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全面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大财政精细化财务管理力度, 是财政致力竭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息化建 设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一、当前汝城县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一)信息化机房、硬件、网络建设情况。自2022年省厅推 行“金财工程”以来,截至到2022年底,财政信息化建设累计建设工 程投入资金572.66万元(不含新机房及市局数据备份中心建设)。目 前,机房硬件设备有空调、UPS电源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阵 列设备、终端管理软件等。并为“金财工程”纵向横向联网,“U8-教 育经费一体化平台系统”等运行提供服务。同时,还有1台路由器连 接市局政务专网。网络上实现了“四级网络贯通”。即省厅、市局、 县本级各预算单位和乡镇纵向网络贯通。局域网采用双网络、双布线, 实行内、外网分离,已建成了上时连财政厅,下连各乡镇财政所,横 连县本级各预算单位、各代理地方银行的信息财政信息专网。当前, 与财政厅连接使用专网光纤1条,与市财政局连接光缆1条,与各实 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县本级预算单位连接使用县广电局网络1条,由其 中心机房进行路由与各预算案单位连接,电信互联网线1条,与农行、 农商行、建行等代理银行连接使用专网农业银行光纤4条。在财政业 务及政务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搭建了纵横网络系统,包括 县级局域网、纵连财政厅、市财政局,下联乡财政所的广域网和横向 连接同级预算单位等职能部门的城域网。若干乡镇财政所已连接10M 专用光纤,为国库集中支付通畅运行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平台。所有接 取财政内网电脑,严格实行内外网分离。1、县本级财政软件系统运用情况。目前我局分别启用了用友 公司和湘邮公司开发的软件:用友公司U8财政区域化系统共有15个 子系统,主要含财政应用支撑平台、部门预算、指标管理(含实拨)、 工资管理、国库支付管理、公务卡管理、教育经费执行动态管理、账 务管理、综合查询等,湘邮公司软件1个系统,即非税收入,另外还 有政府采购、惠农补贴发放、政府债务管理等十余个信息系统独立系 统。2、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情况。局机关已启用了金财公司开 发的15个财政核心投资业务信息系统即指标、远程申请、国库集中支 付、银行清算、门户、总预算会计、工资统发、资金管理、集中财务、 非税收入(用友-税费统征办用)、部门预算、平台接入、银行接口、 集中财务监管、预算执行分析。同时还运行了非税(湘邮)、资产管 理、补贴发放、政府采购、PPP项目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10余个财 政收入业务软件。目前,各预算单位、乡镇财政所办理财政业务基本 实现了网上办公。总之,按照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准许,各乡镇所及 县直预算单位也已建立和完善了财政基础信息库,县财政与各乡镇财 政所和预算单位实现了上下级财政数据共享,实现了财政业务的系统 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二、目前弊端财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县财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 财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各市县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1、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仍处在碎片化管理状态。目前非税、国 考、政府采购、国资管理,惠民补贴发放系统均属于不同系统,数据 编码不统一,难以许多财政基础数据信息不能完全共享。目前,全县 财政系统的使用业务软件主要是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用友U8及其 子公司开发的乡财补贴发放系统和湘邮公司的非税征缴系统,两家产品都有自身的数据编码,软件差异造成财政上层、外部形成了若干个 相互、各自为政的信息应用系统。2、对部分偏远乡镇机构未能实行有效信息化管理。由于受多 种因素制约,有些乡镇预算单位不了单位运行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 一是等受财政体制影响,乡镇财政所一级财政管理,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指标及计划管理上比较独立,为完全纳入财政集中支付,目前仅在 岭秀、井坡、小垣等三个乡镇试点成功,为大面积推广。二是该些乡 镇单位,尤其是乡镇中小学,受地理影响,VPN网络运行不稳定,无法 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经常是由业务人员到县城现场操作,极大的制约 了国库群集支付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和有效监管。3、尚需信息化建设干部队伍尚需提高。财政局信息中心现有 工作人员2人,机关原有由各个重要业务熟悉计算机知识预算单位组 成的信息小组由于各方面原因长期性为形成有效合力。操作人员计算 机操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各业务股室业务人员大多数对信息化知识 较为匮乏,对局信息中心依赖度较高,业务发展既增加了信息中心技 术人员日常维保业务工作量,也信息系统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 进。