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封面作者: 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肃省 2010 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工程方案# / 25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0 年远程会诊系统建 设工程管理方案的通知 (卫办综函 20101046 号)、卫 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0 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工程技术方 案的通知(卫办综函 2010102 号),结合我省远程医疗 会诊网络建设规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工程建设原则(一)顶层设计,统一标准 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医疗 系统建设。(二)立足当前,分步实施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 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医疗系统 建设。(三)技术成熟,互联互通 充分考虑远程医疗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 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扩展,易升级。(四)保障安全,注重实用 信息及系统安全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远程医 疗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 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二、工程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建设以省级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医疗系统 和以部属 (管) 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医疗系统,逐步实现远 程诊断、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 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功能,促进我省优质 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 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二)具体目标1. 建设基层远程医疗系统以各个省 3 甲级医院为依托建立基层远程医学中心(以 下称基层省级远程医学中心),配备相应软硬件设备,在全 省范围内选聘专家建立专家库,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医学综 合服务。选择县级人民医院偏远的县级综合医院建立所属区域 基层远程医学中心(以下称基层县级远程医学中心),配备 相应的病历资料采集、视音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 硬件设备,开展远程医学工作,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 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医 学科技资料远程查询等基本功能,开展影像、病理、心电的 远程诊断。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基本业务的远程 医学专用网络(4M专线),保障远程医学各项业务的顺利开 展。2. 建设高端远程医疗系统 甘肃省人民医院和甘南州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 院进行远程医学联网对接,并与甘肃省远程会诊网络融合一 体。配备先进的病历资料采集、视音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 管理等软、硬件设备,开展高质量的远程医学工作。完成远 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互动 式远程教育、远程学科合作、远程手术指导、医学影像、心 电实时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理切片等高端远程会诊 业务。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高端业务的远程 医学专用网络( 10M 专线),保障远程医学各项高端业务的 正常开展。 目前重点加强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建设。3. 制定关于远程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待定) 通过工程实施,研究制订有关我省远程医疗各方权利义 务分担、医疗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长效运行机制建立 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三、工程技术方案(一)远程医疗系统设计要求1. 远程医疗业务开展具有数据传输量大、交换频繁、呈 现效果要求高、网络承载压力大等特点,故各级医院在建设远程医疗网络时需要充分考虑网络带宽以及网络运营商的 选择。2. 建设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管理系统的中 枢,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各类远程医疗数据 的存储和管理。3. 建立远程医疗共享资源数据库,为远程医疗各应用系 统,如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数据挖 掘和分析支持。4. 构建远程医疗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及容灾体系。在 机房中放置专用机柜安装相关设备,以更好的解决维护和安 全问题。5.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遵循安全、 实用、先进、易维护、 可扩展等原则。6. 系统应尽可能减少终端用户的维护工作量,增强系统 的可扩展性。7. 系统对参与远程医疗的人员应有明确的角色界定及 相应的权限分配,对所开展的服务工程有规范的业务流程和 功能模块支撑,保障远程医疗各参与方实现信息对称和无障 碍的沟通,以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8. 远程医疗系统的业务数据库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均应 使用当前行业内的主流产品,尽可能降低系统维护的技术难 度。(二)远程医疗系统架构 远程医疗系统架构分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和高端远程医 疗系统两个部分:1. 基层远程医疗系统 省级远程医学中心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区县 级医院为远程医疗申请的发起方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接受方。 系统支持申请方医院根据需要选择服务工程、提出服务要求, 以远程医疗申请的形式向省级远程医学中心提交服务申请。 申请方医院通过远程医疗管理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 及远程预约、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医学科技资 料远程查询和接收诊断结果等基本功能,开展影像、病理和 心电的远程诊断。