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街楼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内容及流程 2三、施工工期3四、新增梁、柱施工工艺 41. 植筋工程42. 钢筋工程43. 灌浆料工程7五、拆除专项工程101. 编制说明102. 编制依据103. 工程管理目标104. 拆除方法和次序105. 施工注意事项136. 防尘措施147. 垃圾清运方法148. 拆除工程安全措施 149. 拆除工程文明施工管理 16六、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 171. 安全制度182. “三安”、“四口”安全保护措施 18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1. 现场布置192. 班组落手清203. 周转设备204. 材料库20八、与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单位配合措施 21一、工程概况1、工程地址:2、工程用途:商业施工主要内容:将砖混结构楼房通过新增梁柱,同时拆除部分梁、板、墙,使之成为框架结构体系。3、加固施工主要规范: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及其它国家标准施工规范二、施工内容及流程1、 深研设计图纸,仔细勘察施工现场;确保现场安全施工的基础上,达到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2、材料准备,人员进场,报批施工手续;按照施工规范,向监理和甲方报验各种施工资料;3、原有建筑物卸载;在加固和拆除前,尽量将原建筑结构里存放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卸掉、拆除或暂停运行,确保加固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4、对楼层搭设钢管及型钢支撑,为后期拆除做好安全防护;将原砖混结构,自下而上的从外到内进行满堂钢管支撑,梁底和预制板第用型钢支撑并预加反力,墙体内外两侧用钢管双排夹紧并固定于上下楼层的支撑结构上。5、切割部分墙体;在新增梁、柱侧对部分墙体采用机械无震动静力切割,确保墙体不发生侧移或裂缝;6、新增梁、柱施工;此分部工程工序见后,新增梁柱采用木模板,灌浆料施工。7、按照设计图纸,拆除墙体及预制楼板;待新增梁柱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照后面拆除方案机械静力拆除。8、拆除原有部分梁;楼板及墙体拆除后,机械静力切割并吊装部分梁,让后破碎拆除梁体。9、拆除钢支撑;拆除钢管支撑及型钢支撑,原房屋结构转换为框架结构10、撤场。三、施工工期因本工程涉及原有结构体系转换,同时拆除部分结构,从安全计,本工期为30天。四、新增梁、柱施工工艺1. 植筋工程植筋施工工序:(1)、定位:由总包方画线定位。(2)、钻孔:使用电锤对指定点位进行垂直或特定角度进行钻孔,先 使用常规钻头进行钻孔,然后用加长钻将孔钻至设计要求的孔深。(3)、清孔:使用钢刷对已钻孔进行清理,将钢刷插入孔内来回拖刷,使松动的混凝土颗粒及浮尘脱离孔壁,使用吹风机将孔内杂物吹出。反复三次,确保孔内清洁,无浮尘。(4) 、注胶:将植筋胶放入注胶枪,将前端未充分混合的1015ml胶放出,然后由孔底自下而上注入植筋胶,注胶量约为孔深的2/3。(5)、植筋:将钢筋(螺杆)植入端稍做清洁,除去表面铁锈,然后 缓慢旋转插入孔内,确保植筋胶与钢筋及混凝土充分接触。(6) 、凝固:常温下, 植筋胶约10分钟即初凝,4560分钟完全凝固, 达到设计强度,在此期间严禁晃动、拉拔钢筋的地面部分,否则将严重影响承载力。2. 钢筋工程(一)材料及主要机具:1.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了过程中发生脆断等 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1.2 铁丝;可采用 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1.4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二)作业条件:2.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2.2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三)构造柱钢筋绑扎:3.1.1 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绑扎搭接部位箍筋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3.1.2.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 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2.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 (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3.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 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 应大于沟深。3.1.4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 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 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3.1.5绑扎搭接部位钢筋:3.1.5.1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3.1.5.2 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 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3.1.5.3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3 2)第3.2.5条的规定。3.1.5.4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四) 保证项目:4.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4.1.2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严禁按原规格使用。4.1.3钢筋对焊或电弧焊焊接接头,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按规定取试件,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4.2基本项目:4.2.1 钢筋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4.2.2 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搭接长度均不少于规定值。4.2.3 用I级钢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4.2.4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月。不大于2mrn.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无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大于0.05d,宽不小于0.1d,长不小于0.5d.3. 灌浆料工程(一)、模板工程q l |? 48 X3.5 钢管1、梁模板施工1 )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 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设底模板T 拉线找平封侧模预检。2)根据主控制线放出各梁的轴线及标高控制线。3)梁模支撑。梁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 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 ;立杆全高范围1500mm ;为1.0m ;立杆须设置纵横双向扫地杆, 内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不大于 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 在满堂架的基础上在主次梁的梁底再加一排 立杆,沿梁方向间距1.0m。梁底小横杆和立杆交接处立杆加设保险扣。梁模板支 架宜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相互连接、形成整体。4)剪刀撑。竖直方向: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水 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 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 杆的夹角宜为45度。5)梁模板安装01大龙骨采用?48 X 3.5mm 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 X 8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O2梁底模板铺设: 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杆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梁 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 %o,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O3梁侧模板铺设: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应设置斜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设置腰楞,并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 ,垂直间距300。2、柱模板施工柱模板安装顺序是:安装前检查一一模板安装一一检查对角线一一长度差- 安装柱箍一一全面检查校正一一 整体固定一一柱头找补。安装前要检查是否 平整,若不平整,要先在模板下口外辅一层水泥浆( 1020mm厚)以免砼浇筑时 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3、模板的拆除1、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 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宀最后拆梁底模板。2、柱、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板与梁底模板应在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有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压报告,经监理审批签发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除。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将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净,并按文明施工要求运出堆放整齐。5、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 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二)、浇筑灌浆料1、灌浆前施工准备1.1灌浆前柱、梁标高、轴线经自检均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并且经监理验 收合格。1.2预备灌浆部位应先清除柱底板下及孔中杂物,灌浆前24小时水湿润,灌注前1小时洗除积水。1.3竹胶板同基础,用胶带密封板缝,以防止板缝漏浆。2、灌注方法:采用自重法填充柱底全部空隙。3、 拌合:采用搅拌机拌合,水分两次加入,拌合时间3-4分钟,用水一般每袋为7公斤左右。冬季施工用不超过50摄氏度的温开水拌合。随拌随用。4、灌注:灌注应连续进行,在初凝前灌注完毕,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 下料,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