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基础研究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基础研究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我市基础研究工作,培养基础研究队伍,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对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牢牢把握“三区两城”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市“3+3”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聚焦产业技术创新,以改革激发活力、平台提供支撑、项目作为抓手,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完善科技计划支撑体系,加快高水平研究基地建设,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团队,推动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和共享,促进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实现重点领域原创性成果突破,提升创新驱动源头供给能力,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支撑,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财政、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长,创新驱动源头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科学成果水平实现新提升。在帆钛新材料、清洁能源、文旅康养体育、特色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争取国家、省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有所增长。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后备人才。到2025年,研究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16家、技术创新中心55家。到2025年,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8家以上,省级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达到25家以上。二、重点任务(一)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提高基础科学支撑能力L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立足市“三区两城”定位,聚焦“3+3”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做强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支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各高校)2 .支持高等院校高水平发展。引导驻承高校建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科研创新基地、技术转移基地、科技服务基地。支持高校给予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高于省定标准10%的待遇、有条件院校落实双聘双薪制度。支持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设置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等相关学科专业。支持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支持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申报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医学院、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旅游职业学院、护理职业学院、应用技术职业学院)3,加大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投入力度。加大基础学科支持力度,推进工程、材料、信息、医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应用学科发展,鼓励支持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联动发展,鼓励开展自由探索科研项目。(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各高校)(二)完善科技计划支持体系,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4 .设立市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等机构,瞄准科学前沿,围绕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命健康等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人才培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高校、各科研院所、各级医疗机构)5 .设立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基础研究重大专项。聚焦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主题,围绕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实施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专项,以现有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为实施主体,借助院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力量,发挥科技研发平台及合作单位科研优势,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各高校)6 .争取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育力度,争取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多支持,发挥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重点鼓励企业、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申报省自然基金项目,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高校、各科研院所、各级医疗机构)(三)加快高水平研究基地建设,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支撑7 .统筹布局建设创新平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在锐钛新材料、清洁能源、文旅康养体育、特色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前瞻性研究,强化原始创新,为提升原创能力、孕育战略前沿技术和推动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谋划建设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建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双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医学院)8积极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组织河钢承钢公司联合锐钛领域内全国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争创国家级锐钛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锐钛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及锐钛材料在航空航天、储能、军工、核电、深海装备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加大重大关键技术创新与源头供给,打造国际锐钛技术创新高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河钢承钢公司、双滦区政府、兴隆县政府、鹰手营子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9 .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检验检测、信息服务、计量标准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所属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做强“市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服务联盟”,建成市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研究项目提供免费检测、校准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10 .加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建设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升野外观测研究示范能力,配合做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工作,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林草局、塞罕坝机械林场)IL完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奖补机制。稳步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聚集优势科技资源、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对新建或晋级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予国家级300万元、省级100万元奖励性补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四)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团队,壮大基础研究队伍12 .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梯度培养体系,大力培育优秀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积极组织申报省“燕赵青年科学家”、省“巨人计划”、省“春晖人才,等人才培育计划,培育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研究方向处于科技前沿的领军人才,不断强化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各高校)13 .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团队。加大多元渠道引才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院士工作站、院士合作重点单位,实施省级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外专引才引智项目,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鼓励、引导企业与京津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通过合作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柔性引进企业所需高水平创新发展人才。充分利用高铁快捷通道,完善“假日专家”“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才政策,建立京津人才资源库和人才“需求库”。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的高端人才和团队,按人才层级分别享受相应的安家费、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五)推动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14 .深入推进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与京津冀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合作、协同创新,重点遴选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项目,联合开展研究,联合培养人才,促进三地青年科学家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高校)15 .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发挥现有外国专家作用,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支持国外知名机构、高校、企业等在我市设立科研机构,与我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研究机制,到2025年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8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各高校)16 .实施科技卓越人才国际交流计划。选派科技卓越人才赴国(境)外开展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国家支持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开展重大基础研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各高校)三、保障措施17 .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协调。加强对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科技、发改、工信、财政、教育等部门与从事基础研究单位的联动机制,推进形成多部门、多单位、多学科协同创新合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各高校、各科研院所)18 .加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持续加大财政科技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长期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人才资源开发。(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高校、各科研院所)19 .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不断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进一步推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提高数学、物理、生物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的间接费用比例,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结题财务管理,促进基础研究与需求导向良性互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高校)20 .营造基础研究发展环境。加强学风建设,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传播科学思想、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以信任为前提,以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容错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高校、各科研院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