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信息 财税科技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7年第 33期 新时期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任丽华 (铁法煤业 XX公司大明煤矿调兵山 112700)摘要本文通过对会计行业面临的信任危机和失信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后果的剖析 ,证明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所在。对会计人员如何做到诚信 ,从公平的意识 ,独立的人格 ,虔诚的态度和良好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畅叙 ,得出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关键词诚信 ;会计 ;意义 一、前言 2001年美国上市公司的破产数量创历史新高 ,达 257家,比 2000年增加 46%。令人震惊的是 ,15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 ,竟然有 5家宣布破产。这 5家公司除 “安然 ”外 ,还包括宝丽莱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其中 ,安然公司的轰然倒下 ,使无数投资者目瞪口呆 ,继而悲痛欲绝 ,多年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这是美国会计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在安然破产案中 ,充当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它失真的会计信息帮助安然欺骗了所有的投资者。无独有偶 ,中国的会计行业近几年也出现了百文、银广夏等典型的造假案例 ;根据财政部对 152家企业 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结果显示利润不实比例达 10%以上 ,更有 16户企业设置账外账 ,会计在国际、国都陷入了信任危机之中。二、会计诚信的意义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 “生命 ,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会计信息之所以为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和运用 ,完全在于社会各界对会计诚信予以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诚信为本 ”是会计的真谛。而如今 ,会计行业却面临一种全球信任危机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这些问题的出现 ,除了行业制度上的不完善外 ,还存在着一种道德缺失的问题。对于会计行业来说 ,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 “不做假账 ,诚信为本 ”。这样 ,诚信就理所当然地在会计行业道德规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是会计行业道德规的灵魂。缺少了诚信这个灵魂 ,会计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会计诚信道德的缺失 ,对所有者 ,对经营者来说都是一种致命的伤害。失真的会计信息 ,将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失控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 ,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序流动 ;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打击了他们的投资信心 影响资本市场等正常的健康发展 ,破坏了投资环境 ;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 ,长此以往 ,必然造成资金短缺 ,效益低下 ,持续亏空 ,直至积重难返 ,回天乏力。其次 ,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助长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诸如贪污挪用公款、权钱交易等 ,严重恶化了社会环境 ,破坏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凡此种种 ,必将造成经济关系扭曲 ,社会交易成本增加 ,还将败坏社会风气 ,污浊人们的精神家园 ,最终必将造成严重社会信任危机。会计行业需要诚信,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所在。三、加强诚信问题的思考但讲会计诚信容易 ,真正做到诚信却很困难。这首先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会计诚信。简单地说 ,会计诚信就是表达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并忠实地为会计诚信服务。而要做到会计诚信 ,会计人员则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修养和业务能力素质。 1.会计人员要做到诚信 ,就必须有公正平等的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 ,首先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公正、公平、公开、公信等平等意识。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追求平等的意识 ,就不可能有对诚信的强烈要求 ,也就不能有对诚信道德的严格遵从。 2.会计人员要做到诚信 ,还必须有独立的人格。会计人员的诚信行为必须以其具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没有个性的独立 ,就不可能有对诚信的道德要求 ,也就不可能有对取得社会信任必须承担的会计责任和会计规。只有具有独立的人格 ,会计人员才会在面临抉择时去选择诚信。 3.对于诚信道德的遵从 ,会计人员还必须有笃信虔诚的态度。在讲究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 ,会计人员要想得到社会与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就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对社会交往的规则持有一种笃信虔诚的态度。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会计人员 ,必需靠敬业精神和执业能力来获得社会的尊重与信任。会计人员能诚心诚意地怀着笃信虔诚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就会更有效率 ,也会产生更多先进的会计思想。会计工作有效率、有成果 ,自然会有社会信誉。会计人员的个人信用首先是一种对诚信的敬畏精神 ,把诚信看成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基础。 4.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 ,会计人员才有可能真正做到 “不做假帐 ,诚信为本 ”的职业道德要求。然而 ,仅仅做到了诚信还不够 ,这里还涉与一个诚信境界的问题。它表现为会计人员在社会生活和会计实践工作中 ,按会计诚信原则和规去行动所形成的诚信觉悟水平 ,以与处于这种道德觉悟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情操的差别。有些人只是将从事的会计工作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不主动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只求得到理想的工作和报酬。在这种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行为中 ,社会的诚信评价和自我评价存在着矛盾。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期望较高 ,而会计人员对自身的诚信易于满足。相反 ,有些会计人员则会在本职工作中始终做到工作第一 ,他人第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种诚信境界下,会计人员能从局出发 ,能摆正并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能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 ,提出会计诚信的自我要求。在这里 ,会计诚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达到统一 ,他们的诚信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由此可见 ,诚信境界的差别是巨大的。