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与应对一、关于“学习”“学习”有两个意思 :从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和效法。 对于它的两个意思我们不必考究,我在这里想说一下的是:在学校和家里,老师 和家长似乎已经让我们的“学习”进行了严重缩水 (想想经常回荡在我们莘莘学 子耳边的一句话是什么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别的一概不用管) ,我们本来 应该丰富而多彩的,获取人生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活生生被限制成 了:在课堂上面对几本陈旧而枯燥的教材,在课堂外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以及恨 之入骨却又不得不疲于应付的该死的各级考试 (从 习字的造字法,我们就该明 白学习不是那么狭隘的事情) ,既然整个社会都已经是这样定义学习,那么我们 在这里愣要让它回归本义似乎徒劳无益,如果不自量力与之较劲,那只能是螳臂 当车自取灭亡,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有顺应潮流。二、关于“压力”有三个意义: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承受的负担;制服人的力 量。我们今天讨论的应该是后面两个意义。我们看见这后两个意思,可能会想:我身上要是没有压力该多好啊!我倒觉 得,实际上压力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坏,压力过重固然吃不消,但是没有压 力也未必是好事。从心理学角度讲,作为有机体的人和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压力 的,要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免不了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来保证,没有这些条 件人就不能生存更不能延续和发展。比如:你会冷、会热、会渴、会饿、会累, 你需要生儿育女;你必须有必要的生存手段,你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些东 西如果缺少了,就会造成机体内部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反映到人脑中,就会产 生对所缺少的东西的欲望与要求,即人的“需要”(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 求),它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它是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彻底满足的, 需要一旦产生,有机体就会设法通过某种活动去加以满足,此时便产生了“动 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分为满足内 部不平衡的内驱力和满足外部欲求的诱因 ,以上所说的需要与动机通俗地说就是 压力,压力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满足一定需要,然后又出现新的需要,产生新的动 机,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说当压力仅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适度负担”的 时候,它是应有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但当压力成为“制服我们的力量” 的时候,麻烦就不可避免地来了。所以下面我们就要谈到压力与学习的关系。1、压力大小与学习效果好坏的关系我们接下来所讲的压力是包含其后两个意思的压力 ,所讲的学习也是世俗所 定义的狭义的学习。我们在学校的各种场合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我们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 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谈何容易?人的本质是动物,与生俱来的对于 危险和困难的逃避本能始终大于他对于享乐的追求本能 ,所以尽管人有着各种各 样的欲求,但归根结底仅仅是在规避凶险,就是说当压力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之内,压力可以促使人的行为去实现动机,而当压力超出一定范围 (即超出个体 承受能力) 的时候,导致人类规避风险的本能占据上风,压力便影响实现动机与 行为效果,影响动机的完成。反映到我们的学习上来,不管是来自家长、老师、升学拟或是来自于本人内 部的压力(诱因或内驱力) ,只有在适度的情况下才是动力,才能够促进学习成 绩的提高,而一旦压力过大,就不仅不是动力而恰恰会成为阻力,会让个体的学 习成绩与愿望背道而驰 (为车胎充气是最好的佐证 :适度了就好 ,过了就会爆) 。这里又提到“度”的问题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适度呢?中国文化是讲究中庸 的,度是一个无处不在却又无法精确计量的东西,尤其是各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不 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就真的没有一个标准,只要我们摸清楚了压力的来源,针 对我们个体的承受能力,我们还是可以把握这个度的。接下来我们讲第四个话题2、中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与心理探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是父母的宠儿,承担着振兴家族,光耀门楣的重任;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计划生育使我们当中的不少人成为独生子女,繁荣的经济,让我们有条件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当中,种种条件造就了我们一代人的优秀,诸如聪慧、有个性、有见识、敢作敢为、善于接受和开拓新事物等,但同时也造就了我们一代人的卑劣,诸如以自我为中心、道德修养匮乏、理想不够远大、挫折承受能力差等(大学校园内抑郁症患者和自杀率逐年增加的现状就是最有力的注解) ,但我们每个人却不一定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而偏偏容易自我肯定程度偏高,以至于难免眼高手低。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上的压力大概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传统文化造成的压力。相信大家都不会否认我们中华文化是以儒家 文化为代表的,而儒家文化是典型的“出世”文化、“正统”文化(与多元相 对),孔夫子对于治世讲究的是 “学而优则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什 么“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苟为家国生死已”、“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 革裹尸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我们浸淫在这样的传统文 化里面,血液中流淌的是为国、为家牺牲的概念(大家看过电影英雄没有, 至少了解荆轲刺亲王的故事 ,再不济也听过新闻媒体宣传的某某少年勇救同伴的 故事),想想当下我们弱小的身躯,幼小的心灵到底有多大的能量,是否能够去 承受如此巨大而又艰辛的任务,这些任务中唯一不能够照顾到的恰恰是个体本 身。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它的确给了我们无形的影响与压力,而可悲的正是被 严重影响却还不自知。 、国家现行教育体制,人才评价、选拔制度与就业形势的压力。