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 建筑结构施工图 8.1 概述 结构施工图是根据建筑的要求,经过结构选型和构件布置以及力学计算,确定建筑各承重构件的形状、材料、大小和内部构造等,把这些构件的位置、形状、大小和连接方式绘制成图样,指导施工,这种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是施工定位、放线、基槽开挖、支模板、绑扎钢筋、设置预埋件、浇筑混凝土以及安装梁、板、柱,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8.1.1.1 结构设计说明 说明新建建筑的结构类型、耐久年限、地震设防烈度、地基状况、材料强度等级、选用的标准图集、新结构与新工艺及特殊部位的施工顺序、方法及质量验收标准。8.1.1.2结构平面布置图 结构平面布置图表达建筑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它包括: 基础平面图; 楼层结构布置平面图; 屋盖结构平面图。 8.1.1.3结构构件详图 构件详图包括: 梁、柱、板及基础结构详图; 楼梯结构详图; 屋架结构详图; 其他详图,如天窗、雨篷、过梁等。 8.1.2 有关规定 在结构施工图中,结构构件的位置用其图例代号表示,这些代号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对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有明确的规定。详见课本表8-3 钢筋混凝土知识简介混凝土 混凝土具有体积大、自重大、导热系数大,耐久性长、耐水、耐火、耐腐蚀,抗压强度大但抗拉强度低,造价低廉、可塑性好等特点。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混凝土不能作为受拉构件使用。我们可在混凝土构件的受拉区配置钢筋,使钢筋承担拉里,混凝土承担压力,各尽其责,形成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 或 MPa计)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我国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规定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主体结构构件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标号为 C20 C25 C30 C35 C40 垫层混凝土和次要构件的混凝土标号可选用C15特殊构件中采用高标号混凝土。 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一、钢筋的品种和级别 (一)钢筋的品种(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低碳钢 碳素钢 中碳钢 随含碳量增加,钢筋强度提高, 高碳钢 塑性性能降低。 普通低合金钢:除碳素钢已有的成分外,再加入少量的 硅、锰、钛、钒等合金元素。 强度显著提高,塑性性能也好。 按外形分类 光面钢筋表面光滑,与混凝土粘结力差。 变形钢筋表面带肋,螺旋纹、人字纹、 月牙纹, 与混凝土粘结力高。 热轧钢筋 (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生产工艺分类 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热处理钢筋 (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冷加工钢筋 (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三种钢筋的生产工艺不同 (二)钢筋的级别 1、热轧钢筋:由普通(低碳)碳素钢、低合金钢轧制而成软钢常用热轧钢筋的级别、符号、钢种和形状级别代号符号钢种形状HPB235Q235光面HRB33520MnSi变形HRB40020MnSiV, 20MnSiNb, 20MnTi变形余热RRB400K20MnSi余热处理 性能:随着钢筋级别的增加,强度提高,塑性降低。(三)按受力和作用分类钢筋的作用 受力筋在梁、板、柱中主要承担拉、压作用;架立筋与箍筋在梁中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分布筋固定板中受力筋的位置。 因构造或施工需要而设置在混凝土中的其他钢筋由锚固钢筋、腰筋、构造筋、吊钩等。 图8.1 梁、板内钢筋的作用 弯起钢筋 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成型的 作用: 1、跨中:承受正弯矩产生的拉力 2、靠近支座:承受负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 架力筋 为了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和形成钢筋骨架,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布置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的架力筋 还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发生裂缝 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区域布置作用: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柱钢筋固定在基础下底板上 墙内钢筋组成及作用 钢筋的弯钩及保护层钢筋的弯钩 为了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绑扎骨架中的钢筋,尤其是一级受力筋,通常在两端作成半圆形弯钩或直弯钩。 钢筋的保护层 钢筋外缘到构件表面的距离称为钢筋的保护层。