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黄土高原窑洞与环境的关系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 宁夏等省。形成原因:一、地质因素:黄土高原是以黄土为名的,那里的黄土深达一二百米、质地均一、层理不显、富含钙质、 极难渗水、具有一定的胶结力、不易崩塌,且垂直节理发达,直立性很强。黄土的这些特点, 正是建造窑洞的优势。二、气候因素: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窑洞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 穴居形式,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三、其他因素:窑洞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省钱,节能,同时传统的空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 谐,所以窑洞被当地人民群众广泛采用。特点: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 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泼,这种源自自然的形 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 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见图),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辐射, 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