三、继续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增进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探究 思考和研究财政智能化建设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电子技术管理的技术 支撑和保障手段,也是财政与发展的“助推器”,为财政精细化精细 化管理落实落到实处,信息化建设要努力实现各业务环节和各管理层 全面贯通,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统计分析全方位运营管理。 因此,进入新阶段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 基础建设,推动财政向前推进,提高处理风险问题的能力。按照上级 财政部门一体化建设工程建设要求,我市财政信息系统建设今后应由、 分散建设向建设一体化发展转变,主要业务应用向财政业务全覆盖转 变,支撑日常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向推动加强财政管理、促进财政科 学决策转化。最终同时实现建设标准统一、数据库统一,纵向构建财 政数据共享,横向实现财政与预算单位、银行、税务互联,实现财税 库银相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要高起点、前瞻性规划。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 是提高公共财政工作水平的必由之,是财政事业向前发展壮大的必然 选择,是夯实财政基础、提高财政效能、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 化的重要手段。财政信息化建设应高起点、统一整体规划,并分步建 设。都市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公共财政与发展大局,以信息 系统整合为突破口,建设逐步完善部分软件功能,测试方法统一业务 及技术规范应用支撑平台,将所有的核心业务均纳入一体化管理,在 现有支撑平台上所开发新软件,建成机关财政内部、政府与同级预算 单位、上下级财政互联互通连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支 撑各级财政部门本级及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的规范管理,实现全县预算 自动汇编、收支汇整及时汇总和决算即时生成。2、要实现财政建设项目信息一体化建设,首先应升级完善现 有应用支撑平台,共享资源。以财政业务发展基础数据规范为基 础,按照大系统内的建设思,通过厘清业务流程关系,统一编码体系、 统一基础信息、统一数据库、统一报表工具、统一对外信息内容交换、 统一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针,制定统一标准开发,使全县各类软件在同 一平台运行,分类整理实现全县财政数据自动收集、汇总,达到财政 信息互连。最终构建财政部门囊括所有财政部门、所有预算单位、所 有财政业务、所有财政资金协同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3、进一步完善部分软件特性,强化财政管理职能。在现有国 库集中支付大网络平台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资产投资管理、涉农 补贴发放、资金监管、政府采购、债务管理等系统功能,使原有分散 部署、各自的多个软件系统系统,渐次转变为信息通畅、数据集中处 理的新运行模式,打破信息“孤岛”。4、在巩固和提高现有信息化的前提下,按照财政和行政管理 需求,内容探索推进财政信息化基础建设内容,在现有一体化平台上 研究开发绩效管理、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管理、会计单位会计集中管 控等软件系统。利用财政核心数据生成转化成单位财务会计账务,加 强单位财务管理,实现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为财政管理 决策提供依据。5、运用现有综合查询分析信息系统,转型使信息技术向深层 次管理体制分析转变。通过对财政收支、财政两级专项资金、财政管 辖单位预算编制及使用、单位人员工资、日常经费、采购、资产管理 和惠民补贴资金发放等一系列业务执行情况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反映出财政资金快照、静态的变化,实现财政管理中对财政资金实时 管理的需要。根据真实数据查询和显示的图形,使管理者追踪到细项 的业务和捕获底层信息,党政为党委提供预警功能和财政决策服务, 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6、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工作领导,做到 “一把手”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将机关挑剔内熟悉信息化建设人次纳入统一管理、建立涉及各业务股室及二级机构的信息化建 设联席会议机制,定期或定期开展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会。7、要提升素质、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培训班队伍培 训力度。目前,财政部门既熟悉财政业务又熟练掌握的复合型人才却 严重缺乏,标准化这也是制约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此,要建立 财政业务与信息技术密切协作机制,取长补短,合理地开发和结构设 计人力资源,采取继续教育或培养深造等方式,既普及财政重要信息 操作知识,又尽快培养出一批既懂财政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次复 合型人才。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的服务能力和进一步提高水平,不断推 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效能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