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燃煤产生的烟雾,燃煤烟气中主要为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1943年5月10月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有强氧化性、刺激性的有害烟雾。在低风速的逆温层条件下,浓集于洛杉矾盆地的上空,难以扩散,形成世界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二、地质环境是岩石圈上部有特殊性质的部分,是个多成分的动力系统,是生命和人类活动的环境。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其主要因子是岩石、土壤、有机成分、气体、地下水、微生物以及动力作用等。三、人类地质活动造成的环境恶化:(1)地面沉降:局部地表的缓慢降低,主要是过量抽取地下水以及地下矿藏采空后,地下静压力失去平衡而造成上覆岩层下沉。(2)咸水入侵:因地下水位下降或咸水侵入地下淡水层,使地下淡水咸化。包括地下淡水层与咸水层串层和海水入侵。(3)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水质因人为因素而恶化。(4)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的人为因素:1)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2)过量开采地下水及地下矿产造成沿海城市地面下降3)人类经济活动造成大量陆地岩土碎屑随水进入海域;4)海水因温度升高而体积膨胀。(5)土地沙漠化;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及过度樵柴,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和加剧土地的沙漠化。(6)土壤盐碱化:盐和碱在土壤表层迅速积累的过程。(7)水土流失:土壤被风、流水侵蚀和冲刷而去。后果:农田肥力下降、河湖淤积、洪水泛滥以及 生态环境恶化。可分为自然致因和人为致因。(8)诱发地震:由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如水库蓄水、采矿、废液深井处置和核爆炸等。(9)矿产资源枯竭: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10)块体运动:泥石流灾害,山体滑坡等。四、环境地质学理论研究的几个前言问题(一). 全球变化问题: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它把地球的各个层圈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远远超过了单一学科的范围,迫切要求从整体上来研究地球环境和生命系统的变化,从而提出了地球系统的概念,即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整体。 全球变化学现阶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全球大气化学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全球海洋通量研究;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的生物学特征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变化史的研究(二). 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问题:地球表层环境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成的。要弄清地球表层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弄清其空间分布、分异特征与规律,就必须从圈层的相互作用出发。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来完成的。圈层作用与自然灾害:风暴潮、沙尘暴、滑坡、泥石流(三)医学环境地质问题1、人体的元素组成构造人体生命的元素可分三类:1) 生命机体不可缺少的宏量元素:氧、碳、氢、钾、钠、钙、镁、硫、磷和氯,占人体重量99.95。2) 生命机体所必需,稍有过剩或不足将有损健康的元素(主要是微量元素)(0.01%):钼、铁、锌、铜、锰、钴、碘、钒、铬、氟、硅、硒、溴、铝、锗、镓、锡等。3)生命机体不需要,但易被人体吸收的有害元素:镉、汞、铅、钛、铀、钍等。2、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1)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协组给人体输送宏量元素。2)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多种酶的组分或激活剂,一旦失去或缺乏,酶就丧失活力。3)某学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激素和维生素的重要成分和活性组分,一旦缺少,这些激素和维生素 就难以合成。4)影响核酸代谢3、地方病的环境地质致因地方病又称水土病,其分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与一定的地质环境有关。克山病及大骨节病:以心肌坏死和骨骼关节病变为主要症状。跟土壤和主粮中贫Sc贫Mo有关。甲状腺肿(粗脖子)病:人体缺碘或过量摄取碘所造成。氟病:过量吸收氟元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中毒症。心血管病:其发病受环境水文地球化学因素制约,还与气候、经纬度、社会经济因素、血型以及工业污染等诸多因素有关。癌症:环境地质致因,1)岩石类型 玄武岩、安山岩及富腐殖质岩土分布区内居民的食管癌发病率高,石灰岩分布区肝癌高。2)地貌 由山区向平原,食管癌发病率逐渐降低。3)环境水文地质特征 饮用富含腐殖质及有机质的沟、塘水可致癌。4、地质药物:包括古生物药物、矿物药物和岩石药物三类古生物药物:由化石构成,如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矿物药物:由天然矿物构成,如朱砂(辰砂)、自然铜(黄铁矿)、赭石(赤铁矿)、磁石(磁铁矿)、白石英(石英)、紫石英(萤石)、大青盐(石盐)等。岩石药物:由岩石构成,如钟乳石(钙华)、花蕊石(含蛇纹石大理岩)、海浮石(多孔状喷出岩)等五(一)水环境问题1、淡水资源短缺2、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3、河川径流量减少:降水少,径流少4、地下水枯竭:采多补少,形成漏斗,沉降,海水入侵5、水文循环发生变化:城市建设、引水、调水我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水资源人均和亩均水量少;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水资源开发利用各地很不均衡(二)水体污染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水污染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制约工业发展的危害;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与破坏;造成经济损失主要的水体污染源:点源: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有季节性和随机性。