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 2018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 生产工具B 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 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 文化现象B 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 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 西夏B 西戎C西狄D 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 与地理条件有关B 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 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杜牧D 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 三代文化B 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 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 铁器制造B 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 铝器制造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斯大林D 摩尔根1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A 四民月令B 四时纂要C齐民要术D 天工开物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 金銮殿B 宗庙C天坛D 明堂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 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A 素问B 灵枢C难经D 伤寒杂病论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A 太师、太保、太尉B 太师、太傅、太保C太师、太保、太宰D 太师、太傅、太史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B 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 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 丞相B 太宰C太尉D 御史大夫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 会亲友B 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 散祭神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 “上下与天地同流。 ”C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2D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18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 “上天 ”、“ 天 ”、 “昊天 ”、 “苍天 ”,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A 日崇拜B 月崇拜C鬼魂崇拜D 上帝崇拜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 仁、义、礼B 孝、悌、忠C礼、智、信D 恭、敬、诚20唐代最有名的健舞是()A 绿腰B 凉州C胡旋D 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是()A 孔子B 曹丕C左丘明D 陆机22汉代,经典通用字体是()A 小篆B 隶书C楷书D 行书2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A 赵元任B 章炳麟C瞿秋白D 钱玄同2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A 天台宗B 法相宗C律宗D 密宗25 20 世纪 80 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 梁漱溟B 徐复观C唐君毅D 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中国文化属于()3A 民族文化B 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 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27明清时期, 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A 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 过分追求粮食生产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 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2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A 逍遥B 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 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2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 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 “方技”有()A 医经B 经方C神仙D 四诊E卜算3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 整体思维B 类比思维C抽象思维D 辩证思维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 )31中国传统文化32阴阳家33重农主义34庙会3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0 分)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4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