僧多粥少 教育资源本来就不足,而且分布不均,由于管理体制的弊端,人们享受教育的权 利极不平等,且不说京、沪与其他省市的差异、东西部差异、沿海与内地差异, 即使在同一座城市甚至同一个学校,其不同学校、不同班级都存在着厚此薄彼的 严重不平等,为争取那有限的优良资源与优先权利,试问压力能不大吗?从小到 大,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是一张试卷分优劣,一个分数定成败,尤其是高考,“千 军万马挤独木桥”,压力不大才怪呢。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工作还是个严峻的 问题(据报道目前有九成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岗位) ,未来简直不堪设想,出国 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一可远在异地他乡,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从未离开父母半步 的轿子门连洗衣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难道能没压力吗? 、老师给与的压力(这一点也可以归入上一点,所以另外讲,是想强调一 下)。我们的老师本来就是在各种压力下熬过来并且在压力中求生存的,偏偏他 们又继承了这个“优秀传统”,甚至不惜加以发扬光大,因为高考指挥棒、考试 排名、评定职称、各种评优罚劣等都是以学生的试卷分数来说话的,可怜这些“戴 着脚镣跳舞的”老师们,一方面高喊着“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另一方面却不得不用陈腐的方法、无休止的题海战术和简单的分数排名来逼迫学生 疲于应付该死的各级考试。 、家人、父母过高期望造成的压力。在座同学的父辈应该说大多数是出生 于文革时期,经历了我们国家由文革动乱到拨乱反正,再到改革开放乃至今天取 得辉煌成绩的过程,当年他们处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缺失了物质和精神方面 的许多东西,虽然他们大多数现在拥有了不少,但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为了弥 补他们曾经的“缺失”,为了避免他们曾经的磨难不在你们身上重现,他们很自 然地以“爱”为外衣,把他们曾经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没有得到而想得到的, 经历过而不想经历的,都一股脑儿投射在你们身上(心理学上称为“界限不 清”),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看看那些课余或周末各种辅导班上的痛苦神 情),压力能不大吗? 、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压力。有以上几个方面的高压力,学生们自 己的期望值不高行吗?再说父母只生我一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个不 把我当成宝贝?从小我只听过赞扬,哪里知道什么叫批评,“学习”以外的事从 来就跟我没关系,我要啥有啥,从不曾被拒绝,什么叫分享、什么叫感恩、什么 叫关爱、什么叫挫折和失败,笑话,这些一概与我无关,老子就是天下第一。然 而残酷的竞争很快会给予有力的回答,可怜这样一个温室植物,被放进了大自然 的风雨当中,它能不倍感压力吗?以上这五大压力来源,看上去,似乎来自于历史的、现实的各个不同侧面, 但说到底,这些过大的压力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动机过强:历史文化、国家体制、老师、家长和我们自己,每一个都是)。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 说历史象一条河,大家肯定表示认可,如果我说个人的生命也象一条河,大家可 能也不会反对,既然是河,那么既会有洪水泛滥也会有河水干涸,既会有波涛汹 涌也会有风平浪静,既会有一泻千里也会有蜿蜒曲折,绝对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种 状态而一成不变,换言之,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是一个有喜有忧, 有苦有乐,有成有败,有优秀有低劣,有高峰有低谷,有生有死的漫长流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什么现象按说都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 该自自然然地接受的,然而人类却人为地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把人生中所有发 生的一切区分出“好”和“坏”来,并且还固执地以为好的就应该落在“我”头 上,而坏的就不应该轮到“我”(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固着”),其实生命(也 即死亡)的过程本是由所有的“好”和“坏”构成的,不是吗?从我们诞生的那 一刻,我们的死亡过程就已经开始了。既然如此,那么,你就是现在的你,(伸 出你的手看看那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五个手指就明白:其实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 是合理的)。你的昨天并不代表你的今天,你的今天也不代表你的明天,你未必 只能当一个英雄,你也未必就应该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你也未必是老师眼中满 意的学生,家长眼中争气的孩子,你也就该明白你不一定是老子天下第一,明白 除了这可怜的所谓“学习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你的人生还有许多丰富 多彩的内容,即使暂时考试分数不满意,也并不意味着你就什么都不行,看看周 围有成就者,难道都是曾经在校的高分者吗,高分者走上社会成就都很高吗,明 白这些你也就不会整天为了区区几分而斤斤计较,心事重重了。话虽这么说,可 是“我现在就是感到压力好大”我怎样能保持我的名列前茅 ,我怎样能够超 越自我和他人,我怎么改变我偏科的毛病,有没有应付考试的灵丹妙药等等,可 以说各人有个人的烦恼。那么下面我尝试为大家缓解有关学习压力,提供一些技术层面的方法,仅供 参考,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理解(首先声明不是灵丹妙药)。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学习压力过大以下罗列的是一些在校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时比较常见的现象 ,请根据你的情 况加以参考测试。1、我埋头学习,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任何事情,可还是完不成老师布置的 学习任务。2、我时常感到疲倦,老觉得睡眠不足。3、我很难入睡,不得不借助药物帮助。4、我会莫名其妙地吃很多,其实已经感觉很饱,可就是控制不住想吃。5、我需要喝那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来为自己提神。6、我经常无端发火,有时甚至想放把火把一切都烧光。7、我常常觉得好没意思,什么事都不想干,甚至想离家出走。8、我经常做梦,梦见被坏人追杀,我却跑不动而被吓醒。9、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别人都瞧不起我。10、我干脆不想学习的事,到网络中寻求解脱。 以上十条,如果你符合其中三条,说明你的学习压力已经不小;如果其中五 条符合你,说明你的学习压力已经很大;若五条以上符合你的话,建议抓紧到学 校心理辅导室接受心理辅导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以免给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留下 负面影响。当然,对于以上现象偶尔出现,大可不必紧张,另外学习效果也是检 验学习压力是否过大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十大对策”应对策略之一 :重新认识“学习”的概念 (最好也以爱的名义跟家长沟通) 。 所谓学习,不仅仅是指课堂知识的学习,它是你终生获取知识或技能的一切活 动。也许你的考试分数不一定让你的家长满意,但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