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反思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蜡烛。社会要求教师 无私奉献、甘为人梯。2009年9月,教育部再次修订颁布中小 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但规范尚存困境。一、我国师德现状的影响因素(一)精英化价值取向对师德的影响受儒家道德价值观的精英化取向的影响,人们对师德的要求 也存在着精英化取向。儒家的人格追求是“内圣” “外王”:这是孔子要培养的“圣人”、“君子”,孟子所称道的“大丈夫”, 荀子所谓的“大儒”所应具备的共同特点,道德修养沿着“格物、 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路线,即儒家 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他们“道德修养的任务弁不止于自身 的道德完善,更重要的是将完善的道德人格向社会和国家转化”。 在追求这一境界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坚持重义轻利,安贫乐道,道 德修养高的君子取义去利,甚至杀身成仁,以身殉道。这一道德 至上主义“肯定了高尚道德具有超越于生命之上的价值,成就道 德不但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贬低物欲,弃绝自我利益,而且必要时 要不惜牺牲生命。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方面则体现为以春蚕、 蜡烛来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勇于自我牺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歌颂感叹教师的伟 大和无私奉献,而感叹之余不免悲壮和凄凉,转而对教师道德修养望而生畏。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作为道德教育者应 该对其提出特殊的道德要求,但是人们往往把这种特殊的道德要 求理解为更道德的要求。“道德的崇高本来就是一种偶然性的东 西,更不是某种经由理性规划而得以培养起来的东西,那么,如 何能利用某种偶然性的东西来要求人性的必然性的道德行动呢 用个别教师的崇高来要求所有教师,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这是 规范自身存在的理论困境。(二)多元价值观对师德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 化:”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依附观念、平均观念、螺钉观念正让位 于自主观念、竞争观念、自我设计观念 ;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安贫 思想、自足思想、保守思想正被致富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 所取代;与封闭社会相关联的闭锁心理、排拒心理、狭隘心理正被 开放意识、协调意识、全球意识所替代。这一系列观念的变化, 必然伴随着大量是与非、得与失、善与恶、美与丑等的重新判 断。”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价值观也不免受到冲击,他们不再安 于贫困,有的下海,有的多校兼职,开办辅导班,进行有偿家教。 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中心论的提倡,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权威的 消解,教师为了保住饭碗而敷衍塞责。这些现象都引来社会的不 少非议,过去人们心目中崇高而无私的教师不再是无私奉献、认 真负责的榜样。时代在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教师的职 业道德要求,这是规范实施操作困难的根源所在。二、对规范的反思及建议师德规范的制订一定程度上是精英化师德取向的反映。师德 的精英化取向忽视了教师的自然生物性,忽视了教师个体道德修 养的差异性,忽视了祟高道德的偶然性,造成了规范的理论 和现实困境。我们拥有的是不完美的天性和有限的道德能力,人性除了德 性之外还有更丰富的内涵,正确的认识人的本质属性,是制订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逻辑起点。道德应该根据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划 分为“社会性道德”(受一定环境、条件、时间、空间以及不同民 族背景、风俗习惯、经济条件变化所决定的那种道德与政治、法 律关系密切,经常要求社会成员遵守 )和“宗教性道德”(先验的 或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它经常与一定的信仰、理想 有关,常是个体的终极关怀所在,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一种寄托, 宣传的是个体牺牲自己以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规范作为 指导教师道德行为的条文,也应该考虑到教师个体道德修养水平 参差不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此外,对教师的有些道德要求应该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加强法律、制度 保障;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来自社会的价值认同。(一)划分师德的层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 实性,对教师群体来说要具有职业理想的导向性,对教师个体来 说要有可操作性,规范的规定应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应然 的师德规范应该包括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和师德规则三个层次的 内容。师德规则是中小学教师道德行为的底线,是教师必须遵守 的规定,具有约束性;师德原则是教师应该并且能够遵守的规定, 而师德理想则是教师对教育事业不懈地追求中所表现出来的祟高 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样的师德层次“一方面说明师 德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具体的行为规则,它可以直接约束 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 ;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师 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将发挥不同的功能 :理想发挥激励功能,原则发 挥指导功能,规则发挥约束功能”。(二)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师爱和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也是教师被 奉为人梯的原因,但是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他的教 师角色,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和描述往往只重视教师德性,忽视其 作为人的其他属性。在讲求效率与公平、权利与义务,提倡教育 民主化的今天,不仅要对教师道德水平提出要求,还应该维护教 师的生存权、生命权等基本权利,改进相关制度。第一,维护教师的生存权。教师首先是一个自然生物的存在, 然后才是社会历史的存在,教师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教师追求物质 的需要,这也是教师生存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有偿家教、 开办辅导班是教师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的便无可厚非。 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教师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而边远农村山 区教师的生存状况更令人担优。全社会都在追求财富,教师没必 要格守清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教师在完成 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劳动提高收人和地位是应该允许的。从 另一方面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教师也要养家糊口,满足了 自我保存的本能需要之后,教师才可以安心的从事教育事业。对 于有偿家教、校外兼职应该区别对待,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禁 止,应该在教师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教师的前提下讨论教师的 信用问题和师德问题。第二,维护教师的生命权。规范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 负责,不得敷衍塞责,但是在要求教师承担责任的同时,却没有 赋予教师应有的权利,教师的正当权益得不到维护。X老师因课堂上管理不到位,人送外号“X 不管”,其同行深谙“不管”的原因 一不是不管,而是不敢管。现代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不准体罚, 提倡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个性较强,家长也往往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因此在教育教学管 理中教师常常动辄得咎,人格、利益时常受到侵犯,甚至有生命 威胁。当然这些案例中不乏教师行为过当,但更多的却表现为教 师权利保障的缺失。未成年人是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的,但是单 方面的保护最终伤害的还是青少年,伤害教师的案例中我们看到 的是自私的性格和扭曲的灵魂。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成功教育 的同时,还需要发挥教育惩戒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 验,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实行师生平等保护。教育惩戒既可以 避免教育的权力滥用,又可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有多大责任 就有多大权利,“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教师的生命权才 能有保障,他们才能够对工作高度负责。第三,变革相关制度。规范对教师提出“不以分数作为 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变革 相关制度,仅对教师提出这一要求,教师也只能阳奉阴违。高考 至今还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偏远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甚至唯一途径,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增多,孩子的教育成为家庭的 重头戏,都想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这就为有偿家教提供了市场。 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也非常重视升学率,对教师的考核也与学生 的分数挂钩,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教师的命根。教师职 称等级评定、评优以及奖金等,都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为依据, 教师也不得不紧盯学生的成绩。改革高考制度,改变以升学率为 依据、片面评价教师的评价制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改变“唯分是论”的局面,教师也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师德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师德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个体自 我的严格要求,还需要法律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以及来自社会的 尊重和认同。止匕外,人们还需要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 是责难。 总之,规范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和干瘪的教条,而 应真正在教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人们应 该以新的观念对待师德,对教师基本道德的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 而来自社会的保障和支持也是规范顺利实施的条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