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基坑护坡、降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审核: 审定: 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X年XX月XX日第一部分、编制依据一、本方案的设计、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本项工程的招标文件及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行业标准等进行设计和编制的,主要依据下列文件:1、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报告日期:XX年XX月);2、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及有关本工程技术图纸;3、我公司企业标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有关工程的成功管理经验等;4、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法律、法规及政府授权管理部门的规定及要求等。二、本方案编制主要引用的规范及标准 本方案编制主要引用的规范及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和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建筑基坑工程支护技术规范(YB925897);(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5)管井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GJ/T100-98);(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7)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二部分、总论一、工程概况1、工程地理位置及建设概况XX位于秦XX市XX县XX西侧。 原始自然地面标高为20.10-21.10m左右,场地地形较平坦。基坑开挖深度约7.50m。场地四周宽阔,场地东北角现存民房待基坑开挖后即可拆除。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周围环境条件评价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2、场地工程地质概况2.1 岩土分布及工程特征 据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X年XX月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岩)土层性质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素填土:黄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根系,松散,稍湿。粉质粘土:黄褐色,无摇震反映,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硬塑。粉质粘土:黄褐色,无摇震反映,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可塑。中粗砂:黄褐色,混粒结构,长石 石英质,饱和,中密密实。粉质粘土:无摇震反映,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可塑。砾砂:黄褐色,混粒结构,长石 石英质,含少量圆砾,饱和,中密密实。粉质粘土:黄褐色,无摇震反映,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可塑。粗砾砂:黄褐色,混粒结构,长石 石英质,含少量卵石,饱和,中密密实。2.2水文地质简况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距自然地面2.53.3m,主要赋存于第层中粗砂及一下各层砂土中,按埋藏条件属孔隙潜水,具承压性。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入渗及侧向径流补给。2.3 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基坑设计参数见下表: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土层天然重度(Kn/m3)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o)场地综合渗透系数(m/s)压缩模量Es(MPa)素填土18.0010.015.0粉质粘土19.348.416.06.20粉质粘土19.134.816.05.60中粗砂19.5025.018.0粉质粘土18.629.817.16.90砾砂19.5028.020.0二、工程内容概述本次施工所含内容为:基坑护坡、降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其它事项。第三部分、基坑护坡、降水设计一、总体设计方案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7.5m,场地开阔附近无地面建筑(东北角现存民房待基坑开挖后可拆除),基坑开挖可只考虑基坑侧壁安全。本场地主要含水层(层中粗砂及以下砂层中),地下水位需降至基底以下1.0m,降深6.3m; 根据上述的特点,我公司通过专题技术研究和方案讨论,最终确定了如下方案:(1)基坑护坡:根据拟建物周边环境情况,基坑采用自然放坡开挖,边坡表面挂网喷灰进行护面,以防止雨水冲刷的支护方案。(2)基坑降水:基坑开挖深度已经到地下水以下,需降水保障干作业施工,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本地施工经验,本场地可采用管井降水。二、基坑护坡方案设计基坑护坡设计方案本基坑场地四周宽阔,东北角现存民房待基坑开挖后可拆除,故本基坑可采用1:1.0放坡开挖。经计算边坡最小安全系数1.2,满足规范要求(详见附件基坑护坡设计计算书)。坡面防护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护坡,具体作法:垂直坡面插入6钢筋,长300mm,水平间距2000mm,垂直间距2000mm,坡面铺14号钢板网,网格为60mm60mm,喷射50mm厚的C15细石混凝土护面。(详见附件基坑护坡设计计算书及基坑放坡剖面图)。为配合基坑护坡施工,本基坑土方分2步开挖:(1)先开挖3.5m深,进行挂网喷灰护坡施工;(2)开挖至换填垫层顶面,进行挂网喷灰护坡施工;三、基坑降水方案设计1、基坑降水井方案设计据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X年XX月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描述:地下水稳定水位距自然地面2.53.3m,主要含水层为第层中粗砂及以下各层砂土中, 按埋藏条件属孔隙潜水,具承压性,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取用k15.0m/d。根据我公司的有关工程经验并经过计算分析,本工程的基坑降水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 1、降水井深度按本工程设计施工图,基坑开挖深度7.5m;地下水位降深6.3m(按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底面以下1.0m计算)。降水井深度采用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6.3.2式计算: Hw=Hw1+Hw2+Hw3+Hw4+Hw5+Hw6式中:Hw-降水井深度(m) Hw1-基坑深度(m) Hw1=7.5m; Hw2-降水后水位距基坑底距离(m) Hw2=1.0m; Hw3-iro i-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取i=1/10, ro-等效半径,ro=20m。 Hw3=iro=2.0m; 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取 Hw4=1.0m; Hw5-降水井工作中过滤长度(m),取 Hw5=1.0m; Hw6-沉砂管长度(m),取 Hw6=1.0 m。 Hw=7.5+1.0+3.0+1.0+1.0+1.0=13.5m 取14.0m。2、 单井出水量(q) q=ld/24式中:l-过滤器淹没段长度(m);1.0m; d -过滤器外径(),l380m;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100m/d; q=91.2m3/d3、基坑出水总量(按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计算)Q=2.43k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m3/d);H-含水层厚度(m),H14.0m; k-渗透系数(m/d),k15.0m/d;S-基坑水位降深(m ),S6.3m;R-2S 183m;ro-等效半经,r021m。 Q=3659m3/d4、 抽水井数量 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8.3.3条,降水井数量计算公式: n=1.1Q/q式中:n-降水井数量(眼); Q-基坑总涌水量(m3/d); q-单井涌水量(m3/d)。n=1.144.13(眼);取45(眼),考虑基坑形状,按井距12.0m,基坑周边共布置降水井48眼。因基坑开挖面积较大,须在基坑内部设降水兼观测井12眼。故本次基坑设计降水井60眼。降水井平面布置详见基坑支护及降水平面布置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