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悲剧美 一、重视悲剧精神,正确开发教材,挖掘附着信息,使课堂教学语文味醇厚。教学中,面对审美情趣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应重视引导、延伸,挖掘文本下潜藏的恻隐和悲悯,使学生在悲剧中看到人生的价值。如果缺乏悲剧精神,漠视悲剧的美感,文本的解读没有延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就不能揣摩他们真实的脉搏的跳动,只能是看客式的旁观和政客式的清谈。而要挖掘文本蕴含的悲剧美感,教师必须具备开发教材和挖掘文本附着信息的能力,具备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智慧从文本特别是非悲剧文本中读出悲剧美感的能力。关雎是一首缠绵悱恻而又温馨幽怨的情歌,主人公“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承载力了多少希冀和痛苦?如果无视这种痛苦的情愫,模式化地认为“先民在水边的吟唱”无非是当下流行的华衣玉食的青年男女“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曼妙与轻松,那课堂除了哄笑还能剩下什么?威尼斯商人是喜剧,人们热烈地赞美金童玉女的坚贞、友爱和聪慧,讽刺嘲笑夏洛克“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忽略了特定社会中,夏洛克作为异教徒所受到的排挤和压制。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有一种绝望的、悲情的基调,但社戏却没有直面农村的苦难。鲁迅先生对亮丽、动人的理想故乡的热情讴歌,不正是对黑暗、冷酷现实的审视和批判吗?杨绛的老王, 在教学过程中,不对纷繁动荡的社会,对人性所遭受的煎熬,发生的扭曲有一定的人生感悟的话,又何能领会作者对社会、对人性劣根的忧虑呢?二、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部,触摸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常态,体味生命中的悲愤与悲壮。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圈点批注,探析字词,赏析精彩的细节和语言,通过积累、感悟、评价、想象,触摸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常态,唤醒学生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积累,体味生命中的悲愤与悲壮的过程。比如那树。“一厘米一厘米”与“一千码一千码”,数量上的对比,自然环境的脆弱凸显了现代文明的强势!作者隐含的忧虑可见一斑。“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我们感同身受,自己被刀斧加身,疼痛袭来,无法呼吸“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冷静的叙述中隐隐透出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绪。“那树”具有隐喻性,既指被肆意砍伐的绿色植被,又指被我们丢弃的良知和传统。笔者教授此课时,曾指导学生写一篇悼文给死去的树和未来的人,学生陷入了沉思,课堂气氛悲壮而激愤,冷静而热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肯定有了提升。笔者教授台阶时,曾指导学生研读“他一般都去水凼里洗”一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家境艰难,能省就省,所以他一般不用热水洗;干完活,顺便在凼里洗了脚,回家就可以做别的活,或者过过烟瘾;图方便,把脚往凼里一伸,涮几下完事,回家洗又是烧水又是找盆子,太麻烦;不想让母亲烧水、端水给他洗脚,怕她劳累在学生深入的分析中,一个勤劳善良,忍辱负重,体贴家人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悲苦清贫的生活所凸现的坚忍让人怦然心动!也不能忽视次要人物的表现作用,比如孔乙己中的小伙计。小伙计介于孩子和成人之间,对失败者的精神嘲讽和践踏刚刚开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其表示出尊重和真情的恰恰是孔乙己,一点可怜的诚信教育也来自孔乙己。可小伙计不仅不领情,反而在孔乙己身上找到了欺凌弱小者的成就感。“略略点一点头”,“懒懒的答他到”,“放在门槛上”,冷漠的眼神,敷衍的动作,社会的世态炎凉单从“小伙计”一己之身已表现的淋漓尽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