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作业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医科大学的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举行。我认为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年份分别是: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05年:获奖原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获奖人物及介绍: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巴里马歇尔,出生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卡尔古利,澳大利亚医师,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罗宾沃伦,珀斯皇家医院病理学家。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即原核生物,这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后,一定仔细研究了它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发现了它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与细胞生物学中的原核细胞内容有关。获奖经历: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都对胃炎感兴趣,他们一起研究了与胃炎一起出现的幽门螺杆菌。1982年,他们做出了幽门螺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展了关于胃溃疡和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假说。但当时的科学家和医生们不相信会有细菌生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1984年,在弗里曼特尔医院,马歇尔教授完成了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之间的柯霍假设。2005年,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歇尔博士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获奖意义: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他们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2007年:获奖原因: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获奖人物及介绍: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马里奥卡佩奇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的杰出教授。马丁埃文斯是一位英国科学家,现为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校长。奥利弗史密斯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遗传学家,现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推荐精选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这三位科学家,对老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利用“基因靶向”技术让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失去活性,培养出研究价值极高的”基因敲除”小鼠。因此与细胞生物学中胚胎干细胞的内容有关。获奖经历:“基因靶向”技术,指利用DNA可与外源DNA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体的某一基因。由此人们就可以瞄准某一特定基因,使其失去活性,进而研究该特定基因的功能。1981年,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首次从老鼠胚胎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ESC),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和奥利弗史密斯,在获悉埃文斯的研究成果后有了想法对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改造,这就导致了“基因敲除”小鼠的出现。具体做法是:先通过基因重组的办法,对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将胚胎干细胞中的靶向基因敲掉,然后将“修饰”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小鼠的早期胚胎,生成嵌合体小鼠。如果“敲掉”小鼠生殖细胞里的目标基因,则出生后的小鼠体内所有的细胞都是被“修饰”过的。获奖意义:英国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指出,“基因靶向”技术的重要性是使任意改变小鼠基因变为现实。其为人类遗传病研究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有了这些动物模型,人类就能更有效地找到治疗各种遗传病的新方法,彻底攻克遗传病就为时不远了。美国纽约时报也分析指出,“基因靶向”技术对人类治疗遗传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小鼠基因与人类相似度高达95%,两者的器官也几乎一致,小鼠就相当于“口袋大小的袖珍人”。2009年:获奖原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获奖人物及介绍: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现执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卡罗尔格雷德,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教授。杰克绍斯塔克,美国人,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位科学家发现并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因此该奖项与细胞生物学密切相关。获奖经历:携带基因信息的DNA线状长分子挤压形成染色体,端粒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发现端粒的一种独特DNA序列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确定了端粒酶,端粒酶是形成端粒DNA的成分。这些发现解释了染色体的末端是如何受到端粒保护的,端粒是如何由端粒酶推荐精选催化形成的。如果端粒缩短了,细胞就会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的活性强,端粒的长度也就能得以保持,细胞衰老也将延后。获奖意义: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的发现提高了人们对细胞的理解深度,阐明了疾病机制,有助于未来新治疗方法的发展。研究成果表明,癌症细胞利用端粒酶支撑自己无控制的“疯长”。科学家正在研究是否能用药物遏制端粒酶,从而治疗癌症。