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语文教学模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农村初中语文“预、教、检、结、思”有效教学模式研究长岗中学 余宏辉肥西县长岗中学是一所乡村中学,偏远、落后,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先进的教学设备少,教学条件差,可以说是一所典型的落后的乡村中学,与城市教育教学所具备的优越条件相比,它是望尘莫及的。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走教学改革之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校的语文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育教学观念僵化,教育教学行为传统化,严重束缚了语文教学的发展。现阶段,由于语文中考的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我校语文老师在近4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经过滚爬跌打、苦心钻研,终于探究出“预习、教学、检测、总结、反思”语文有效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让语文教育教学成绩一年比一年攀高,学校也在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肥西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三等奖,鉴于此,现谈一谈我校的语文有效教学新模式:一、“预、教、检、结、思”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含义。“预、教、检、结、思”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预习”、“教学”、“检测”、“总结”、“反思”的过程,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五个步骤,我们称之为“Yjjjs”模式,“Yjjjs”是“预习”、“教学”、“检测”、“总结”、“反思”五个词语中“预”(Y)、“教”(j)、“检”(j)、“结”(j)、“思”(s)的第一个字母,它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语文课堂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此模式重在强调学生的预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课堂检测,检验效果,总结反思,提高技能;重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发挥;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时刻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二、“预、教、检、结、思”语文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背景一:安徽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语文教学时间紧张。以前,为了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我们利用休息日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从时间上弥补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出台了新政策,取消了节假日补课,这无形中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带来了紧张感,给学生学习带来了紧迫感,可以说学生们只能在语文课堂中高效率的学习,以时间磨质量已经不可能,规范办学行为迫使我们必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二:基础教育阶段施行教师绩效工资,为语文课堂改革提供了保障。目前,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这无形中给农村教师带来了福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能够充分调动农村教师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经费保障。背景三:农村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学得累。农村学校语文课堂上,学生出现了打嗑睡、做小动作、看闲书、语文课堂做数学作业等现象,注意力不集中,真正能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学生不多,能够积极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能够做到先预习后上课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学生厌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玩电子表、听MP3、看MP4、挤目弄眼、讲小话捣乱,甚至破坏课堂纪律,目光中没有老师。课下,学生不学或厌学情绪浓,部分学生出现了上网、打游戏等现象。此种种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背景四: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时出现徘徊、停步不前甚至退步的教学现象,教师教得累。过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凭着老经验,拿起课本就上堂。课堂上,有的教师的题外话太多,放野马,占用了大量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的教师自始至终讲到尾,不精讲或讲不到点子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的余地;有的教师引导不够,甚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听而不闻,避实就虚,找借口;有的教师对学生批评的过多,甚至因为一个小问题将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让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自己大讲、特讲,讲的内容重复、啰嗦。此种语文教学现状逼着我们必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五: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少必要的检测。原先,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从头讲到尾,占用了课堂的80%或100%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微乎其微,大量的语文练习以家庭作业的形式来布置,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大、效果差。此种语文教学弊端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改革。背景六:新课程教学理念没真正落实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真正发生质的变化。现阶段,虽然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行动上仍改不掉。语文公开课教学,我们听到的多是教师在大声的讲授,很少看到学生在活动,一堂课教师滔滔不绝,既是导演,又是主角,教师重教,知识重传授,实在多了,语文教学效果很不如人愿,原因何在?!我想,除了学生原因外,恐怕教师在教学上也存在很大问题: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没能真正体现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难以实现,语文课堂上,教师成了主角,学生成了配角,从而出现了“重师轻生”的语文教学现状。此种语文课堂教学逼着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背景七:农村的部分家长的期望值虽然大,但是素质不高。农村,民风淳朴,人民勤劳,但家长的育人素质不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素质决定着孩子的前途。农村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加之农村比较忙,对孩子要求也就不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不指望孩子成大才。因此,对孩子的管教相对较少,更何况有的孩子是单亲、“留守孩子”甚至是孤儿,家长的期望值小,导致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很多孩子自由散慢,我行我素,语文成绩自然一落千丈。还有的家庭因经济困难,家长外出打工,与孩子接触机会少,孩子的前途未知,虽然想管,但鞭长莫及,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成绩本来就不理想,于是就丧失信心,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此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此种社会现象逼着我们必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三、“预、教、检、结、思”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1、预:(5分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课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包括学生对文本的充分预习和教师预案的科学设计两方面。这是为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作准备、奠基础、作铺垫的,它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教师备课质量,只有在学生充分预习和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 学习语文,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对学生而言,课前预习的重点是阅读语文教材。预习,能够对新课的内容有初步的领会,从而降低了学习新课的难度,大大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紧张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适度预习,可以重温相关知识,扫除课堂学习的障碍,提高听课效果;可以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可以找出疑难问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预习中如果发现问题,能自己解决则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记录下来,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思考。带着问题听课时,目标也就非常明确,注意力也易集中,“好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在具体的语文预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围绕预习目标的五个方面进行:(1)、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2)、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3)、注解生字词,做到读一读、写一写、译一译、用一用。(4)、阅读课文,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概括课文的大意。(5)、感知课后练习,准备作答。对于这五点要求,我们称之为“预习五知道,课文真奇妙”。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土地的誓言一课,在上课之前,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预习五知道:(1)土地的誓言的含义。(2)端木蕻良及其作品,文章的写作背景。(3)文章的生字词注解。(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5)感知课后练习题。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为下一步教学服务。教学语文,课前预案的设计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语文教学,如果能事先备好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就会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预案的科学设计上,语文教师要精心准备、科学安排,要钻研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研究教法,明确章节的教学目标;要提前一周安排好下一周的教学方案,做到语文课堂教学胸有成竹。2、教:(15分钟) “教”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的传授,并不是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而是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指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必要的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所谓“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教,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的学习。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不要演主角,要做好导演;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预习五知道”中提到的五个教学目标进行,时刻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教”的环节是:教师明确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预习中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预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让已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学生教学生的目的。在“教”这个环节上,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预习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预习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学生教学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学生教的“不对”的地方,教师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加以指导与更正。(3)明确教的要求。不折不扣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重要的是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比如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按照“预习五知道”要求,让学生主动回答:a、课题的含义: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她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b、作者、作品、写作背景: 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为他创作于1936年的短篇鴜鹭湖的忧郁,是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时代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c、注解生字词:端木蕻良hng炽痛ch泛滥ln白桦林hu谰语ln嗥鸣ho斑斓ln碾nin怪诞dn污秽hu亘古gn默契q田垄lng蚱蜢zh mng镐头god、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丧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丧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且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牺牲的誓言。e、感知、探究课后练习题:(一)、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第1小题,提示学生注意这段话中密集的意象,如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等。抓住这些特点,能充分体会到东北的地域特征。第2小题,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