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人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1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见,高尔基说:“我也不劝你肯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由于,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忱。”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故事2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闻一多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喧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闻一多。闻一多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闻一多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名人读书故事3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兰亭序让人叹为观止。他能有这样高的成就,是怎么来的呢?王羲之七岁时,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始终学习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足。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觉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忧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恳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觉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王导与王敦非常器重羲之。当时陈留人阮裕名声很大,做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最优秀的子弟,你的成就应当不比阮主簿差。”阮裕也对王羲之有美誉,将其与王承、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周顗是当时人物品鉴的专家,经他品评赐予确定的人物,身价倍增。十三岁那年,王羲之去拜见名士周顗。王羲之位次在众人之末。周顗视察王羲之后,觉得他是个奇异的人物。当时以牛心为贵,众客人都还没吃呢,周顗先割下一块牛心,给王羲之先吃。于是王羲之名声大噪,起先为世人所知。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立刻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名人读书故事4陈毅幼年时,有一次,母亲叫他到街上去买点绿豆,他提着篮子,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买好了豆子以后,又是一路上看着书回到家。母亲接过篮子一看:哎呀!叫你买绿豆,怎么买了豌豆?原来,他一心看书入迷了,竟没留意自己买的是什么豆子。陈毅同志从小就是这样刻苦好学的,他五岁起先读私塾,九岁以后在成都上小学。他每天鸡叫就起床,借着微弱的油灯朗读课文,在课堂上也仔细听讲,放学后,不是温课做作业,就是选读家藏的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官场现形记等古典名著。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他还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写一百个大字,两百个小字。为了节约纸张,他让父亲买来一叠草纸,用米汤写字,写了晾干,干了又写,过了些时候,草纸都变成硬纸块了。陈毅对书特殊感爱好,他经常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上几眼,假如发觉了一本好书,简直比什么都兴奋。有一年,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庆中秋节,一到就望见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于是遗忘了步行尽十里路的疲惫,马上躲到一个空房间里用心地读起来,一边读,一边作毛笔批注。亲戚几次来催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书放下。亲戚就把糍粑和糖给他端去,谁知他嘴里吃着糍粑,留意力却还完全沉醉在书中。糍粑本该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面去,只见他满嘴都是墨,便喊来了众亲友来看,大伙一瞧都忍不住捧腹大笑。陈毅却很风趣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少哩!”名人读书故事5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探讨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张广厚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由于常常的反复翻摸,雪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张广厚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高尔基救书名人读书故事6隐士唐球的诗瓢“诗瓢”比方作诗的一片苦心。此典出自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唐球)为诗拈稿为圆,纳之大瓢中。”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唐球。他住在蜀地,是一个不受礼教拘束的人。他写好诗后,就将诗稿揉成纸团,装进一只大瓢里。日积月累,大瓢里便装了很多篇诗稿。他临死前,将瓢投入江中,说:“假如这些诗文不沉没,那么得到它的人就会了解我的一番苦心。”之后,这些诗篇果真被人得到了,相识他的人都说:“这是隐士唐球的诗瓢。”名人读书故事7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程度,成为出名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全部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确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书,最终被他抄录到手。名人读书故事8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殊喜爱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始终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独创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很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建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名人读书故事9西汉时期闻名的经学家匡衡,在他的幼年时期,家里特别贫困,买不起蜡烛,他经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缺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在哪里,他发觉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真有了一束亮光。他拿来就向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进步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最终当上了宰相。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探讨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常常的反复翻摸,雪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1915年,闻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探讨“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打算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挚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抗日斗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打算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终在家属的一再督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时常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状况照旧。曹禺的家属顿生怀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辞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仔细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经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经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人读书故事10匡衡是西汉闻名的高校者,他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世代流传。匡衡从小起就酷爱读书,可那时候白天要帮大人干农活,没有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可家里穷得连点灯的油灯买不起。匡衡的邻居是个屠夫,家里虽然也不是很富有,可有猪油点灯,而且这个邻居每晚都要点灯杀猪。匡衡知道后,就想方法,怎么把光偷过来呢?有一天,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灯光从小洞里透了过来,射在书上。因此,匡衡每晚都能读一两个时辰的书。可没过多久,屠夫邻居发觉了这个洞,就跑过来责问。小匡衡只好把真实状况告知了屠夫,还向屠夫赔礼致歉。屠夫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看到匡衡这么用功,就借猪油给匡衡点灯看书。名人读书故事11欧阳修是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可是,在欧阳修他少年时代,他的学习条件是很艰苦的。在欧阳修四岁失去父亲,全家就只靠他母亲一个人来维持生活。母亲不愿欧阳修失学,于是,自己当了老师。家里贫困,买不起文具,欧阳修的母亲就想出了别的方法。她看到沙滩上有鸟兽走过的踪迹,认为在沙子上面也可以写字。于是,她就让欧阳修到沙滩上搬些沙来。她在家里选了一个光线比较好的地方,挖成深坑,然后,把沙倒下去铺平。这样,小小的沙坑便代替了笔墨纸砚。学习的时候,他的母亲折断一根荻草,在沙面上画出一个生字,等欧阳修他学会了,便用手把沙子弄平,再写一个。欧阳修也利用这个地方来做练习。母子两人,一教一学,教的仔细,学的起劲。后来,欧阳修在文学上的很多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的沙坑帮他打下良好的基础。名人读书故事121809年2月12日,一个男孩诞生在美国肯塔基州乡村一个穷苦农夫的家里。因为家里穷,他没有机会上学。他一生中进学校上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他的母亲能阅读,但从来没有学过写,而他的父亲也仅能写他自己的名字。可是,他却被书籍剧烈地吸引着。他7岁起先上学,每星期只去学校23天。从那时起,他起先了自己的启蒙教化。他把燃烧过的木头当成铅笔,在粗糙的木板上练习写字母。夜晚,他向母亲大声朗诵圣经,还反复阅读伊索寓言。十几岁时,他从50里范围内的全部邻居那里找寻并借回许多书,包括本杰明弗兰克林自传、华盛顿的一生和天路历程。他抓住一切机会仔细阅读。当其他小伙伴在山上玩捉迷藏嬉戏的时候,他却手捧书本在一棵树下阅读。吃完饭后,他又很快拿起书本。9岁时,他深爱的妈妈不幸去世。他和姐姐用读母亲最喜爱的圣经章节的方式来劝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当他父亲再婚时,继母带了几样家具和三本书到她的新家:韦氏大字典、鲁滨逊漂流记和天方夜谈。他把这些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他慢慢成为了一位精通写作的人,以至于他的邻居们情愿出钱请他写信和简洁的遗嘱。21岁时,他确定外出。最终在一个住有100多个新移民,位于西部边疆的小村庄安排下来。这个小村庄有6位受过高校教化的人,其中包括两位学问渊博的内科医生,他们允许他随时借阅他们的书籍。在此后的7年,他做过两份工作,都是允许他可以长时间读书而不受打搅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商场店员,其次份工作是邮递员。他在接待顾客之余,广泛阅读了哲学、科技、宗教、文学、法律和政治学方面的书籍。事实上,通过阅读,他自己授予了自己一个优等的高校毕业文凭。1837年,28岁的他虽然连小学一年级都没毕业,却已经是伊利诺依州的执业律师了。1861年,他通过参与竞选,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宏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在人类历史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勤奋读书而变更自己的命运,乃至变更国家、民族的命运,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他们的故事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相识他们,从他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