面源:农村灌溉用水和污水(造成农药污染、富营养化等)A. 工业污水:量大、面广、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在水中不易净化,处理困难。主要特性:n SS含量高:3000 mg/L (max)n pH=2-13n 需氧量高: COD:400-10000mg/L,BOD: 200-5000mg/L有机物一般难于溶解,对微生物起毒害作用。n 温度较高,排入自然水体会引起热污染n 易燃:常含有低燃点的挥发性液体,如汽油、苯等。n 多种多样有害成分:硫化物、汞、镉、砷等。B. 生活污水 主要是日常洗涤用水,固体物质含量小于1%, 而且多为无害物质. 主要特性:p SS含量:200-500mg/1p BOD:210-600mg/1p 含磷、氮、硫高,含大量合成洗涤剂,并含有 p 多种微生物(细菌、病原菌等)C、主要的水体污染物(1)耗氧有机(需氧污染物):水体能见度下降;水体发黑、发臭;有气体从水中冒出;水体表面有浮渣(2)植物营养物:水体富营养化水华: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位于江苏省南部的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水华十分频繁;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现象。)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一般呈红色,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三)水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为民谋利1、 引起环境问题:地下水枯竭、水体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2、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1)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量大量开采,漏斗扩大,水位下降。 原因:多年平均开采量大于平均补给量。 危害:城市地下水资源枯竭,大城市泉水流量减少,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加剧。 防治措施:采补平衡(2)地面沉降: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机制:粘土层固结变形、砂土层压密分布:与地下水漏斗吻合危害:海水入侵、建筑、交通、农业等防治:限采、回灌、整治(3)海水入侵由于滨海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引起海水或高矿化咸水向陆地淡水含水层运移而发生水体侵入的过程和现象。又称盐水入侵、海水内浸、咸水入侵等。机制:淡、咸水界面平衡打破。危害:水井报废、水质恶化、工农业生产、生态恶化防治: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阻隔水流、监测3、正效应:控制返盐、改善水质、调控地下库容六、土壤1、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其他元素;对污染物有过滤、降解、固定和解毒等作用。2、土地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土地是整个地球更大系统的自然环境要素,土地是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输入与输出及物质交换转移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储存库和供应站。3、土地与土壤的关系:(1) 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土壤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2) 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3) 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4、土地资源状况和问题 (1)土地退化:土地(壤)退化指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数量减少:表土丧失、整个土体的毁失、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土壤退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退化。B土地退化的直接后果是:a.直接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生产力;b.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c.与全球变化有密切的关系。C我国土壤退化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制约:土壤(地)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退化的制约;水资源短缺对土壤退化的制约D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与态势:退化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退化快、影响深远(2)土壤污染的类型:有机物污染: 石油、有机农药等;无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生物污染:细菌、真菌等;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核素等。5、土壤污染的危害(1)对地质环境: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土地沙质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砖红壤和土壤板结耕地日趋减少、土壤污染等(2)对生物和人体: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和生物健康;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植物可从污染土壤中吸收污染物,从而引起代谢失调,生长发育受阻或导致遗传变异;影响生态系统安全: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七、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地质环境质量:受污染和破坏程度、地质条件稳定性、地球化学背景、资源的丰富程度、抗干扰能力1、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1)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工程:位于重庆市区到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正面影响: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业、养殖业、农业、引水负面影响:移民问题、泥沙淤积及水位问题、诱发地震、水污染问题 、对生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