有的一般规律,得出函数的定义. 这样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是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为线索的展现过程. 有些实际问题是作为应用举例体现函数的广泛的应用性,为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服务的. 例如,19.3节中的问题1问题2都是具有实际背景的选择最优方案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先确定问题中起关键作用的变量,再列出函数解析式,然后分析这些函数解析式或相应的图象,找出问题中要考虑的最小(大)值.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这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次函数来表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次函数作为数学模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必然能对数学建模的作用产生新的认识.本章的数学活动中,活动1为利用函数研究人口增长的内容,要求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建立函数模型,并由它对未来人口增长趋势进行预测估计. 活动2为利用函数研究漏水现象,要求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建立函数模型,并计算漏水量. 安排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函数这种数学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章在学生已有的建立方程或不等式这样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继续重视数学与实际的关系,在建立函数这种应用更广泛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继续体现建模思想.此外,教科书对于数学与其他科学技术的联系也予以关注. 例如,“阅读与思考:科学家如何测算岩石的年龄”中,介绍了放射性物质蜕变过程中函数变化曲线对确定半衰期的作用等. 编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不仅进一步学习数学,而且也能扩大对相关科技知识的了解. 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认识本章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使用教科书,以下是与本章特点相关的几个在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一)重视数学概念中蕴涵的思想,注意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和联系对应”的角度认识函数使用本套教材时,本章教学是学习函数的第一阶段,其教学目标如前所述,重点在于初步认识函数概念,并具体讨论一次函数这类最简单的初等函数. 本章教学应力求渗透体现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使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