2010年: 获奖原因: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奖人物及介绍: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生理学家,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发现了人类受精的重要原理,并成功实现了人类卵细胞在试管中的受精,在此过程中他一定是充分研究了精子和卵细胞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受精的具体过程和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因此该奖项与细胞生物学密切相关。获奖经历:早在1950年,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就认为人类试管受精(IVF)可以有助于不育症的治疗。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发现了人类受精的重要原理,并成功实现人类卵细胞在试管中受精。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爱德华兹和他的同事将IVF进行改良,并将其与世界分享。体外受精技术诞生时曾饱受争议,认为这违反伦理道德。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试管婴儿出生并健康成长,大众对试管婴儿的态度开始转变。获奖意义:全世界大约有10%的夫妇遭受不育症的折磨,这一切都随着体外受精技术的问世而得到解决。爱德华兹领导了从基础性发现到今天成功的体外受精治疗的全过程,一个全新的医学领域诞生了,他的贡献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因为IVF而得以出生的人大约有四百万,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已成年,甚至有的已为人父母了。2011年: (一)获奖原因:对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获奖人物及介绍:布鲁斯巴特勒、朱尔斯霍尔曼布鲁斯巴特勒是美国遗传学系教授及主席,现就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朱尔斯霍夫曼,现为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理事会委员。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朱尔斯霍夫曼从研究果蝇入手,最终发现了迄今为止还鲜为人知的受体,TLR受体,而受体是位于细胞表面的,因此该奖项与细胞生物学密切相关。推荐精选获奖经历:从1980年起,朱尔斯霍夫曼决定集中所有精力研究果蝇。霍夫曼发现,与人类相反,果蝇不需要疫苗,因为它具有先天性免疫功能。实际上,这种昆虫是一个简化了的生命系统,具备很多与哺乳动物相似的特点。在识别出果蝇防御过程中的主要受体时,生物学家更新了对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理解。朱尔斯霍夫曼同布鲁斯巴特勒在免疫学领域合作进行的研究,使人类发现了这一领域迄今为止还鲜为人知的受体,即TLR受体。这一重大发现能更好地理解机体在受到感染性疾病的入侵时迅速作出的防御反应。获奖意义: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在人类健康中的应用前景无限。为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癌症和炎症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些发现还可能有利于开发治疗疫苗和抗癌的成功。(二)获奖原因:发现树突细胞和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获奖人物及介绍:拉尔夫 斯坦曼拉尔夫 斯坦曼是一位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拉尔夫 斯坦曼发现、提纯并命名了树状细胞,弄清了它的结构和功能,因此该奖与细胞生物学密切相关。获奖经历:根据“克隆选择学说”,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按照的是早已有之的现成模板,而不是外来病原体。这个已被认为是细胞免疫学基石的理论让斯坦曼很不安,他考虑,如果模板天生就有,那为什么还需要疫苗?1970年,斯坦曼来到洛克菲勒大学攻读博士后,希望弄清困扰自己的难题。导师柯恩主要研究巨噬细胞,这种细胞能把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一口吞掉。斯坦曼在实验中发现,提纯过的巨噬细胞并不会自动攻击外来的病原体,而改用从小鼠肝脾中提取的混合物跟病原体一接触,免疫反应就发生了。最终斯坦曼和导师一起,确定了“混合物”是一种全新的细胞,取名“树状细胞”,两人还为此发表了论文。获奖意义:随着树状细胞近几年在免疫学中的表现,它在世界上最难的两种疫苗艾滋病疫苗和癌症疫苗相关研究中的潜力已经显现。晚年,拉尔夫 斯坦曼主要致力于利用树状细胞进行癌症疫苗的应用研究,教会树状细胞识别癌变的细胞,让它向免疫系统报信,免疫系统再把癌变细胞当作外来病原体消灭掉。2012年:获奖原因: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获奖人物及介绍:约翰格登、山中伸弥约翰格登于1933年出生于英国,在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开始大学生涯,完成博士课程后,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工作。山中伸弥,1962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日本医学家,京都大学再生医科研究所干细胞生物系教授,大阪市立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这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了细胞核移植和诱导成熟细胞为多功能细胞,因此与细胞生物学密切相关。推荐精选获奖经历:约翰格登主要从事细胞核移植和克隆研究。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约翰格登和山中伸弥发现,专门的成熟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为人体的各种组织。约翰格登在20世纪60年代做了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把美洲爪蟾的小肠上皮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结果发现一部分卵依然可以发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继续发育成爪蟾。山中伸弥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创始人之一。2007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把4个转录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到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了多功能干细胞,由此发现了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特征的方法。此方法诱导出的干细胞可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为研究治疗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大帮助。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因为其免除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获奖意义: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教科书因之改写,新的研究领域被建立起来。通过对人体细胞的重新编程,科学家们创造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2013年:获奖原因:细胞内运输系统领域的新发现,细胞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