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教学动态生成评价模式问题提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以2014学年下半学期的期中考试学生习作为例,这一次作文的题目是心中的彩虹,七4班全班31个同学,只有一个32分,全班的作文平准分为25分,还没有及格,本人对这一次的学生习作进行的认真的批改和分析,现把我批改的结果摘录如下:徐浩论同学,只谈了谈了自己对彩虹的看法,没有中心,乱写一气;洪星辰同学,记叙了参加运动会两个项目的比赛,内容跟“心中的彩虹”没有关系;徐玉绮同学,写了院子里院子外,一个老婆婆一个老头子,一个叫一个应答,得出的中心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唐礼东同学,写了教室里的有趣场景和操场上画面,虽有生动的叙述,可是离题了;徐俊强同学,写了爸爸的劳动工具掉在我的脚上,妈妈用织布的钱给我买糖,这两件事和题目没有关系;王尹玫同学,写了和家中的宠物狗相处的快乐时光,后来狗死了,带给我无比的伤痛,那什么是你心中的彩虹呢?上面的批改和分析结果显示了当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结果令人担忧,你可以看到,到了七年级的下半学期,学生的作文能力还非常薄弱,习作中暴露出了作文创作中的几个核心问题:离题,中心不明确甚至根本没有中心,内容空泛,行文无序,形式陈旧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经常进行的教学内容,但如何有效的进行作文训练,如何通过评价的手段来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苦苦思索,极力钻研,力求找到一条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经过几年的摸索,一条作文教学的思路慢慢显露出来,这就是我要在本文中阐述的:通过动态生成的评价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理性思考一、动态生成评价之“魂”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写作的量做出了如下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指出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常听老师这样议论,作文不是评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而是学生写出来的,但我要说,作文确实是学生写出来的,因为只有在写作实践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提高。但作文也是“评”出来的,关键是怎么评,如果跟以往一样,学生“练”一次,老师“讲”一下,忽视对学生写作兴趣、写作过程、作文修改等整体的评价,让评价始终在“静态”中进行,那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难有所提高的。二、动态评价和生成之“根”写作特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而写作是实践中的实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与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有关,在具体的创作中,又包括取材、立意、构思、加工等环节,正因为写作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对写作的评价不可能是静态的,如果是生字词的听写或是默写古诗词,只要判出对错,那么一次阶段性的评价就结束了,就写作而言,学生写好了一篇作文,教师打上一个分数,写上一句或一段评语,是否就预示评价的结束呢?答案显然的是否定的,这只是评价的开始,在写作评价中,注重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后续的还有对习作的再次创作和再次评价,因此,写作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在不断的动态评价和生成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了。三、动态生成评价之“理”主体互动动态生成评价,贯穿了写作教学的始末,因此绝不能走老路,如果走老路,在学生写作之后,从各个方面都讲一遍,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如何体现动态生成的特征呢?我认为动态生成的评价和生成应该强调以下两方面的理念:(一)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尽管学生的一些习作显得有些幼稚,想法有些天真,但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在评价和生成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评学生的作文,尊重学生的意愿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不管学生是写光明的、积极的东西,还是反映社会阴暗的、消极的方面,只要文从字顺,具体明白、具有真情实感,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决不能因为我们的写作评价,减弱学生的写作兴趣,削弱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在评价中应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的话,教学才会变得更加精彩。(二)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动态评价和生成不应只是单纯的教师评、学生听,而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评议、修改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要想使写作评价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甚至自己要写好下水文,这样才能使写作评价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善于用富有启迪性、商讨性、趣味性的语言点拨,抓住那些在动态评价过程中生成的闪光点,“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别人是如何触及生活、触及自然的,是如何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的,又是怎样以真情实感写出新颖的文章来的,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从而达到相互沟通、交流的目的。动态生成评价的操作方法在平时的写作评价实践中,动态生成评价的实施策略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一、从“说”到“写”,倾诉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口头语言的疏散、跳脱和书面语言的规范、准确是它们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但从反面来思考,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那么他的写作能力也不会很差,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因此,作文教学动态评价和生成过程,要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以“说”评“说”,从“说”到“写”,动态推进,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说写中得到发展。