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功能如图一示:图一 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功能2. 高端远程医疗系统部属( 管) 三甲医院通过高端远程医疗中心,为下级医院 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省、地市医院为远程医疗申请的发起方 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接受方。申请方医院通过远程医疗管理系 统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 约、互动式远程教育、远程学科合作、医学影像、心电实时 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理切片等高端远程医疗业务。 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应实现功能如图二示:图二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功能3. 远程会诊管理系统远程会诊管理系统软件应包含的功能模块如图三所示:图三远程会诊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上述功能模块所包含的具体功能项详述见表3.1远程会诊管理系统功能列表功能模块功能描述应用医院功能属性会诊申请模块会诊申请提交;会诊申请修 改;专家信息查询;病历资 料查询等省级、地市级、县级医院基本功能会诊管理模块会诊申请管理;会诊资料管 理;会诊报告浏览/发布; 会诊信息统计等部属医院、省级医院基本功能专家会诊模块医学影像浏览;心电图阅 读;病理图片浏览;报告书 写与编辑、报告发布;报告 模板管理等部属医院、省级医院基本功能专家管理模块专家简历管理;专家会诊权限管理等部属医院、省级医院基本功能统计分析会诊工作量统计;会诊医院部属医推荐功模块及病种统计等院、省级医院能系统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维护;权限管理;服务器信息监控等部属医院、省级医院基本功能4. 视频会议系统:本系统主要用于实现以下功能(1)医学专家与申请医院医生、病人的远程“面对面”交流,达到良好的互动会诊效果;(2)开展远程教育,支持授课专家音视频和课件幻灯的 同步,支持双方互动交流,支持培训过程的实况转播和录像;(3)支持各医疗机构间的高清视频会议,满足医疗机构 间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经验分享等业务需求;(4)音视频录制/回放,支持会诊、会议、教案过程的 录制和录像回放。5. 病历资料采集系统(1)模拟信号处理:病人的胶片及纸质病历、化验单、 图文报告等通过扫描方式实现数字化。系统支持扫描文件的 传输、存储和阅读,支持病历资料的手工录入。对于胶片资 料,建议使用医学专用扫描仪处理,能支持输出为DICOM影像文件。对于纸质资料,建议使用普通平板扫描仪处理,扫 描文件以JPEG格式保存。(2)数字信号处理:支持借助DICOM网关从具有DIC0M3接口的影像设备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也应支持自PACS图文工作站导入DICOM3影像。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根据卫生部 已经颁布的有关电子病历的标准规范,导出患者病历信息, 远程医疗系统支持针对导出信息的导入、 传输、存储和阅读。6. 远程专科诊断系统(1)远程影像诊断:支持从标准 DICOM 3.0接口的影像 设备或PACS系统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存储、再现 以及相应的后处理操作。建立基于 DICOM 3.0 协议的远程放 射会诊系统,支持影像资料的后处理、关键图标注、保存, 支持影像会诊报告的书写、发布,支持报告模板功能,支持 会诊过程中双方的交互式操作。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可建 立科室对科室的诊断服务关系。(2)远程病理诊断:采用虚拟切片技术,将病理切片转 换成由完整数字图像组成的虚拟数字切片。系统支持对虚拟 数字切片进行缩放操作,支持对关键图的标记、保存,支持 病理图文报告的书写、发布。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可建立 科室对科室的诊断服务关系。(3)远程心电诊断:支持从数字心电图机采集心电图信 息,并进行无损传输、存储和再现,把基层医院的静态心电 图信息传送给上级医院会诊专家。系统支持专家对心电图的判读、打印,支持报告的书写、 发布。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 可建立科室对科室的诊断服务关系。7. 远程教育系统支持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实时交互培训应能保证授课专家音视频与课件播放同步; 支持培训参与方实时交互;支持对培训过程的录像,并保存 为通用文件格式存储在远程医疗中心,并支持进行流媒体课 件的制作、整理、归类。支持课件点播服务,具备新增、删除、上传、查询等课 件管理功能。8. 远程数字资源共享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共享医学图书情报资源,为其查阅医 学文献提供便利,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 支持上级医院把具有典型意义的病历、案例分析、手术录像 等资料共享给下级医院,供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参考、学习。9. 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系统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和远程预 约。同时,支持基层医院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转院申 请等操作;支持上级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10. 远程监护系统对有条件的医院,可尝试连接已有监护系统,实时采集 人体心电、心率、血压、血氧等体征信息。支持上级医院对 监护数据的存储、打印。在实际应用中,远程心电监护功能 应配以视频会议系统辅助,以达到及时有效沟通的目的。四、机构设置及运行条件(一)机构设置根据部属 ( 管) 、省、地市、县各级医院功能、任务和技 术水平,国家远程医疗机构分为三个层级:部级远程医疗中 心、省级远程医疗中心、基层远程医疗站点。1. 省级远程医疗中心的主要职能:( 1)为省内疑难危重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2)向部级远程医疗中心提出远程医疗申请;(3)对省内远程医疗站点进行业务指导;(4)承担本省远程医疗业务技能的培训任务;(5)负责省级远程医疗中心的业务管理及系统维护。2. 基层远程医疗站点的主要职能:(1)向上级远程医疗中心提出远程医疗申请;(2)接受上级远程医疗中心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3)负责远程医疗站点的业务管理及系统维护。(二)远程医疗机构运行条件1. 省级远程医疗中心的运行条件:(1)需要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有不少于5 名业务管理人员和 1 名系统维护人员;(2)能满足本方案所要求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行条件;(3)有开展远程医疗业务的独立场地;(4)有完善的远程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及信息保密措施;(5)有远程会诊专家库的维护机制 ( 建议专家库由所在 医院自行维护 ) 。2. 基层远程医疗站点的运行条件:(1)需要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不少于1 名业务管理人员和 1 名系统维护人员;(2)能满足本方案所要求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行条件;(3)有开展远程医疗业务的独立场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