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8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5页 / 共78页
第6页 / 共78页
第7页 / 共78页
第8页 / 共78页
第9页 / 共78页
第1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6一、 机遇和挑战6二、 气象观测领域8三、 交通管理领域9第二章 项目绪论17一、 项目概述17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18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9四、 资金筹措方案20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0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20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1八、 环境影响21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21十、 研究范围22十一、 研究结论23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3第三章 市场预测25一、 气象观测领域25二、 气象观测领域29三、 环境监测领域34第四章 SWOT分析36一、 优势分析(S)36二、 劣势分析(W)38三、 机会分析(O)38四、 威胁分析(T)39第五章 原辅材料成品管理47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47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47第六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49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49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52三、 质量管理53四、 项目技术流程54五、 设备选型方案5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56第七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57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57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5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5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5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1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6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63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64五、 偿债能力分析6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66六、 经济评价结论66第八章 附表6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6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6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6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6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7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72建设投资估算表7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74流动资金估算表7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7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76报告说明环境监测业务需求持续增长,环境监测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一批企业的成长。行业竞争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常规颗粒物监测仪器、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污染源监测系统以及激光雷达立体探测系列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国内已有一批企业能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系统,市场应用和需求以国产产品为主。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数据,通过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目 录中,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生产企业共有15家,水质九参数监测系统共有8家,常规污染源烟气监测系统共有68家。其二,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设计的环境监测综合解决方案、环境监测数据采集软件、分析应用软件、综合管理平台软件等以国内企业为主,这类项目一般都辅以环境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数据服务。其三,环境监测运行维护和数据服务项目,目前完全由国内企业承担,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项目2019年-2021年度由7家公司承担,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2018年-2020年度由13家公司承担,这些公司均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其四,环境监测中大气VOCS、重金属、颗粒物组分等仪器和系统,目前以国外进口设备为主,国内企业一般进行设备采购、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运行维护和数据分析。此外,环境监测仪器产业中部分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模组激光器和探测器等还依赖进口,国产部件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5535.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4192.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09%;建设期利息472.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4%;流动资金10871.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8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98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81324.22万元,净利润12397.0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13%,财务净现值16080.5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机遇和挑战1、面临的机遇(1)政策扶持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智能化、信息化的源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进入“十三五”以来,“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均对仪器仪表、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扶持和鼓励政策。国务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要求:鼓励国内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与推进,将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需求稳定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8月,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并完善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天地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强化气象观测仪器设备检定维护,确保气象观测系统稳定运行,提高数据质量。相关规划的实施,将为行业提供稳定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3)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相继成熟,仪器仪表行业也迎来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一方面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仪器仪表行业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行业向高精尖及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相关设备更新换代会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也会推动仪器仪表行业产品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运用,进一步扩大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行业技术进步拓展了应用领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对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2、面临的挑战(1)技术与人才短板仪器仪表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技术人才、技术经验还是研发设备等方面,国内企业目前都相对落后。(2)部分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仪器仪表行业上游硬件行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市场大多被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美国赛默飞世尔等外资企业占领;部分核心部件,如分析模组和传感器,国外公司还处于垄断地位,部分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挤压行业利润。二、 气象观测领域2017年我国导航、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共62家。气象观测领域,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为中国气象局下属独资公司,在中国气象局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他规模相对较大的有天津天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江苏无线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和蓝盾光电;行业内的这些代表性企业的产品占有率约占国内市场的90%以上。三、 交通管理领域1、行业概况交通管理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公路交通管理和其他交通管理。我国正处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之中,随着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雪亮工程”建设等政策规划的实施,交通管理行业正向物联网、高清图像、人工智能等方向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与安防的深度融合,促使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涌现,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和2017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1,014.80亿元和1,167.10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和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合计规模达到75%。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仍是我国交通科技领域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方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交通运输提出了重大要求,需解决我国综合运输效能低下、公众出行不便、交通安全态势严峻、交通能耗高、交通服务水平落后等迫切问题。2012年7月,交通部发布2012-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要求的智能交通体系,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和协同运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和高效的物流服务,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在“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要达到15万亿人民币,到2020年,国家要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规划中特别强调:在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经营业户和从业人员等基本要素信息的全面数字化,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信息的交换。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交通及管理领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2、行业发展态势及市场规模(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能交通及管理市场需求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8.52%,较2006年上升了14.18个百分点。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对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伴随城市化率的快速增长,带来城市交通的巨大需求。我国既是当今世界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交通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高速公路仍是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根据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25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257.86亿元,增长12.4%;普通国省道建设完成投资7,264.14亿元,增长19.5%;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731.33亿元,增长29.3%,新改建农村公路28.97万公里。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到2030年,我国规划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80万公里,外加远期展望线路1.80万公里,普通国道达到26.50万公里。智能交通与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单位里程投资额中,智能交通系统投资的比例平均约占2%至3%,与国外10%至15%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巨大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模,将带来智能交通及管理领域的巨大市场需求。汽车的保有量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汽车保有量急速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