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刘丽娟老师的讲座心得体会 沈学峰上周六,在我校科技楼三楼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会上刘丽娟老师就考试研究和增分策略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有很多值得我学和思考的地方,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高考回顾:通过对往年高考试题研究分析,总的命题趋势是:1.稳中有变,变中出新但仍求平衡过渡变中出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突出能力。2.重视能力的考查如重视实验能力、生物用语的考查:试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评价能力。二、反思体会(一)认真研究“三考”,把握命题方向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检验学生学结果的,它对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形式等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在考试内容涉及的范围和教学大纲是一致的,即学什么,考什么。所以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备考的依据。高考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了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生物信息的能力以及生物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因此在复备考中,正确把握这一复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复,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搞拓展,对考纲要求的内容要花大力气进行复。在充分研究剖析考纲的基础上,将围绕“考什么、教什么”的被动状态真正变成“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主动状态。 2、研究考题(高考试题和考纲例题)。 从试题的难度看,七年的理综试题基本是稳定延续。总体趋势:难度逐渐下降。 研究高考试题和考纲例题,要重视: (1)对“往届高考题”的改编 删去教材和考试说明已不作要求的知识点或材料,适当在原高考题基础上补充新材料,重新整合试题; 由此启发,备考阶段精选往年的经典高考试题,对落实基础与技能较为有效。 (2)对课后题的改编、重组和整合 课后题可以说就是高考的母题,高一、高二上新课时一定要把课后题融会贯通,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基础试题,也是经典试题,历经多年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3)自编原创试题生物教学从去年开始征集原创试题,自今年开始每期上都有2-3篇优秀的原创试题刊登,我们不妨看看,借鉴使用。 3.研究考试数据的价值(1)、利用考试数据分析教学优势和劣势(2)、利用考试数据指导平时教学(3)、利用考试数据帮助学生增分(4)、利用考试数据指导学生智慧考试(5)、利用考试数据讲评试卷(6)、利用考试数据助力尖子生成长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尖子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把尺子。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也是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方式之一。 (二)发挥集体智慧,制订详实可行的复备考计划。 研究“三考”,是为了把握命题的方向,加强“双基”教学,构建知识“网络”,抓好三轮复,都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所以,各校根据自己生源的实际情况,要制订周密可行的总的复备考计划和阶段性备考计划,计划要落实到人、落实到哪一周甚至哪一天,以我为主,避免复的盲目性、随意性,反对不顾学情的一味照搬照抄。如某一个知识点(或专题)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弱点在集体备课时都要认真研究,可采取一个专题(或章)由一个教师主发言、主命题,其他老师补充,最后讨论定稿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又可以迫使发言教师对所讨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所命题目的反复斟灼,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 2013年12月24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