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5年北京普文教育中心第三次模拟试题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42 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盱衡胥吏戊戌变法嘘唏不已B.菊坛柑橘局促不安虚伪谲诈C.陨落吮吸繁简允当殒身不恤D.伦常年轮满腹经纶羽扇纶巾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的报告对农村民主建设的现状独书新见,赢得与会代表的赞同。B. 盐商孙富用卑鄙奸诈的手段摧毁了李甲对杜十娘的爱情。C. 随着两岸交流日频,来往渐绸,此乡与彼乡的界限也日渐模糊。D. 待养年迈的父母,是每一个做儿女的人不容推辞的义务。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然则,冷静须与同情相辅相成,方不偏失入冷漠。史记一书恒常感人之处,正在于字里行间每每有司马迁个人的生命感思涌动,它绝不只是一堆死寂刻板的文字而已! ,我则又逐渐领悟, 写学术论文,不能完全抹煞情感; 冷静与同情之间的敛放不逾矩,又委实是此类文章的高层次目标了。A.因此至于其实即使B.而且所以仍然其实C.近来即使仍然至于D.所以近来因此而且4. 依据下面一段话的文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间, 。浓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谓也;若徒贪肥腻,不如专食猪油矣。 清鲜者,真味出而俗尘无之谓也;若徒贪淡薄,则不如饮水矣。(袁枚随园食单)A. 乾坤倒置,虚实错位B.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C. 鱼目混珠,滥竽充数D.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5. 下列关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 比较,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三曹”和“三苏”在当时都是以诗文见长的文坛领袖,各领风骚,形成多 元的创作风格。B. 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与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都是借古讽今。C. “三曹”诗歌的形式,包括四言诗、乐府诗以及近体诗;“三苏”所创作的诗 歌形式,则包括五、七言古体诗和近体诗。D.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彰显曹氏、 苏氏兄弟情谊之深浅有别,前者不睦而后者相知相惜。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工业经济海外联谊会的第一批团体会员有上百家、海内外理事近百人,已成 为本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众社团。B. 重新设定程序以后,打印速度不仅提高了将近一倍,而且清晰度也达到前所未有 的水平。C适度的自我批评,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越个 人实际的高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衡。D.各国推行的新法规为投资者提供了法律武器,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付 那些行为不端的公司,保障及提高他们的长远利益和投资风险。、(12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中国的“两河文明”中国的“两河”,即黄河与长江,比原来常说的西亚两河即幼发拉底河与底 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大河, 黄河、 长江有着极其丰富的 人文资源,只是水性及两岸的人文各不相同,历史关系也更复杂。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距不远, 地理、气候条件基本相同, 水性相差不 大。历史上两河之间有古老的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出车轮、历法、文字等 灿烂成就。西亚两河在人文发展上具有“一体化”的特征。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 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 是各自成长的两大类原始文化, 互不 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 西 亚的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 24 世纪出现统一国家,形成“两条河流,一个王权” 的局面。而中国的两河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中国早期最大的王权夏商二朝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可能另有大小王权, 但无法确知。 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 按史书的说法, 大禹 曾巡狩到会稽, 算是到了长江。 但今天的历史学家对此多持怀疑态度。 商朝的势 力到没到过长江, 本来也有争论, 但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铜器文化 的考古发现。使问题开始变得有趣。首先是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器、 陶器,其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 的相同,很可能是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 假如黄河流域商朝的 王权到了长江,“两条河流, 一个王权” 的局面就获得了第一个证据确凿的支点。后来,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 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州、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一批商周时代铜矿 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 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觊觎长江流域的一 个重要原因。 以文明特征而论, 没有铜器便不成为商朝, 商王对于铜矿资源的控 制一定会不吝代价。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经济的需 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历史事实上也很有可 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7下列对西亚与中国“两河文明”主要不同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中国的黄河、长江比西亚两河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B. 西亚两河合力共同浇灌两河文明,中国的两河文化从来互不统属。C. 中国两河与西亚两河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但人文关系差别甚大。D. 西亚两河在人文发展上的“一体化”程度,远远早于中国“两河文明”。8 以下不能作为“经济的需求导致政治行为”这个观点的证据的一项是()A. 一批商周时代铜矿相继在长江流域被发现。B.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铜器,其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相同。C. 史书记载,大禹曾巡猎到过会稽,算是到了长江。D. 考古发现,商朝贵族可能曾在长江流域筑城定居。9以下有关西亚与中国“两河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发祥的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古老文明就是常 说的两河文明。B. 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为研究中国“两河 文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C.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历史事实上,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都证明了中国“两 河文明”的日益发展。D.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促进了西亚 两河文明的发展。10以下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往往与大江大河密切相关。B. 中国早期的“两河文明”自成系统,不可能共尊一个王权。C. 三星堆遗址等一批铜器文明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冶铜技术高于黄河流域。D. 西亚两河的地理、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水性相差不大,必然养育出两河文明。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 14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 殷王,纣以殷亡。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威王以齐强 于天下,而愍王以弑死于庙梁;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 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 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 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 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 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范 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 “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 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 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 选自刘向说苑尊贤)不正确的一项是( 垂:流传后世 任:责任 霸:称霸 雠:同“仇”,仇恨11对下列各句加点实词的解释,A.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B. 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C. 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D. 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1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威王以 齐强于天下具以 沛公言报项王B 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 亡何也其孰能讥之乎?C 水广则 鱼大,君明则臣忠竭诚则 吴越为一体D 遂出见之,因 授以为相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13 下面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尊贤重要的一组是()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 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A B C D 14 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意在探讨治理国家的道理。作者认为,禹和桀,汤与纣,阖庐与夫 差,威王与愍王,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任用的人才不同。B 齐景公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父亲齐桓公凭着八百辆兵车就可以称霸诸侯, 而自己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 弦章告诉他, 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 就好了。C 杨因“居乡三逐,事君五去” ,赵简主却“绝食而叹,跽而行”相迎,并 力排众议,授以为相,表明赵简主认为他是一个杰出的人才。D 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同等重要,尊贤的关键在于用贤,范中行氏就因 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四、(18分)15.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答: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答:16.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忆昔 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1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2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3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 “莫愁在 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结合诗句,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2)“夕阳唯见水东流” 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17.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以 四个三字句发端。杜牧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2)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唐王勃滕王阁序云:“,”(与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用了同样的句式)。(3)师说一文批评了当时的世俗偏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意义。其全篇议论的中心为“是故,也。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马克思之墓(节选)南帆 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