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提纲 教育学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提纲教育学第 2 页 共 15 页绪论 教育与教育学孟子是最早将“教”和“育”连在一起的人。许慎是最早将“教”和“育”做出解释的人。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广义教育:是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含: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特点:1、 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 培养对象为青少年儿童3、 都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学校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学校教育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他们有共同的教育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有共同的教育目标,都是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教育学是广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的发展分为萌芽、创立、分化三大阶段。教育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欧洲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孔子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1、 他晚年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2、 他开创了我国私人讲学的先河,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三要素。孔子的教学原则:1、 因材施教原则 2、启发诱导原则3、 学思结合原则 4、谦虚笃实原则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原则是灵魂说。他提出了“自由教育”。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学记的教学原则:1、教学相长原则 2、预时孙摩原则3、课内外结合原则 4、长善救失原则5、启发诱导原则教育的创立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卢梭爱弥尔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被西方史称“科学教育学之父”。认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斯宾塞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儿童中心说,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教育的分化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的教育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全世界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的教育著作。凯洛夫教育学马卡连柯提出集体主义教育和平行教育原则。赞科夫教育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育理论。布鲁纳提出结构主义教学,倡导发现式学习。克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错误的起源说:1、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洛、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2、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模仿)正确的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1、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2、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教育的发展历史的三个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按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可分为:现代教育、古代教育。按生产关系尺度划分,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划分,把教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分为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出现了学校。教育内容是“六艺”欧洲奴隶社会两大著名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封建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六学二馆)。欧洲封建社会两大著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七艺)(七技)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 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教育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2、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非生产性 3、阶级性4、道统性、象征性、专制性、刻板性5、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现代学校教育:按社会性质划分: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包括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教育。现代学校教育特征:1、教育的生产性 2、教育的科学性3、教育的世俗性 4、教育的国际性5、教育的终身性 6、教育的革命性当代中国教育:历史定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0年7月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未来10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蓝图。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国教育的发展任务: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将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6、发展继续教育7、重视民族教育事业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我国教育的改革任务:主要任务是以培养人才为核心1、 改革人才培养制度2、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3、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教育4、 改革办学体制5、 改革管理体制6、 扩大教育开放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 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根据2、 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3、 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动因4、 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尺度5、 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归宿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2、 经济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 经济结构和布局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4、 经济发展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校园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制度对教育有决定作用)1、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2、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3、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4、 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5、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标准和有关教育内容文化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1、 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2、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3、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4、 教育能促进现代经济发展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起推动或阻碍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 2、传播-交流文化3、选择-提升文化 4、更新-创造文化教育现代化:1、 是一种历史变化过程2、 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3、 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4、 是在技击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育人功能、社会功能。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认知的发展、意向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1、 顺序性“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2、 阶段性不能“一刀切”3、 不平衡性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4、 互补性“长善救失”5、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外铄论(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2、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与大众传媒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家庭教养的方式:1、过度保护型 2、过分干涉型3、严厉惩罚型 4、温暖理解型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起决定和促进作用。教育发挥主导与促进作用的条件:1、 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2、 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外因关系,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3、 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环境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教育万能论”代表人物:洛克、康德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包括: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质量规格。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质量是我们培养人的整体素质水平。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1、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具有导向作用2、 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3、 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社会本位论柏拉图个人本位论卢梭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受教育者应该再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94年,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素质教育基本内涵: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实施:1、 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2、 建立教育的“立交桥”,实现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3、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通过发展缓解升学压力4、 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5、 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6、 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7、 加快社会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8、 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第五章 教育制度与法规广义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从组织上建立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简称学制,包括学校教育设施和学校规章制度。根据历史发展,学制划分:古代学制、现代学制根据学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