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兴奋性 :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 动作电位 的能力或特性。人体生理学 :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 能活动,这 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 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 学。稳态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 状态。稳 态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 一种状态。.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 , 细胞膜 内外两侧存在着电位差, 膜内电位低于膜外 电位。动作电位 :是指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 快速儿可 逆的倒转和复原。期前收缩 :在心肌舒张早期以后给予较强的刺激所 引起的收 缩。肺牵张反射 : 由肺扩张或萎缩所引起的吸气抑制或 吸气兴奋 的反射。 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缩反射两 种形式。基础代谢率 :基础状态下机体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 面积散发 的热量。允许作用 :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 组织或细 胞产生作用,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 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 明显增强, 这一现象称为允许 作用。心力贮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 力。 基础代谢率 (BMR) :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 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 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功能。几乎都有垂体外作 用。暗适应:人眼由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楚任 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随着视觉敏感度逐渐增加,而恢复在 暗处视力的现象。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会反射性的引起 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通气/血流比值( V/Q )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 的比值,正常值为0.84左右。血型:血细胞膜外表面特异性 抗原类型,通常指红细胞血型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和内分 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生理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可 自行停止。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数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输出量=心率*博出量。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于粘液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能够与非泌酸细胞分泌的HC03-起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层厚约051mm的粘液-HC03- 屏障。时间肺活量:也称用力呼气量,是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 尽快呼气时, 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 量,通常以它所用 力肺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基本电节律 :也称慢波,是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 息电位基 础上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的去极化电位波 动。容受性舒张 :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口咽、食管处 感受器,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部 肌肉的舒张。 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 超滤液 量。明适应 :从暗处初来到亮光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 眼的光 亮,不能看清物体,只有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的现象 牵张反射 :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 伸 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激素 :是由 内分泌细胞分泌在细胞与细胞间传递信 息的化学物质,是体液 调节的物质基础。呼吸商 :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 吸收氧气 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 即指呼吸作用 所释放的 CO2 和吸 收的 O2 的分子比。一、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 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 义在于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 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 态。 负反馈是机体内 最重要的一种反馈控制形式。 动脉血压 的升降、 O2 和 CO2 浓度在器官内部的变化都属于负反馈。 正反馈 :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 促进与加 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使输出变量在 原先活动的同一方 向上进一步加强。 正反馈的意 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 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 能,在正反馈情况时, 反馈控制系统处 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 精、 分娩、血液凝固等。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 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 调节、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神经 调节的信 号:是神经冲动这样一种生物电的形式。 调节特点:反应速度 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 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 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 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 本的 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2、体液调节: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 激素由内分 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 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 在局部的组织液内扩散, 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 称为旁分泌。 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作用部位广泛。 (这些特点都是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的。 ) 神经一体 液调节: 内分泌细胞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 种理化因素的变 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3、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 依赖于神经 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举 例:(1)心室肌的收缩 力随前负荷变化而变化,从 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特点是自身调 节, 故称为异长 自身调节。