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7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5页 / 共67页
第6页 / 共67页
第7页 / 共67页
第8页 / 共67页
第9页 / 共67页
第1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昌平区“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北京市昌平区水务局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1年96月3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十一五”水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2第一节 基本情况2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5第三节 规划指标评价7第四节 “十一五”期间水务建设成就8第五节 水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4第一节 指导思想14第二节 规划原则14第三节 规划目标15第三章 “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水资源新形势17第一节 水务发展面临的新要求17第二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19第三节 重点功能区水资源配置21第四节 水资源新形势22第四章 规划主要任务24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24第二节 城乡供水24第三节 节约用水26第四节 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27第五节 防洪与河湖综合治理30第六节 水务信息化与管理31第五章 重点建设水务工程项目及投资37第六章 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50第一节 实施效果50第二节 2020年展望51122578121414141517171921222424242627293035434344前 言1第一章 “十一五”水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2第一节 基本情况2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5第三节 规划指标评价7第四节 “十一五”期间水务建设成就89第五节 水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415第一节 指导思想1415第二节 规划原则1415第三节 规划目标1516第三章 “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水资源新形势1718第一节 水务发展面临的新要求1718第二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19第三节 重点区域水资源配置2122第四节 水资源新形势2223第四章 规划主要任务24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24第二节 城乡供水24第三节 节约用水26第四节 排水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27第五节 防洪与河湖综合治理29第六节 水务信息化与管理30第五章 重点建设水务工程项目及投资35第六章 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43第一节 实施效果43第二节 2020年展望44 附图:附图1 昌平区水务工程现状图附图2 昌平区“十二五”规划自来水厂布置图附图3 昌平区“十二五”规划污水处理厂布置图附图4 昌平区“十二五”规划再生水厂布置图附图5 昌平区“十二五”规划河道及水库工程布置图附图6 昌平区“十二五”规划小流域治理图前 言2011年将迈入“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是奥运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首都北京正处在向人均GDP10000美元迈进的重要阶段,处在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中。未来五年北京将优化空间布局,形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之间合理分工、协作发展格局。落实各功能区功能定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不同功能区发展中的个性问题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十二五”期间,11个新城、南城、西南部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新农村建设将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对于昌平而言,功能定位属于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发展制造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重心所在。同时,全区有784km2的区域处于生态涵养发展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9%。昌平区“十二五”规划将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昌平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科教新城、旅游休闲都市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的五年规划。昌平区水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昌平区“十一五”期间的水务发展情况,评价“十一五”规划指标的实现情况,分析发展中存在问题;针对“十二五”期间水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水资源保护、城乡供水、节约用水、排水与再生水回用、防洪与河湖水系综合治理、水务信息化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并确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水务工程项目及工程实施计划。的五年规划。昌平区水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昌平区“十一五”期间的水务发展情况,评价“十一五”规划指标的实现情况,分析发展中存在问题;针对“十二五”期间水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水资源保护、城乡供水、节约用水、排水与再生水回用、防洪与河湖水系综合治理、水务信息化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并确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水务工程项目及工程实施计划。- 20 -第一章 “十一五”水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第一节 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一)1、地理位置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上风上水地区,是首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区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和北部为西山与军都山环抱的山区,山峰高程一般在8001000m,最高峰高楼山海拔1439m。山区与平原过度地带的山前地区属低山丘陵,高程一般为100300m。南部与东南部是由高崖口、南口、德胜口、桃峪口等众沟口的冲洪积扇相互连接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平原高程30100m。全区总面积1343.5km2,山区、平原面积分别占59和41。(二)2、河流水系区内河流密布,除永定河水系的老峪沟、潮白河水系的黑山寨沟外,大多属于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流域,昌平境内温榆河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2%。昌平区现有山区沟道16条,平原河道28条,平原河道总长228km,其中常年无水河道146km,有水河道82km。(三)3、水文气象昌平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雨热同步,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为1112,多年平均日照2669小时/年,多年平均(1956-2000年,下文同)降水量574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45mm。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具有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丰枯水年交替发生,亦有连续发生等特点,由此导致资源量时空分布不均。全区1999-200810年平均降水量为473466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1819%。图1-1 1999-200810年降水量柱状图(四)4、环境资源昌平地处平原与山区连接地带,区内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秀丽,林木覆盖率达到60.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65m2。昌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区内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十三陵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0km2,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以及十三陵水库、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均位于其间。昌平具有独特的地热资源,现已探明地热面积86km2。二、社会经济(一)1、人口20089年末昌平区常住人口94.2102.1万人,户籍人口51.252.3万人,常住人口比“十五”末增加162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增加34.2万人。2005-20089年昌平区常住人口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居住半年以上的增长较多;户籍人口增长率趋缓,其中农业人口呈逐年减少趋势,详见下表。表1-1 昌平区2005-20089年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年份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增长率% 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增长率% 其中:农业人口200548.222.578.2200649.222.22.07 82.96.01200750.421.82.44 89.68.08200851.221.41.59 94.25.13200952.321.12.15 102.18.39 (二)2、经济增长“十一五”是昌平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深入落实“强二兴三优一”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了以能源科技、生物医药、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昌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为1.9:43.9:54.2。200810年昌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383.4亿元,同比增长5.6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6亿元,增长16.51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0.9185.3亿元,增长23.613.9;第三产业增加值136.4192.5亿元,增长6.910.2。2008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54.8:43.71.5:48.3:50.2。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区人均GDP达到33950元,比上年增长8.5。200810年昌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五”末增加120191.4亿元,增长率为62.599.7%。(三)3、功能定位昌平区的功能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发展制造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重心所在。“十二五”时期,昌平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中关村核心区、城市化示范区、生态旅游区,把昌平打造成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科教新城、旅游休闲都市。(四)4、区域经济格局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昌平区初步形成了“6+4”(6个国家级园区和4个市级园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将按照整体布局、专业集聚、区域融合的思路,细分区域功能定位,集中连片开发,系统分类推进,立足更大空间范围发展产业、塑造城市,尽快形成新的增长极,形成“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十二五”期间将增加首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京教育产业服务基地两个区域,促进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新建项目集中发展,形成“两城三带,两轴三基地”为主导的、能够利用区域合作优势、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一、水资源量昌平区自1999年以来遭遇连续枯水年情况下,近十年(1999-2008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848万m3,仅为多年平均的67%,地下水资源量为18546万m3,为多年平均的89%。扣除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水资源总量为26063万m3,为多年平均的78%。近十年平均地表水可供水量为2454万m3,为多年平均的79%,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02516354亿m3,为多年平均的879%,年平均可供水量为18479808万m3,为多年平均的867%。昌平区近十年的水资源量和可供水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二、供用水量“十一五”期间前四年20062009年,昌平区总供用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供水总量由2006年的2.35亿m3减少到200910年的2.017亿m3。2006200910年年均供水量为2.196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0.01亿m3,地下水供水量2.152亿m3,再生水供水量0.03亿m3。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98%,其它水源供水量很少。增加其它水源的供水量,既是增加供水的潜力所在,也是进行多水源联调供水的需要。从用水量来看,2006-200910年均生活用水量0.8990亿m3,工业用水量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