会计人员要从较低层次的诚信境界向较高层次的诚信境界转化 ,必须时时刻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在不断的人格完善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从而提升自己的诚信境界。 5.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从根本上说 ,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走向 “文明 ”的在要求。现代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信用的确立恰恰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项前提 ,而会计正是维持信用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工具。可以说会计诚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宏观上讲 ,由诚信带来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是党和政府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只有拥有了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 ,才能正确估量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 ,也才能为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进行就是建立在对国民经济的正确评价上 ,这其中就不乏会计行业的功劳;同时 ,在会计行业贯彻诚信原则 ,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都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良好的行业道德素质不仅使人自律,还会给人一种榜样力量 ,从而形成一种他律。这也是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所在。从微观上讲 ,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使他们在投资和经营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而避免“安然 ”悲剧的发生。同时 ,良好的行业道德也可以使公司的员工怀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精神 ,在工作中尽心尽职。四、结语可以说 ,是诚信给了会计以健康的生命 ,失去了诚信 ,会计工作就无异于消亡。像 1957年大跃进式的浮夸虚假账目 ,只会给整个民族与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社会需要诚信 ,而会计人员也只有用诚信这种职业道德武装起来 ,才会给会计工作注入 “真实的生命 ”。这样 ,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会计工作者的期望和信任。如今 ,新的会计法已开始实施 ,第二次会计改革高潮已经兴起 ,我们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立足于诚信 ,去敏锐地把握财会实践中提出的新问 (下转第 558页)604 科技信息 外语教学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7年第 33期 英语教学模式初探高小平 (师大学分院 136000)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是每一个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时代的发展 ,进一步对高职高专的教育提出了教育要侧重于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如何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 ,我们尝试采用了 “互动模式 ”,并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是结合这一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简要介绍一下它的容与实施办法。一、“互动模式 ”的涵 “互动模式 ”采用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方法。即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依据某个主题 ,采用讲授法、交际法、认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立足于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鼓励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 “互动模式 ”要求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在教学中避免 “填鸭式 ”“满堂灌 ”的传统教学方法 ,而是精讲多练 ,给学生以足够练习与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的空间。教师集中精力给学生提供全面技术实践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 ,使学习者认识到课堂学习的动机。 “互动模式 ”要求教师的教学容不单需要注重群体需要 ,更要注重学生个体需要 ,其课堂设计要使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因为学生在语言 ,认知和情感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有的接受能力强 ,学习效果好 ;有的接受能力弱 ,学习效果略差一些 ;有的表达能力强 ;有的表达能力弱 ;有的不喜欢教师的明显纠正等。教师随时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情感需求 ,并在课堂设计时考虑到这些差异 ,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让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比如课堂活动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知识掌握要求 ,在小组练习对话中把英语中语好一些的学生和口语表达差一些的学生搭配在一起 ,由程度好的学生承担稍微重一点的角色 ,对渴望教师肯定的学生的微小进步与时予以表场 ,这样让学生有情绪安全感 ,并能体会出自我价值 ,进而激起他们进一步的主动学习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二、“互动模式 ”的运用 1.开设英语导论课。导论课的时间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导论课的目的是打破坚冰、启动和建立信任的过程 ,也是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责任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导论课的安排 :课程简介 ;英语课的教学模式 ;学业标准 ;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做好课堂设计 ,学习任务的难度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水平和实际 ;传授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适时为学生搭梯子。学生的责任是 :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课前按教师要求预习 ,达到能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 ,课后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让学生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对英语的课堂负有责任的义务 ,让他们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 ,这会为以后英语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积极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要有良好的课堂氛围 ,需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尽量平和 ,多关心学生 ,让学生愿意亲近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