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d.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考核方案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根基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根基,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开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的功能,建设科学的小学生开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 基本原则一开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开展,注重学生开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三鼓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典范,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鼓励学生不断开展的动力。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开展规律,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开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一评价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根基性开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1、根基性开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安康、审美与表现。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老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历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3交流与合作:能够使用普通话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5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6运动与安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安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安康的生活方式。7审美与表现:拥有安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展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2、学科学习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到达的目标。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根基性开展评价标准。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 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 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在关心集体、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工程的“突出表现栏中。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安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C、D四级。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 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或C;不符合 基本要求者,评定为D。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创造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安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安康标准到达优秀等级;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相关部门组织被认可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能坚持讲好普通话、写好标准字,参加普通话演讲、古诗文诵读、硬笔书法比赛、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工程);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工程。四、评价方式与方法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2单元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根基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开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到达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展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2、建设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正确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展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根基上产生。评语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评价等级分为A、B、C、D、E五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开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局部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