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目录一 单元概述 单元信息1 单元分析1 单元学习目标3 单元作业目标3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4 二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作业设计分析7 三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作业设计分析10 四 第三课时认识米作业设计分析14 五 第四课时练习十作业设计分析18 六 综合实践我们身体上的尺作业设计分析22 七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作业设计分析25 八 单元作业题目属性统计表30 九 作业版面设计31 单 元 信 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数学 二年级 第一学期 苏教版(2013)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单元组织方式 R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一课时线段的初步认识 第 59 页-60 页 2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第 61 页-63 页 3 第三课时认识米 第 64 页-65 页 4 第四课时练习十 第 66 页-67 页 5 我们身体上的“尺” 第 68 页-69 页 单 元 分 析1.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测量”提出了明确学业要求: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 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量感。为第二学段“测量”的学习奠定了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基础。 2. 教材分析 (1)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u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u 线段的初步认识 u 认识分米和毫米和球的直观认识(一年 u 认识厘米和米(二年级下册第五级上册第六单元)u 用厘米和米做单单元) u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位测量物体和线 u 角、直角认识(二形和圆的直观认识(一段的长度年级下册第七单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元) u 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 直观认识(本册第二单 1 / 39(2) 知识结构 1. 线段是直 的。 2. 有两个端点 。 3. 有长短,可度量。 特征 线段的 初步认识 认识厘米 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做单位,用字母 cm 表示。一个指甲盖宽大约 1 厘米。 测量 画法 (含估测)左端对准 0 1. 沿着直尺 画线。 2. 画两个端点 。 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做单位,用字 母m 表示。厘米和米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左端没有对准 0 一般左端点对准刻度“0”,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再标上右端点。 米尺的长度是 1 米。 1 米=100 厘米 (3) 内容分析 和厘米的关系 认识米 我们身体上的 “身体尺” “尺” 测量 拃、脚、步、庹 选择合适的身体尺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本单元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长度。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首先,可以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拓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其次,通过估计物体和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并描述测量结果,渗透计量的本质,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量感”。最后,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 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打好基础。 3.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会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单元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厘米”和“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如在游戏中,他们会用步子或手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少数学生在数学课上利用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在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悟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量感” 和抽象思维。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难点是建立正确的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测量和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单元学习目标1.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线段的抽象过程,认识线段的特征,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能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厘米、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会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获得度量物体长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活动经验。 3. 学生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能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体会测量是相同计量单位的累加。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发展几何直观与抽象思维。 4. 在数学测量探究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测量经验,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同时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单元作业目标1. 学生在图形的辨认过程中,在数线段、画线段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线段的特征,建立线段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消防员争分夺秒从铁管下滑的情境”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 选取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素材,如文具、生活用品、动物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 1厘米和 1 米的正确表象,巩固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在充满童趣的“青蛙跳荷叶”情境中,进一步巩固“米”和“厘米”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获得度量物体长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活动经验。 3. 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一步提高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厘米、米来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会根据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尺”来测量,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估测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发展几何直观与抽象思维。 4. 学生在“实践分享”和“动手操作”类作业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有序思考、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测量经验,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 学生在“智趣数学”的阅读中,拓展视野,增进数学学科与语文、科学、品社等学科在知识与方法上的联系,了解 “钢管上的线段”、 “核酸检测里的 2 米”的应用价值,了解其他“身体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 向,养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 思路框架 注重“四基”以生为本重视“三会”提质增效强化创新和应素养核心全面跨界融合用意识的培养导向理念育人拓展视野全盘统筹的立德树人大单元意识渗透文化 2. 核心理念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提质增效,可以从单元作业设计入手。教师可以提高单元作业设计的相关性、连续性、逻辑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能力,落实素养,提升学生品德和学习品质,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的设计既要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 11 个数学核心素养,设计出凸显全面育人,有大单元意识,目标一致, 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的高质量作业。 3. 设计原则 (1) 注重 “四基”、重视“三会”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力保障, 是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要抓牢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紧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积累基本的活动和生活经验。 2022 年新课标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提供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去解释身边的事物。 (2) 强化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教育的深化改革逐渐加大力度。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确保作业具备一定的应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令其能与生活现象建立联想,从而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将具备数学价值的知识融入到作业中。同时设计具有一定探讨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可充分调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本单元作业设计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图文并茂,活泼有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增加自信,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到即用到,用到即学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不仅可以写,还可以画,还可以量,还可以折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味道。 (3) 全盘统筹的大单元意识 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要关注作业目标与内容的匹配度,关注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联系。统筹规划好各课时作业内容与内容、目标与目标之间、学习方法与学习方法之间的连续性、递进性、阶段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核心素养的的发展。在作业栏目设置、习题编排等方面风格统一科学设计,数量适中,难度适宜,时间适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 以生为本,提质增效 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