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虞市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ZHEJIANG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ELECTRIC POWER 二一三年四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工程性质和投资11.2 工程规模及平面布置21.3 工程选线方案比选51.4 审批符合性分析5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72.1 地表水环境现状72.2 地下水环境现状72.3 声环境现状72.4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72.5 土壤、底泥环境现状72.6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72.7 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7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13.1 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及源强汇总113.2 环境影响评价113.3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133.4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44 公众参与164.1 公众参与过程164.2 公众参与意见分析及结果164.3 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分析17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76 联系方式171 建设项目概况1.1 工程性质和投资项目名称:上虞市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上虞市水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工程位于上虞市虞北平原,行政区划涉及百官街道、崧厦镇、沥海镇和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建设内容:新开挖滨江河自百官街道杜家村至崧沥河,长12.50km;沥北河拓浚自崧沥河至2号闸,长15.03km;分流河道自崧沥河至七六丘中心河,长5.38km;新建3孔8m节制闸2座;新建及拆建桥梁30座。计划总工期为5年。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101728万元,环保投资为316.2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0.31%。工程特性见表1-1。表1-1 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 量备 注一、基本情况1. 排涝河道长度km27.532. 治涝面积km2200二、水文1. 多年平均降水量mm14002. 水位虞北平原洪水位m4.124.35P=2%m3.944.13P=5%河道常水位m2.80三、占地及移民1. 工程永久占地hm2142.992. 施工临时占地hm224.633. 迁移人口人1360四、主要建筑物1. 河道滨江河杜家村铁路新城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3.18/35/0.5其中1.25km已建边坡1:3铁路新城段按铁路新城规划实施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3.38/35120/0.5边坡1:3铁路新城崧沥河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9.07/35/0.5边坡1:3沥北河沥北河崧沥河七六丘中心河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3.22/现状/0.5疏浚河底至0.5m边坡七六丘中心河西一闸干河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3.30/60/0.0边坡1:3西一闸干河公路桥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7.93/65/-0.5边坡1:3公路桥2号闸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0.58/现状/-0.5疏浚至河底-0.5边坡1:3分流河道长度/河宽/底高程km/m/m5.38/20/0.5边坡1:32. 桥梁座303. 节制闸座2孔口数量个3底板高程m1.0单孔净宽m8五、施工1. 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万m3385.08含水下土方疏浚19.5土石方填筑万m397.74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t26000钢筋t23903. 所需劳动力总工日万工日60.334. 总工期月605. 施工导流导流方式分阶段断流、围堰挡水,经其他河道过水围堰顶高程m3.543.71六、经济指标1. 总投资亿元10.172. 国民经济评价经济内部收益率%7.57经济净现值万元237741.2 工程规模及平面布置1.2.1 工程规模1)工程任务本工程的建设任务为防洪排涝和改善水生态环境。2)工程标准本工程治涝范围内沥海镇、崧厦镇部分及海涂围垦区建设用地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淹,农田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三日暴雨四日排出。1.2.2 工程平面布置滨江河自西横河向北经杜家村沿称山路穿越百官城区,经G329国道进入规划建设中的高铁新城,沿高铁新城规划河道向西北穿越高铁新城,再向西北穿越杭甬高速,经共建村、下洋村、后郭渎村、谭头村等至崧沥河,总长12.50km。沥北河自崧沥河分两支,主干河道向北穿越七六丘中心河,分流河道沿崧沥河向东至支河口,沿支河向北穿过福海村,连通一个断头河后,新开挖河道穿越老海塘向北至七六丘中心河,再沿七六丘中心河向西汇入沥北河,经西一闸干河沿老河道至二号闸。沥北河总长15.03km,分流河道总长5.4km。工程于滨江河与浙东引水工程引水河道交叉处上下游各设一座3孔8m的节制闸。由于新开挖河道和河道拓宽浚深,沿途穿过村镇或与交通道路相交处,需新建及拆建桥梁30座。滨江河需在内五甲村西北穿越在建杭甬高铁,在吕家埠村北穿越杭甬高速公路。工程总平面布置详见图1-1。2图1-1工程总平面布置图1.3 工程选线方案比选本工程为虞北平原骨干河网“三纵四横”中三条南北向主干河道的中的其中一条,整治河道线路明确,无大的比选方案,主体工程仅对沥北河崧沥河至七六丘中心河河段拟定2个方案进行了比选。1)方案一(老河道单一拓浚方案)该方案自崧沥河沿老河道穿越潭许村至七六丘中心河,河道拓宽至35.0m,总长3.22km。2)方案二(主干河道与分流河道联合拓浚排涝方案)主干河道保持现有河道宽度,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分流河道沿崧沥河向东至支河口,沿支河向北连通一个断头河后,新开挖河道穿越老海塘向北至七六丘中心河,再沿七六丘中心河向西疏浚汇入沥北河,根据过流能力等效原则,分流河道拟定河面宽度20m,底高程0.5m。