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央和省直驻德单位, 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省关于推进“无线城市”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市市政府与中国移动 *分公司“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 议,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我市关于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工作的 意见发送给你们,请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工作实际, 认真组织开展“无线城市”建设和应用工作。*#关于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省关于推进“无线城市”试点工作的意见 (*) 和*市市政府与中国移动 *分公司“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 议,现就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工作提由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无线城市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从而提供方便快捷的无线网络接入和应用服务的城市。“无线城市”试 点建设的实施,对于改善我市商务投资环境,促进会展、旅游、 消费等服务业发展,降低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成本,提升城 市管理与运行效率,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起 到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 感,把“无线城市”建设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配合, 全力支持,切实推动我市“无线城市”建设、应用及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新崛起、建 设新*作曲积极贡献。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城市管 理和服务水平目标,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互联互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和无线应用 及服务系统建设,拓展无线数字应用领域,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信息化基础。(二)发展目标。到2009年12月份开始,逐步建立全市统 一标准、统一规范的“无线城市”支撑网络,整合各类无线信息服 务平台,建成市一县一乡三级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开发符合我市 实际的“无线城市”应用系统,实现无线宽带业务在我市政务、商 务、生产、生活等社会各个部门领域的全面深入应用,力争到2011年底,率先在全省建成高带宽、高可靠性的“无线城市”。1、网络覆盖目标。 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国内领先的基于“ 3G (TD-SCDMA )的无线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城市所有区域的无线宽带网络普遍覆盖, 无线网络速率达到 2.0Mbps以上,全面 实现3G”通信;在重要办公楼宇、大型会场、重点企业、宾馆、 学校等人口密集的热点区域布设超过200个WLAN接入点作为补充,以满足多人同时无线宽带上网需要;同时要安装安全防护 设施保障网络运行安全。2、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目标。开发建设各重点应用工程系统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按照统筹规划,统一网络技术规范、 连接接口及相关协议的标准, 构建市、县、乡三级综合服务平台, 实现与市级相关网络的互联互通,为社会各界提供无线接入服 务;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并与各专业数据库链接,为用户提 供全方位信息服务;3、业务应用目标。 结合各部门、单位的实际,大力开发电 子政务、城市管理、救助指挥、公共服务方面的无线应用系统, 积极培育和孵化优秀的无线城市“产品和服务,推进无线宽带业 务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入应用。三、重点建设工程(一)移动电子政务工程。在全市电子政务系统启动及六县(市、区)电子政务系统试用的良好基础上,建立全市政务办公 系统移动服务平台,开发应用远程移动办公、手机办公、手机邮 箱等应用系统,形成我市各级政府“无址办公”应用模式,提高政 府办公效率,降低政务成本。整合城管、文化、旅游、交通、气 象等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移动政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发 推广城市卫生管理及服务、数字图书馆、无线气象信息发布等应 用系统,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升政府服务形象。(二)移动电子商务工程。依托移动公司 ADC移动蓝海商务平台建立全市工业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整合移动OA、商信通、进销存等应用系统,开发由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环 节适用的移动信息化应用系统,加强宣传和推广应用力度,转变 企业发展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以移动公司现有的手机支付、 城市一卡通、二维码等业务为基础,整合金融证券、商贸流通等 领域信息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物流及消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加大3G(TD-SCDMA)手机与由租车地图实时召车互动系统、无 线就业家政系统等应用系统开发和推广力度,扩展传统商务发展 模式,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三)公众移动信息化工程。 整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交通、旅游等公共信息资源,继续完善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 济等基础信息资源,构建全市无线公共信息应用及服务平台,积 极开发和推广科技无线服务、 公众移动手机医疗、无线宽带校园、 交通旅游信息实时查询、便民支付等应用系统,推动公共领域的 服务模式创新,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四)移动电子社区工程。