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应掌握的十种课堂效应(1) 皮克马利翁效应。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肯定应多于否认,方能到达希望的效果。(2) 马太效应。教师应防止“马太效应,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等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等生转化。(3) 边际效应。一样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需要的程度成正比。教师应洞悉学生的要求,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决其困难,从而到达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4) 相容效应。心理相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必须先让学生在心理上承受你,认可你,才能使学生消除心理戒备,坦诚相告,推心置腹,才能到达教育效果。(5) 威信效应。有威信的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教师的威信来自于教师的职业本身和教师的人格力量,特别是后者。(6) 相长效应。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严密。教师应开放自己,广交同行朋友,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改良教学方法,从而共同提高教学能力。(7) 异性效应。教师应适当运用“异性效应,发挥“异性效应的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净化力等作用,从而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8) 首因效应。在处理关于他人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上,输入信息的顺序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最先接收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起较大作用。(9) 定势效应。定势是指在过去经历影响下,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在人际知觉中常有一定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定势效应有积极消极之分。(10) 从众效应。从众是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起初或臆想的压力,而在认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