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病理作业1、什么是动物病理学?答:动物病理学是运用生化、生理、解剖、组织学等手段,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规律及患病机体内代谢、机能、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2、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病理学研究的对象为病畜禽的组织、细胞。3、病理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按内容分有:病理解剖学疾病时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变化和病理生理学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机能、代谢变化的规律和机理;按用途分有:病理解剖学(包括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包括化学病理学、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血液学等);按课程分有:总论研究疾病的共同特性和一般规律,如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发热、败血症等和各论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如各个系统病理;各个致病因素所致疾病的病理等。4、什么是疾病?疾病的特点如何?答: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平衡失调的现象。是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过程。疾病的特点有是病因作用的结果;损伤和抗损伤是其基本矛盾;是完整机体的反应;是异常的生命活动;有特定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能力下降是其特点;5、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内因有哪些?答: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内因有:防御机能降低、反应性改变、应激性改变、遗传因素等。6、疾病的发展有何规律?答:疾病的发展规律有:一是损伤抗损伤转化规律在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机体引起损伤的同时,机体也会表现为抗损伤的作用(防御、适应、修复、代偿),而这些抗损伤反应在一定的情况下,又会引起新的损伤,使损伤和抗损伤这一对矛盾相互发生转化;二是因果转化规律引起疾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原始原因交替变换。因果转化是一种螺旋式发展;三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疾病都是完整统一机体的复杂反应,局部病理变化是全身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受整体影响,又影响整体,二者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不可分割。7、名词:潜伏期、前驱期、(不)完全痊愈答:潜伏期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为止;前驱期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疾病的主要症状出现为止;(不)完全痊愈病因作用停止,症状基本消失,但形态结构机能未完全恢复,存在一定的机能障碍和病理状态。应激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意义答:A、适度的应激可以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引起机体功能和代谢改变,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B、过强的应激可引起动物疾病,生产实践中,应尽量避免应激原对动物的作用。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是可以避免的。3、常见的动物应激性疾病有:猪应激综合症、猪应激性胃溃疡、猪应激性肌病(SPF猪肉)、牛运输热、鸡应激性疾病等。8、充血是什么?答:充血是小动脉扩张,局部组织或器官中动脉血液含量增加,称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充血分为生理状况下因器官机能活动增强引起的充血称生理性充血,如采食胃肠充血、运动肌肉充血、妊娠子宫充血和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充血称病理性充血。9、哪些原因可引起充血?答:可引起充血原因有:生物性、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体液因素等。10、充血的类型有哪些?答:充血的类型有: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及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轴突反射性充血、侧枝性充血、减压后充血和炎性充血)。11、淤血的概念答: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的现象称淤血 ,又称被动性充血或静脉充血。 12、急性淤血与慢性淤血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静脉和毛细血管中都淤积血液。不同点:急性淤血静脉和毛细血管因淤血而肿胀,局部呈暗红色,温度降低,时间短;慢性淤血时间长,由于代谢产物蓄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淤血性水肿、漏出性出血、淤血性硬化。13、淤血与充血有哪些不同?答:一是部位不同:淤血是静脉,充血是动脉;二是原因不同:充血原因有生物性、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体液因素等,而全身淤血的病因有高血压病、二尖瓣瓣膜病、肺心病、全心衰竭、及中毒、肺气肿、心包炎、气胸、胸水等。局部淤血的病因有静脉血管受压和静脉血管阻塞;三是后果不同:充血是防御性反应,为局部的、暂时的,充血时,局部营养供应增多,代谢加快加速病理产物的排泄,使局部抵抗力增强,会引起出血,长期充血会变为瘀血。淤血会引起水肿、出血,结缔组织增生,萎缩,组织机能下降,甚至坏死。14、何谓出血?内出血?外出血?答:血液(红细胞)流出血管和心脏之外称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或体腔内,称内出血。 15、不同类型的出血其病理变化如何?答:内出血积血血液蓄积于体腔(胸、腹、颅腔,心包腔),呈血凝块等。出血性浸润血液弥散于组织间隙,局部见多小不等的红细胞。血肿局部多量出血,形成肿胀(如脑出血、皮下血肿)。瘀点、瘀斑皮肤粘膜、浆膜的少量出血。外出血鼻衄鼻出血;咯血呼吸道出血;便血粪便带血;呕血上消化道出血;尿血泌尿器官出血动脉出血喷射状,鲜红色,量多;静脉出血线状,暗红;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针尖状或斑块状;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是什么?