(2)全身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时,肾 血流量维持不变的特点是自身调节。三、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态镶嵌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 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 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 蛋白质分子, 并连 有一些寡糖和多糖链。 特点:( 1)脂质 膜不是静 止的,而是动态的、流动的。 ( 2)细胞膜两侧是 不对称的,因为两侧膜蛋白存在差异,同时两侧的 脂类分子也 不完全相同。 (3)细胞膜上相连的糖 链主要发挥细胞间“识 别”的作用。 (4)膜蛋白 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如发挥转动 物质作用的载体蛋 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这些膜蛋白主要 以螺旋 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并且以多种不同形式镶 嵌 在脂质双分子层中, 如靠近膜的内侧面、 外侧面、 贯穿整个 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5)细胞膜糖类 多数裸露在膜的外 侧, 是各种细胞具有抗原性的分 子基础,可以作为它们所在 细胞或它们所结合的蛋 白质的特异性标四、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一) 被动转运 :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 -化学梯 度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 不需要额外消 耗能量, 转运的 结果是达到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或电 位的平衡。包括 单纯扩散 和易化扩散 两种形式。 1.单纯扩散: 是物质完全以物理扩散 的方式所作的 跨莫运动,是物质分子随机热运动的结果。跨膜 扩 散的最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 质的通透 性。 单纯扩散在物质转运的当时是不耗能 的,其能量来自高 浓度本身包含的势能。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脂溶性搞、分子 小,不带电荷 的非极性分子能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莫转 运女口 02、N2、CO2、乙醇、尿素以及一些小分子甾体类激 素或药物可以这种单纯扩散的方式进 行跨膜转运。单纯扩散的特点: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推动物 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物质转运的方向是从高浓 度向低浓度转运, 因而不 需要额外消耗能量; 转运的结果 是物质浓度在细 胞膜的两侧达到平衡。渗透压 是溶液中的溶质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或 保留住水分 子的一种力量,是溶液的固有特性,是 一种特殊形式的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 :指细胞膜上蛋白的协助下所实现的物 质跨膜扩 散。 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 和通道蛋白质。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的转运 就需要借 助于膜上相应的载体帮助才能实现, 这种 由膜上载体蛋白帮助而实现的跨膜转运称为经载 体的易化扩散。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所转运物质的方向是由高浓 度想低浓度转 运,需要膜上载体的帮助。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 :( 1) 竞争性抑制:由于细 胞膜上特异载体以及载体上的结合位点数 量有限, 因而,一种物质会抑制另一物质的转运; ( 2)饱 和 现象:是由于细胞膜上载体数量以及载体所具有的 被转运 的结合位点的数目都是有限的; (3)立体构 象特异性: 是 由于载体蛋白分子中与被转运物结合 的位点具有立体构象的特 异性,因而只能识别、结 合与转运特定的具有相应构象的物 质。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细胞内、外液中 Na +、K +、 Ca2 +、Cl 一等带电离子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脂质 双分子层, 而需要 借助于细胞膜上特殊的通道蛋白 的帮助才能实现跨膜扩散, 这种需通道蛋白帮助实 现的物质夸膜扩散的方式称为经通道的 易化扩散。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 :(1)相对特异性; ( 2)无 饱和现象;(3)通道有“开放”和“关闭”两种不 同的机能状态。经通道的易化扩散,需受细胞膜两 侧电位差即 膜电位的影响。(二)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 动转运。 主动转运: 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 一侧向高 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的特点 :(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 消耗能量;(2)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 3)转运的为 小分子物质; (4)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 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 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典例为细胞膜上的钠泵(Na+ -K+泵),其 生理作用和特点如下:(1)钠泵是由一个催化亚单位和一个调节亚单位构成的细胞 膜内在蛋白,催化亚单位有与Na+、ATP结合点,具有ATP 酶的活性。(2)其作用是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3)与静息电位的维持有关。 建立离子势能贮备:分解的一个ATP将3个Na+移出膜 外,同时将2个K+移入膜内,这样建立起离子势能贮备,参 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维持细胞电位稳定。5)可使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的离子基础。继发性主动转运典例:葡萄糖和氨基酸在小肠粘膜上皮的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肾小管上皮被重吸收的过程以及细胞普遍存在的Na + -H +父换和Na+- Ca2 +交换等。葡萄糖和氨基酸在小肠粘膜上皮的吸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具有Na+ -葡萄糖转运体。由于上皮细胞基底膜或侧膜钠泵的活动, 保持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胞外的Na+浓度。顶端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利用Na+ 的浓度势能,将肠腔中的Na+和葡萄糖分子一起转运至上皮细 胞内。 在这一过程中, Na+ 顺浓度梯度转运的同时, 释放出 势能用于推动葡萄 糖分子逆浓度梯度从肠腔转运五、神经 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f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 内流动f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囊泡中ACh释放 fACh 与终板膜上的 N2 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 I 终 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增加-终板膜去极化形 成终板电位(EPP) - 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I去极化达到 阙电位-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六、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各自的特 点?1、静息电位的产生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膜主要对K+具有通透性,由于细胞内液的K+浓度远高于 细胞外液, 于是K+在化学驱动的作用下顺化学梯 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 从而导致膜外正电荷增加而 电位上升,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而 电位下降,形成了内负外正的电位差。此电位梯度具有K+继 续外流的作用。随着K+的不断外流,阻碍K+的电驱动力达到平衡 时,K+向细胞外的净扩散停止。这时膜两侧的电位差便稳定在 一定的水平, 就形成了静息 电位。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个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静息电位特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