其作用是保护钢筋免受锈蚀,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保护层的厚度与钢筋的作用及位置有关,一般在梁柱构件中保护层的厚度为25,在板中保护层的厚度为15,在基础中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5。 钢筋在施工图中的图示方法和标注方法钢筋的图示方法序号 名称 图例 说明 1钢筋横断面 2无弯钩的钢筋端部 下图表示长、短钢筋投影重叠时,短钢筋的端部用45斜划线表示 3带半圆形弯钩的钢筋端部 4带直钩的钢筋端部 5带丝扣的钢筋端部 6无弯钩的钢筋搭接 7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8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9花篮螺丝钢筋接头 10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 用文字说明机械连接的方式 在结构施工图中,为了突出钢筋的位置、形状和数量,钢筋一般用粗实线绘制,具体表示见下表 钢筋的标注方法 a、标注钢筋的根数和直径 b、标注钢筋的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基础图 知识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构件,基础的型式取决于上部承重结构的型式和地基情况。 在民用建筑中,常见的型式有条形基础(即墙基础)和独立基础(即柱基础),如下图。 条形基础埋入地下的墙称为基础墙 当采用砖墙和砖基础时,在基础墙和垫层之间做成阶梯形的砌体,称为大放脚 基础底下天然的或经过加固的土壤叫地基 基坑(基槽)是为基础施工而在地面上开挖的土坑 坑底就是基础的底面,基坑边线就是放线的灰线 防潮层是防止地下水对墙体侵蚀而铺设的一层防潮材料,如下图。 8.2 基础结构图 基础结构图是表示建筑基础施工做法的图样,一般由基础设计说明、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组成。1、基础设计说明 基础设计说明主要有场地图的质量、基础材料的强度等级、质量要求、基槽开挖深度的要求以及基础各部位的施工要求。2 基础平面图的形成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水平剖切平面沿房屋底层室内地面下一点将整幢建筑物剖开后,将剖切平面上面的部分去掉,并移去回填土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 3 基础平面图的表示方法 在基础平面图中,只画出基础墙、柱及基础底面的轮廓线,基础的细部轮廓(如大放脚)可省略不画 凡被剖切到的基础墙、柱轮廓线,应画成中实线,基础底面的轮廓线应画成细实线 基础平面图中采用的比例及材料图例与建筑平面图相同 基础平面图应注出与建筑平面图相一致的定位轴线编号和轴线尺寸 当基础墙上留有管洞时,应用虚线表示其位置,具体做法及尺寸另用详图表示 当基础中设基础梁和地圈梁时,用粗单点长画线表示其中心线的位置 4 基础平面图的尺寸标注 基础平面图的尺寸标注分内部尺寸和外部尺寸两部分。 外部尺寸只标注定位轴线的间距和总尺寸。 内部尺寸应标注各道墙的厚度、柱的断面尺寸和基础底面的宽度等。 平面图中的轴线编号、轴线尺寸均应与建筑平面图相吻合,如下图。 5 基础平面图的剖切符号 凡基础宽度、墙厚、大放脚、基底标高、管沟做法不同时,均以不同的断面图表示,所以在基础平面图中还应注出各断面图的剖切符号及编号,以便对照查阅。 6 基础平面图的主要内容 (1) 图名、比例 (2) 纵横向定位轴线及编号、轴线尺寸 (3) 基础墙、柱的平面布置,基础底面形状、大小及其与轴线的关系 (4) 基础梁的位置、代号 (5) 基础编号、基础断面图的剖切位置线及其编号 (6) 施工说明,即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防潮层做法、设计依据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 基础详图 1 基础详图的形成 在基础的某一处用铅垂剖切平面切开基础所得到的断面图称为基础详图。 常用110、120、150的比例绘制。 基础详图表示了基础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构造、埋深及主要部位的标高等。2基础详图的数量 同一幢房屋,由于各处有不同的荷载和不同的地基承载力,下面就有不同的基础。对于每一种不同的基础,都要画出它的断面图,并在基础平面图上用11、22、33剖切位置线表明该断面的位置。 3基础详图的表示方法 基础断面形状的细部构造按正投影法绘制 基础断面除钢筋混凝土材料外,其他材料宜画出材料图例符号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除画出基础的断面图外,有时还要画出基础的平面图,并在平面图中采用局部剖面表达底板配筋 基础详图的轮廓线用中实线表示,钢筋符号用粗实线绘制 基础详图的识读 8.3 结构施工图 结构平面图包括基础平面图、楼层结构平面图和屋顶结构平面图。8.3.1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形成和作用 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从各层楼板层中间剖切楼板层,得到的水平剖面图,称为楼层结构平面图。 主要表示各楼层结构构件的平面位置,是建筑结构施工时构件布置、安装的重要依据。8.3.2 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在楼层结构平面图中外轮廓用中粗实线表示,被楼板遮挡的墙、柱、梁等,用细虚线表示,其他用细实线表示。图中的结构构件用构件代号表示。楼层结构平面图的比例应与建筑平面图的比例相同。预制楼板的表示方法8.3.3 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识读了解图名与比例。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一般与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的比例一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