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膜裸露,血管表面粗糙,血流缓慢产生旋涡,血小板进入边流,增大与血管内膜接触、凝集机会,血栓头部形成(白色血栓);血小板因涡流形成及血流减慢,继续堆积形成血小板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附。血流减慢,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浓度增高,使纤维蛋白增多,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眼中充满红细胞,白细胞也增多。形成的称混合血栓(血栓的体部)。 血栓体部增长阻塞血管,血流停止,停滞的血液凝因,过程与正常凝血相同,在纤维蛋白网眼中充满了如正常血液的红、白细胞,称为红色血栓(血栓的尾部)。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有哪些?答:A、是自行止血的防御反应,起止血作用;B、引起循环障碍,阻塞血管,形成栓塞;C、出血或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凝血物质,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造成广泛出血,大量微血栓,使微循环障碍,可引起休克;哪些栓塞会危及动物的生命?答:血栓性栓塞、脂肪性栓塞、气体性栓塞、其它栓塞(组织性栓塞组织碎片、肿瘤细胞;细菌性栓塞寄生虫性栓塞等)。 淤血、血栓及栓塞间的关系? 答:长期淤血会形成血栓,血栓软化、脱落后易造成肺部的栓塞,继而会使肺脏栓塞部位出现梗死。16、梗死的概念答:因动脉血液供应断绝,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称梗死 。17、梗死的病变特征答:形状上:脾、肾、肺梗死灶呈锥形,切面扇状或楔形;心肌梗死呈不规则形或地图形;肠系膜血管呈扇状分布,故梗死灶呈节段状;脑坏死亦呈不规则形;体积上:新鲜梗死灶因吸水性而肿胀,表面略隆起,数日后干燥、变硬,略凹陷,边缘界限清楚,有红色充血、出血反应带,稍后白细胞浸润,红细胞分解,呈棕黄色带,称为分界性炎;外观上:局部温度降低,感觉丧失,切开无出血,弹性降低,指压留痕。肾尿血;肺咯血;肠腹膜炎;心休克、心力衰竭;脑偏瘫、死亡。色泽上:梗死灶颜色与其局部含血量有关。常分为白色梗死(心、肝、肾)和红色梗死(肺、肠,脾)两种。全身性贫血的类型和病变特点有哪些?答:类型有: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特点:急性失血性贫血:贫血性休克、心衰直至死亡; 慢性失血性贫血:可见肝、脾内出现髓外造血灶,肝脂变,脾肉变,管状骨内红髓区扩大。 溶血性贫血:贫血、黄疸、脾肿大、血红蛋白尿;营养不良性贫血出现严重水肿、消瘦等恶病质;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视粘膜出血,反复发热、抗贫血药治疗无效,管状骨红髓区缩小。18、名词:水肿、积水、渗出液、漏出液答:过多的水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蓄积称水肿(等渗性液体在细胞间隙积聚过多),发生于体腔的称积水;水肿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达4060g/L,并含有大分子的纤维蛋白质,称渗出液;水肿液中蛋白含量较低,1030g/L,称漏出液;19、水肿的病理变化、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答:水肿的病理变化:皮肤水肿:局部肿胀,弹性下降,指压留痕(称凹陷性水肿),局部组织因贫血而苍白色,切开有浅黄色液体流出。粘膜水肿:粘膜肿胀,半透明状胶样外观,触之波动感,局部亦可见水泡。浆膜腔积液:心、胸、腹、心包可见液体增多。浆膜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蛋白含量 比重(Kg/L) 细胞含量 透明度 颜色 凝固渗出液 4% 1.018 多 混浊 黄、白或红黄 +漏出液 3% 1.015 少或无 透明 淡黄色 - 水肿发生的原因;水肿各原因之间的关系 答:水肿发生的原因有:生物性、创伤、化学伤、缺氧、心肾机能不全、血栓、栓塞,局部压迫、炎症充血、饥俄、营养不良、消化吸收障碍、维生素缺乏、肝病、发热、肿瘤、慢性腹泻、肾病综合症、大量Na+、H2O潴留、寄生虫、癌瘤细胞阻塞、压迫淋巴管、淋巴管痉挛、淋巴管炎、严重淤血,静脉压升高、长期水肿,淋巴管关闭失灵、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大出血、休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等;水肿各原因之间的关系:血管通透性增强、淋巴回流障碍可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组织渗透压升高;水钠排泄障碍可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压升高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20、概念:脱水、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答:脱水:体内因水分摄入不足或损失过多,造成体液总量异常减少称脱水。 高渗性脱水:以水分丧失为主,盐的丧失较少的一种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或单纯性脱水;低渗性脱水:脱水时,丧失的盐多于水。血清钠浓度及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又称为缺盐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和钠大致按比例丢失的脱水。血浆渗透压基本无变化。又称为混合性脱水;酸中毒:因体内酸的生成过多或碱的损失过多,超过机的调节能力;呼吸性酸中毒:由于肺泡通气功能不足使体内生成的CO2不能被排出或CO2吸入过多,引起血液PCO2升高;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代谢障碍引起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碱性物质(HCO3-)损失过多,引起平衡紊乱的现象。特点为血浆pH降低,血液中HCO3-减少;21、三种脱水的原因、特点;呼吸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和特点?答:三种脱水的原因、特点如下:高渗性:原因:渗透压增高水源断绝,咽、食管阻塞、破伤风等饮水困难,使用利尿剂过多,肾浓缩功能不全,发热等水消耗增多。特点:口干口渴,尿少比重增加,发热,皮肤干燥;低渗性:原因:渗透压降低体液丧失后饮水过多或补液不当;严重腹泻呕吐;慢性肾机能不全钠重吸收障碍;过多使用双克塞等排钠利尿剂;特点:初尿多比重降低,不口渴,细胞肿胀;等渗性:原因:渗透压不变低渗性脱水时补水不充分;胸水、腹水形成;严重腹痛、梗阻时,肠消化液分泌增多,大量腹液漏入腹腔;特点:细胞脱水,尿少,血压下降;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呼吸中枢抑制:脑损伤、脑炎、脑血管意外、呼吸中枢抑制剂(吗啡、巴比妥类)、麻醉剂过量、酒精中毒等;呼吸肌麻痹:急性脊髓灰质炎、有机磷中毒、进行性肌萎缩等;呼吸道阻塞:喉头痉挛、溺水、异物阻塞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廓病变:胸部创伤、严重气胸、胸水;肺部疾患:肺气肿、肺水肿、肺萎陷、肺炎。特点是血浆pH降低,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心衰、休克等)导致细胞无氧酵解引起乳酸增加;高热时物质分解加快,分解不全;代谢病(如糖尿病)时,糖分解障碍,酮体(乙酰乙酸、-羧丁酸)产生过多;肾功能不全,生成NH3和分泌H+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