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古汉语重点之一词多义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在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外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食:吃。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的东西,食物。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拿东西给人或动物吃,读s,喂。韩愈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蚀”,亏损。易丰:“月盈则食。”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这样,我们应该从理解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申义和通假义。(一)本义、引申义和通假义词的本义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把这“最初意义”叫做本义,这时词的本义就是字的本义。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食”的义项。词的通假义是由于通假而产生的意义。如上文中“食”的义项。(二)词义的引申方式(1)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如“寒”本义是冷,引申为寒冷季节,再引申为缺乏冬衣而受冻,又隐身为贫寒,进而引申为恐惧、害怕。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论积贮疏)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2)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是竹节,由其辐射产生的引申义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例如:一节复一节,千枝破万叶。(咏竹)盘根错节。(虞诩传)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单于壮其节。(苏武传)钿头银篦击节碎。(琵琶行并序)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借助这些规律,有利于我们以简驭繁地对多义词进行系统的梳理。(三)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1)类似联想。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如: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2)接近联想。应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如: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3)对比联想。由正面意义的词,联想到表示的反面意义。如:去(本义“藏”)离开废除舍弃。懂得一词多义演变时不同的联想方法,可以从看似孤立的一词多义之间找到一定的联系,以便根据上下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当然,只凭以上三种方法来掌握一词多义还是不够的。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十分重要。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需要时灵活运用。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