教学案例:在进行“如何写好一个人物”这一专项训练时,产生了如下教学片段:老师: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一个人物让你印象很深刻呢?生1:生2:这个星期我们放长假,本来很开心,可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就在上个星期日,也就是昨天,我的奶奶上山去捡板栗,爸爸妈妈出去做事情。爷爷突然跑了下来跟我说:“你奶奶从山上摔下来了,伤的不轻,快打电话给你妈妈。”于是我拿起爷爷的手机,快速打了电话给妈妈,并对妈妈说明了状况,让妈妈赶快回来,我也随着爷爷一起到爷爷家看奶奶。当我看到奶奶时,他的右腿上沾满了泥土,手上血迹到处都是。当妈妈赶到时。奶奶解下头巾,我看到了一条长2厘米宽3毫米的伤口。妈妈说:“去医院清洗伤口。”奶奶不去,妈妈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药水给奶奶洗头。突然妈妈看到了伤口里有石头,奶奶知道了严重性。所以才叫医生来给她清洗。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说的这件事该确立哪一个为中心人物呢?生:奶奶。师:那应该怎样把这个人物写具体呢?生1:我觉得应该奶奶的受伤情况写的具体一些。师:恩,很好,怎么写具体呢?生:应该抓住某一点,比如说头部。师:那就请同学们练练笔吧。生1:走进奶奶的房间,我看见奶奶躺在床上,头上包着深蓝的头巾,闭着眼睛,身上和腿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师:大家觉得他写得怎么样?生2:写得很好,但我觉得不光要写好奶奶受伤的情况,奶奶苍老的样子也要写,我是这样写的“奶奶躺在床上,眼角还残留着一些血迹,借着窗子透过的光亮,我凝神细看,奶奶真的老了,消瘦的脸庞上爬满了皱纹,没有血色,只觉得黑,几缕白发从头巾中垂下来,伶仃的显出可怜模样,见证着流逝的岁月。我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仔细看过她了,所以才会觉得她老得这样的快。”师:写得真好,大家鼓掌。学生在对别人“说的”和别人“写的”内容的动态评价中,也生成了生动的、富有闪光点的内容,这就是动态评价和生成,这种生成让学生觉得,写作也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二、从“写”到“说”,自我鉴赏撩动学生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作品,要引导学生去品读和评价,在共读、共赏、共鸣、共乐中,充分调动赏读的乐趣,引导学生互相咀嚼言语的色彩和芬芳,领略情感的隽永和美妙。教学案例:在进行“如何写景”专题训练时,有一篇学生习作是这样的。秋天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家乡的树林间积着半尺深的枯叶,风一吹,旋转着飞扬起来,又均匀的铺散下去,掩盖了那一条倾斜着盘旋到山顶的小径。田野里,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棉桃像小树,绽了鸡蛋似得花絮。山坡上是熟透的大红枣,小灯笼似的大柿子,挂满枝头的核桃和板栗。满山满谷,满是成熟粮果地芳香。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生1:我觉得文章的用词还是比较美的,“轻盈”“悲鸣”等词带有书面语的色彩。生2:我觉得文章的写作顺序还是有一定的问题,你看从“树林间的落叶”到“田野”,然后又写到“老树”,顺序显得凌乱了。生3:我觉得作者只是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的情感并没有介入。这样文章就缺少情感了。师:很好,那么怎么样能让文章的情感丰富起来呢?生1:我觉得应该从夏天和秋天的特点出发,因为文中有夏天的句子,也有写秋天的句子。夏天是炽热的,而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生2:我觉得还是要谈一谈自己的希望什么。师:好,下面请大家给这篇文章加一个结尾。生1:(朗读练笔)秋风仿佛把日光变成了各种颜料,掺杂在夏天剩余的绿色里,于是略带点焦躁的夏季就过去了,来到这深沉的收获的秋,我突然明白了,不经历夏的炽热,又怎么会有这秋的深邃。不经历压力和痛苦,又何来收获。我在这迷人的秋光里,露出了笑脸。我知道我不能奢望时光能永远停留在秋天,我只能依依不舍的送秋归去。但我会期待下一个秋天的到来。从“写”到“说”,在对同学作品的赏读和吟咏中,升华情感,再从“说”到“写”,在写作实践中提高作文水平。三、从“读”到“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已经知道“以读促写”,但如果在读的过程中,缺少动态评价的参与,就会妨碍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的过程是思维推进的过程,什么内容在前,什么内容在后,什么内容是重点都要妥善的安排,而这些在学生动态评价和生成的过程中会慢慢提高,在一次习作训练中,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了这样的片段: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已度过了十七个春秋。不久就要中考了,日日忙碌的你脸上挂着疲惫。伴随着一天天的成长,你的脸上终究还是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东西,是什么呢?微笑。曾经,在春天的田野上采花捉蝶,你微笑;在夏天的小溪旁戏水钓鱼,你微笑;在秋天的果园里劳动时,你微笑;在冬日银装素裹的雪地里,你微笑。你要给你自己一个微笑,一个执着的微笑,不为别的,只为放松身心,微笑过后继续努力。所以第一件事,我要教你自信的微笑。笑出自己的自信,鼓励自己。第二件事,我还要教你坚强的笑,笑得勇敢。在历经困苦之后,永不放弃。如今,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千篇一律的生活,你的脸上只剩下苦笑了,失去娱乐活动的你,只能穿梭在教室与办公室之间,疲惫不堪的你,已经没有了多余的力气去微笑。教学片段:师:你能以“微笑”为核心概括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吗?生:他们分别是:失去微笑、曾经微笑、劝勉自己要微笑、没力微笑。师:你们觉得这样符合人们正常的思维顺序吗?生:不符合,正确的顺序应该是曾经微笑、没力微笑、失去微笑、劝勉自己要微笑。师:在这几个部分中哪一个应该是文章的重点呢?生1:应该是“劝勉自己的部分”师:为什么?生2: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为:“劝勉自己在面对成长中困扰时,要勇敢坚强,微笑面对。”师:很好,那我们就来改写这篇文章。通过修改,有一篇学生习作时这样的:你的来信收到了,你说在你度过的十七年的岁月里,曾经充满着微笑。在春天的田野上采花捉蝶,你微笑;在夏天的小溪旁戏水钓鱼,你微笑;在秋天的果园里劳动时,你微笑;在冬日银装素裹的雪地里,你微笑。成长中,你的内心深处总有对自己的一份满意和骄傲,小学里,一次次表扬,一次次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