以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目的,以智能化社区试点示范为契机,整合现有的移动电力抄表、 社区监控等信息基础设施,建立无线电子社区公共信息服务平 台,大力推动无线社区便民服务亭、社区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开发和推广平安社区监控、无线抄表缴费、防噪音扰民、移 动人口无线调查管理等无线信息系统,努力建成一批具有全省影 响力的智能化居民示范社区。(五)无线数字城市管理和应急联动工程。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公安、安监、消防、交通、城管、环 保、水利、急救等部门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城市管理和应 急指挥信息平台,大力开发和应用无线智能交通、无线高危行业 监控、无线环境保护监测、无线防汛抗旱指挥、手机定位查询与 救援救助等信息系统,提高城市管理及应急联动能力,切实推进“平安*”建设。(六)“三网融合”工程。 依托现有的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基础设施,整合广电局和各通信公司的信息资源,建设 我市无线影视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掌上移动电视、手机网 上直播、数字电视无线接收及管理等信息系统,推动移动互联网、移动电话和数字电视终端的一机多网,加快推进有线宽带城域 网、地面数字电视网、无线宽带城域网、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的有 效融合,实现“无线城市”服务终端设施多渠道、多业务和多网络 的拓展应用。四、建设阶段我市“无线城市”建设工作从2009年12月份到2011年底分 四个阶段进行。(一)制定方案阶段。2009年12月一2010年1月底前, 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编制我市“无线城市”建设规划和 “无线城市”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和方 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以市政府文件发放至有各县 (市、区)、市直部门和有关单位。(二)基础网络建设阶段。2010年1月一6月,按照规划要 求,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在全市建立统一的“无线城市”支撑网 络和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传输速率达到2Mbps以上并覆盖*城区、各县市城区及重点乡镇驻地的无线宽带城域网,提高无线宽 带城域网覆盖率。3、示范项目实施阶段。2010年下半年,按照规划,围绕上 述六大领域,选择我市基础条件好、需求量大、应用广泛、效益明显的信息化项目作为示范工程,进行开发建设,并大力推广。4、推广应用阶段。2011年,进一步完善无线技术和网络覆 盖,优化网络结构,为移动通信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推动 六大工程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向社会进行推广。五、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拟成立*市“无线城市”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信息产业局,具体负责规划 制定、项目组织和协调推进等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无线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科学规划, 大力推进,努力推动我市“无线城市”建设和应用工作深入开展。(二)加大投入。 市政府设立“无线城市”专项资金,重点用 于“无线城市”支撑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项目的贴 息、补助、奖励。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当地实际,设立相应 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引导当地“无线城市”网络及应用系统建设。 同时,市信息产业局要大力支持市移动公司争取国家、省及上级 移动公司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建设发展资金的支持,其他各级各 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种优惠政策,扩大投融资方式和渠 道,加大对我市“无线城市”建设的投入。(三)形成协同共建合力。 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 单位要按照我市规划和方案规定的职责,要在方案指导、 应用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信息资源、管道、电力、基站站址 用地(包括楼面等)等使用上,优先审批、积极协调,并率先接 入应用我市无线政务应用和服务系统。市移动公司作为“无线城 市”的承建、运营单位,要严格按照我市规划和方案的要 求,加快开展“无线城市”支撑网络、支撑平台及应用系统开发建 设工作,为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抓好示范引导。 市“无线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 一协调、部署、推进和实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示范工程 工作,每年评选由部分示范工程,召开现场观模会,总结工作, 推广经验。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要学习借鉴先进市 地和我市“无线城市”建设和应用示范工程经验,结合自身实际, 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完善工作措施,有效组织推动我市“无 线城市”各应用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五)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各级各单位要在市“无线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网络信息体 系建设,强化电子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络社会自治和自律 机制,创建良好的无线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同时,各级移动通信 公司要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对无线城市建设的宣传,提高 民众对无线城市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要建立免费体验点,集中展 示无线网络带来的新感受,并积极开展针对群众性、趣味性、多 样性的无线应用推介活动,有效扩大用户群体,努力形成全社会 积极参与的“无线城市”建设及应用良好氛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