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最新张衡传教案优秀范文 文学最新张衡传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1、疏通文本,翻译句子。2、了解张衡,感悟张衡【教学难点】:对“因入京师”中的“因”,“权移于下”中的“于”等字词用法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自主诵读,合作疏通,探究文本【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想】:第一课时预习,以诵读为主,同学们自己借助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本,了解作者及张衡等文学常识,有疑问的地方先探究,并做标记。第二课时以落实教学目标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汶川大地震时的图片。08年的汶川大地震遇难6万9千多人,37万多人受伤。从触目惊心的图片也可以看出地震的危害特别大,因此人们想了解地震,预防地震。早在1900多年前,东汉时期的张衡对地震就很有研究,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检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一项发明比欧洲早1700多年。今天我们学习张衡传,进一步走近张衡。板书题目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这样两个目标:二:明确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上节课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呢,老师要检测一下,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张衡传,开始。三、检测预习1、齐读课文同学们读的很流畅,字音把握的很准确,可以看出同学们很认真的预习了。我们掌握了字音,还要了解字义。请看多媒体,重点看红色和蓝色字的意义和用法。(Ppt显示重要的字词)2、解释字词(停顿一会 给同学思考的时间)哪位同学解释第一自然段的字词?(可用笔做记录)_解释的怎么样,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好,解释(补充)的很好。问题预设:“因入京师”中的“因”解释成“趁机”还是“于是”?如果是“于是”的话,表示一种承接关系,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想一下张衡在三辅游学时,还不具备直接进入京师的能力,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因此“趁机”比较符合他当时的身份。下面看第二段的字词,这一段请哪位给解释?刚才我们了解一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但这样还不够,学习文言文,翻译句子更重要,考试时翻译占10分呢。3、翻译句子老师在文中选了4个句子供同学们翻译。翻译时除了解释字词的意义,还要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现象。请看第一句: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停顿 等同学翻译)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翻译?(记录)请坐,同学们觉得_翻译的怎么样?请说。好,请坐。同学们说的比较全面了,老师再强调一下,这个句子翻译时除了准确解释“从容”“好”的意义,“虽”“而”“之”的用法,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调整介词结构后置的语序,请看老师给出的准确翻译:张衡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却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平时举止从容,淡泊宁静,不喜欢与庸俗的人结交。(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用事实来检验地震的方向,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看,从没有过这样的情况。(3)、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可是感觉不到地面振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4)、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当时国家的政局日渐昏暗,大权转移到下边的人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写奏章陈述这些事情。问题预设:“权移于下”中的“于”是介词“到”还是表被动?因为有的翻译资料把这句话翻译成“大权被宦官控制”,可以引导同学们把“移”换成“控”来判断“于”用法。顺便提醒同学们注意上下文,自己独立思考,尽量少看现成的翻译。同学们在字词方面还有没有疑问?文言文的学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一方面是“言”,就是解释字词,疏通文意。刚才我们对字词句作了梳理,下面该对文本进行解读了。四、文本解读从题目可知,这是一篇传记。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去呢?1、思考*写了张衡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分别取得什么成就呢?(ppt展示)*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文学最新张衡传教案优秀范文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了解范晔及后汉书。(2) 梳理掌握文言知识及相关文体文化知识,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1) 学习人物传记写人叙事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2) 采用质疑导读法,让学生在自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 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2、体会*凝练简洁的语言。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的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 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先学后教,当堂消化。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依照导学学案预习。)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见注解及教参142页张衡的生平及成就。)2、识常识:文体常识:人物传记,包括传记特点及种类等。3、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三辅、太学、五经、六艺。管职升降与人才选拔:孝廉、公府、公车、举、辟、召、征、郎中、太史令、拜、迁、转、出、视事、乞骸骨等。4、正读音:请大家认真听课文录音朗读,将生字词注音注在原文上。接下来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断句。提示学生读全文,注意属、璇、罔、蟾蜍等字的读音。5、释词义:重点词、疑难词,依据书下注释理解词义,进而理解句子含义。通假字:员径八尺(员通“圆”)形似酒尊(尊通樽)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古今异义词举孝廉不行。(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能走路。)衡下车(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指从车上下来。)活用词: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多义词: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证据)兵未战先见拜征(预兆)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举:举欣欣然而告之(全,都。)举孝廉不行(被举荐)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介词,拿,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何不作以上,莫令事不举(成功)观:因入京师,观太学(游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建筑物的一种)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看见)无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看)施: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设置)靡计不施,迄无济(施用施行)致: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闲情逸致(情致,情趣)6、知句式: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被动句举孝廉不行(他被举荐为孝廉不去应荐)连辟公府不就(他多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就职。)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状语后置句验之以事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省略句(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讽议(于)左右果地震(于)陇西三、 问题设置:1、*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记叙的重点是什么?(采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结构。)(学生归纳,教师板书)明确:*从三个方面写张衡:第一部分(第1段)记叙张衡的学业、品德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1)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3忧国忧民,作二京赋,收拿奸党。(2)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1善属文2善机巧3善数学4善政事。3、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让学生联系*原句多角度探究问题原因。教师巧妙运用质疑导读法,鼓励学生将疑难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逐步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联系文句自己组织答案。)师问(1)张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在*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说明其中原因。生答:张衡“少善属文”.游三辅 观太学 遂 通五经 贯六艺因-果联系上下句道出各种原因概括: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教师顺势引导启发:(2)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生:“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学生,疏通难点“从容淡静”)不慌不忙,镇静,淡泊宁静。译文注释为: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启发(3)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生:“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概括: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生:“精思博会,十年乃成”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研核阴阳” “妙尽璇机之正”“言甚详明”.概括:执着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4、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给“员、尊、饰、形、首、隐、际、所在”等词作注,要求学生参照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翻译,同学以个人思考为主,然后讨论交流共性的疑难词句,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本小节不足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概括要点。(学生讨论逐句概括) 同样分解成两个小问题:该段的语言有记叙有说明,分别指出。生:从“阳嘉元年”到“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是说明性语言,以下为记叙性语言。 具体说出*说明文字的说明顺序。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了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1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2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装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3仪器的机关内外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4功能和作用。5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个新仪器的认识过程。6交代仪器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小段文字像一篇小型说明文,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