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宁皮革产业简介皮革业是海宁的传统产业,也是海宁重要的特色区域产业。多年来,海宁市委、市政府坚 持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大力扶持和发展皮革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提升海宁 皮革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皮革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之路。一、基本情况海宁地处杭嘉湖平原,陆地面积700平方公里,人口 64 万,素来以“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 享誉海内外。海宁在历史上是重要的湖羊繁育基地,优质的羊皮为海宁的制革业提供了丰富的原 料。“家家户户羊满圈,张张羊皮晒铺面”,是对海宁数百年传统皮革手工业兴旺发达的生动描绘。 1926年创办的海宁制革厂,是海宁皮革业发展史上第一家具有现代工业意义的企业,迄今已有 80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海宁皮革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依托海宁中国皮革城和海宁皮都科技工业园的 建设和发展,海宁皮革业加快了集群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步伐,企业的个体规模逐步壮大, 卡森、蒙努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全市、全国皮革行业的领头雁、佼佼者。在市场与产业的互动下, 在骨干企业的带动下,海宁皮革行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张,2005年,全市皮革工业实现总产值 13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产值106.9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25.59%;利稅9.32 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稅总额的29.34%。2005年皮革产品出口额达到7.19亿美元,占全市商 品出口额的49%。2005年易地扩建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达到 68亿元。二、主要做法在引导和扶持皮革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实施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海宁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皮革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支 柱产业和产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来加以定位,切实强化计划指导和政策扶持。早在1996年, 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海宁经济发展的T35 ”发展战略,将皮革业列为海宁的特色支柱产业, 其后十几年来始终坚持把皮革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优先加以发展。一是积极 引导,制定了海宁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十五”规划纲要。二是加大扶持, 出台政策,对皮革产业进行扶持,在技改贴息、信贷支持、土地安排、加快折旧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是改善环境,创建海宁中国皮革城、中国皮革科技工业园,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了 海宁皮革产业的集聚和产业提升。(二)实施专业市场带动战略。为进一步推动皮革特色产业的发展,我市于1994创建了海宁中 国皮革城,依托市场的网络功能为产业经济服务。市委市政府每年举办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积 极打造海宁皮革区域品牌。通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宁中国皮革城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皮革服装 中心批发市场、全国文明市场、浙江省重点市场、“百城万店无假货”省级示范市场和浙江省五星 级文明规范市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 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是国内皮革界最富盛名的专业展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 十二届,并于2005年被中国主流权威媒体推选为十大“中国最具影响力纺织服装展会”之一。皮 革专业市场的创建和发展,皮革博览会的举办,为皮革特色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通 过产业与市场的互动发展,加快推进了皮革特色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三)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的集群优势,推进产业不断升级换代,1999 年12月我市着手建设海宁中国皮都科技工业园,规划面积4.72平方公里。2002年底,我市又在 皮都科技工业园内着手建设皮革城出口加工区,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建成标准厂房11.2万平方米, 27家企业入驻投产,年销售产值2.5亿元。去年设立了箱包皮具加工区,竣工的一期总建筑面积 达4.6万平方米,可吸纳20多家企业。今年以来,又规划建设了占地600亩的海宁品牌皮革服 装区,为海宁皮革服装企业再次飞跃搭建更高的发展平台,现一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发展一大批规模企业是海宁推动皮革特色 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综合素质、树立区域经济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区域品 牌的培育扶持步伐,出台了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意见,对获得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奖励 100万元,获得省级名牌或省级著名商标的,奖励10万元。在品牌战略的带动下,目前,海宁 已成为全国皮革行业名牌最集中的县(市),以“雪豹”、“蒙努”、“三星”真皮衣王为龙头,涌现 出“白领氏”、“圣尼”、“雷豹”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皮革服装知名品牌。2004 年,雪豹皮衣、 蒙努皮衣获“中国名牌”称号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五)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近年来,海宁皮革企业技术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企业的 制革设备、成衣设备和整体装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市有24家企业成立了技术研究中心, 具有相当的科技开发、设计制造和工艺创新能力。