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化州市九年级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说明:1.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本卷分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O:16 H:1 Mg:24 S:32 Ca:40 N:14 P:31 C:12 K:39 Cu:64第一卷 (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白色污染日趋严重,我国首先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出了一种无毒、阻气、透明、全降解塑料二氧化碳聚合物。有关其生产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B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廉价资源生产塑料。C该塑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方面。D该塑料的应用可减少臭氧层的破坏。2. 在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 ( )A.硫 B.砷 C.硒 D.硅3质子数和电子总数都与NH4+相同的微粒是 ( )A OH BNa+ CK+ DH2O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CO+O2 = CO2 B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Cu+2AgCl = CuCl2+2Ag C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2SO4 = MgSO4+2H2O 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3CO+ Fe2O32Fe + 3CO25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 ( )A10克 B22.5克 C25克 D30克 6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 ) A. 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B. 葡萄糖由C、H、O元素组成 C. 葡萄糖在人体内可直接进入新陈代谢 D. 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油脂被氧化时放出的能量多7氧化铜被下列物质还原时,均可得到金属铜。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试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则反应中所用的还原剂是 ( )A氢气 B碳 C一氧化碳 D氨气8.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Ag+ 、Cu2+ 9 向Na2CO3溶液里滴加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盐酸里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这说明 ( )A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BNa2CO3跟盐酸不反应C盐酸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2NaCl+H2O+CO2DNa2CO3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10. 若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 观察KCl溶液的颜色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C.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 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11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 A6CH42H2O BCH48H2O CCH46H2O DCH43H2O12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3有两种粒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 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C. 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D. 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1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未测定2110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2115右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装置气密性良好。经数小时后,U形管 A、B两处的液面情况是(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也相 ( )A.Na2CO3和NaHCO3 B.NaHCO3和MgCO3 C.Na2CO3和MgCO3 D.CaCO3和KHCO317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0克,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18克水。在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 ) A.1:1 B.1:2 C.1:4 D.1:918. 日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到490,并且精确度较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C在30到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正比。D金属镓的体积在30到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19如右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的 ( )A水、一氧化碳 B水、氯化氢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D酒精、氧气 ACaCl2HNO3KClBCaCl2HNO3AgNO3CBaCl2H2SO4CuCl2DBaCl2HNO3Na2SO4 20右表选项中都有、三种溶液,在Na2CO3 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然后再继续加人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符合上述变化的选项是 (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三、填空与简答(共28分)。21(3分)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右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22. (2分)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2)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23(3分)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回答:上述微粒有两种能形成X2Y型离子化合物,X是 ,Y是 。具有稳定的最外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是 。4(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t3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50g水,分别充分溶解A、B、C三种物质,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_;(2)在_时,分别配制A、B两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需要用水的质量相等;(3)t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0g,分别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4)t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5.(8分)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l2=2NaCl,反应前后,Na、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1)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A、2Mg+O2=2MgO B、CaO+H2O=Ca(OH)2 C、2KClO3=2KCl+3O2D、CaCO3=CaO+CO2 E、H2+CuO=Cu+H2O F、HCl+NaOH=NaCl+H2O(2)四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 是,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3)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试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一定有的固体是(写化学式) ,滤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26.(8分)A物质是某地刚出文物刮下来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