从环境角度分析,虽然方案一(老河道单一拓浚方案)比方案二(主干河道与分流河道联合拓浚排涝方案)环境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两个方案对防洪排涝影响基本一致,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相差不大,且由于方案一涉及房屋拆迁量大、人口迁移数量大、坟墓搬迁数量多,政策处理难度大,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大,因此,经综合考虑,本环评报告同意主体工程选择主干河道与分流河道联合拓浚排涝方案为推荐方案。1.4 审批符合性分析1.4.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本工程属于生态功能区的鼓励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老河道疏浚及新河道开挖,增强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同时增加河道流量及去除水下土方,从而有利于削减污染源,起到生态环境保护之作用。运行期不产生产品和污染物质,符合上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相关功能小区的产业准入要求和环保准入要求。本工程建设是符合上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的。2)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工程施工期间,生产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生活污水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工程运行期间,无新增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污染源,不涉及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要求。3)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建设不新增总量控制指标。4)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本工程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由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可知,工程采取各种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太大影响,能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现状。因此,项目符合维持环境质量的原则。1.4.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本工程不属于污染型建设项目,运行期无生产经营活动,不排放污染物,符合清洁生产要求。2)省环保厅行业环境准入条件的符合性本工程为水利项目,不属于浙江省产业环境限制准入行业,符合省环保厅行业环境准入要求。3)规划环评要求的符合性通过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虞北平原主干河道的过流能力和环境容量,同时拦截污染物,控制面源污染,从而极大的削减了虞北平原内河污染物量,对整个区域的环境保护产生巨大作用,因此与绍兴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致,同时本工程也是该规划环评提出的水环境影响减缓的工程措施之一,因此本工程建设与绍兴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相符。通过本工程建设,可使工程区建设用地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淹,工程区农田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最大三日暴雨四日排出。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高虞北平原排涝能力,为城市建设和开发奠定防洪安全基础;提高河道引水能力,增加河网蓄水容积,提高农业灌溉的保证率;营造良好的亲水环境,达到人水和谐。可见,本工程采用的防洪治涝标准以及工程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效益都与上虞市虞北平原河道整治规划中规划环评篇章的相关内容相符。因工程施工、拆迁安置会对工程区周边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本环评报告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及环境标准,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做好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尽量减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环境目标。综合分析,本工程为上虞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产生的防洪排涝效益和环境影响正效益明显,远大于工程实施产生的环境影响损失,且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免因工程施工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能够达到规划环评中提出的环境目标,因此,本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及采取的环保措施与规划环评专题及上虞市虞北平原河道整治规划中的规划环评篇章内容相符。4)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本工程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新的污染物;本报告所提出的施工期沉砂、隔油、防污屏等环保措施能够满足施工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减少环境污染的治理要求,能够满足工程污染治理的要求。因此,项目的环保措施是可行的。5)公众参与要求的符合性工程在环评阶段,采取张贴公示的方法对项目建设以及环评的信息、主要结论进行了两轮公示;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工程区附近的单位团体和个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公众反应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采纳的意见。通过公众参与,促进沟通,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加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