如蒙努公司引进德国制版系统,建立了全省首 家皮革业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卡森集团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采用法国的技术,生产的牛皮沙发 套、汽车座垫革,通过了英国B.L.C测试中心认证,成为美商免检产品;另外我市的猪绒服装革、 仿绵羊皮、超薄型丝绸山羊革、优质绵羊皮、沙发革等产品的质量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皮革企业技术力量的增强,皮革产业链得到不断延伸,海宁皮革业不仅已形成了从制革到成 衣的一条龙生产体系,而且发展了许多新的产品门类。企业从单一生产猪皮、皮衣产品调整为生 产牛皮、沙发套、成品皮沙发,以及皮包皮具、手套、皮鞋等,大部分规模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的 拳头产品,海宁皮革产品多元化发展取得良好的开端。(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革企业属重污染企业,为了搞好制革企业的环境治理,我们积极 鼓励上有条件治理的大企业,压缩无能力治理的小企业。几年来,通过整治,全市制革企业从原 来的17家,压缩到目前的9家,并严格遵守皮革工业环境保护行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污染防 治对策,做到环保设施齐全,责任落实,污水治理达标排放。其中富邦公司污水治理项目列为 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样板项目。市环保部门能对皮革产业的环境污染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新上项目严格做到“三同时”,并有相应的环保规划、措施。三、发展方向下一步,我市将加快调整和优化皮革产业结构,拓展产品领域,延伸产业链,通过加快改造提升, 使海宁皮革业产业由数量主导型向质量、品种、出口、效益主导型发展,将海宁建设成为中国的 皮革强市,着力打造世界先进皮革业制造基地。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发展” 的要求,从产业规模、企业群体、人才聚集等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使海宁皮革 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扩大规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先进的皮革制造基地。一是通过皮革工业园区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国内外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入园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 聚程度;二是加大对规模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扶大扶强扶优,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规模、管理水平、技术层次和品牌档次,培育产业巨头;三是加大自主创新,变革传统的生产、发展理念。支 持企业成立信息技术中心,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皮革产品整体水平,推广信息化管理,加速 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管理高效化,资源配置最优化。通过多方努力,逐步打造出以高新技术为 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支持、高度国际化的先进皮革业制造基地。(二)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在提升产业特色化过程中,进一步重 视制革业的提升和发展,推进“科技兴皮”,拉长产业链。加快制革产品向超薄型、系列型和混合 型,皮衣产品向时装化、休闲化、多样化的皮革服装新领域发展。引导皮衣生产企业引进国际先 进设备,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扩大生产能力,推广自动制版系统,提高设计水平,提高皮衣附加 值。大力发展皮革制品生产,鼓励发展皮鞋、箱包、手套、皮具、沙发等皮革制品系列产品。在 发展真皮制品的同时,开拓非真皮皮革制品。鼓励发展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等皮革相关产业,提 高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增加皮革产业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三)顺应时尚,拓展市场,建立现代模式的营销网络。继续加强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培育,推进 市场商品结构调整和功能创新,拓展皮革系列产品和相关产品交易,完善市场的展示、信息、集 散等功能,使皮革城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办好海宁皮革博览会,加大国际国内招商力度, 探索市场化办展会的路子,不断提高博览会的影响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主动抢占国内 市场,扩大海宁皮革产品、特别是精品皮装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走外向型发展 道路,促进皮革业量的扩张。(四)做好品牌,注重知识产权,全面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注册商标,增强产品的设计开发 能力,使更多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到国外注册商标,鼓励外贸企事业使用自主商 标和知识产权。以IS09000质量认证为手段,培育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品牌。深入实施品 牌战略,提升产业层次。(五)加强培训,造就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行业中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 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培养、引进和造就一批熟悉市场规则、善于经营管理、 勇于开拓创新的行业带头人和企业家,一批复合型的新一代技术骨干和专业管理人才。大力开展 高级技工培训,通过协会每年组织数期皮革业技工培训班。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 合理的人才队伍,大幅度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六)大力发展环保型产品,推行绿色认证制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制革业环保体系,认 真执行IS014001认证、环境标志认证,将绿色环保融入到产品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中去,争 取尽早通过行业绿色认证。加强对出口国环保标准的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反馈国外的“绿色 壁垒”,认真总结和推广国内外企业成功突破“绿色壁垒”的经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切实提高 产品的环境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