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绵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序言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绵阳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也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具备物流中心建设所必须的便利交通运输条件。为加快建设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商品交换,推动绵阳科技城和“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按照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三化”专题会议精神,结合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特制定绵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1%。全市物流企业仓储面积100万余平方米,货运车辆25293台,载货吨位67911吨,集装箱货场年吞吐能力约90万吨。201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447.8公里;主要通航河流4条,航道里程645余公里。绵阳出口加工区建有面积2200平方米的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业务已初具规模。全市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31.1亿吨公里,水运货运周转量11万吨公里,铁路货运量106.4万吨,民用航空货邮运量5392吨。全市有物流从业人员12000余人,注册物流业务的企业76家,其中:四川长虹民生物流、绵阳富临物流、四川双汇物流、绵阳安运物流、四川中邮物流绵阳分公司、中外运空运已成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二)发展优势。区位优势。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辖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安县、梓潼县、盐亭县、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代省管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幅员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绵阳作为西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成都一小时都市圈的重要城市,绵遂高速通车后绵阳至重庆公路里程为300余公里,成西客专建成后距西安2小时车程,区位优势明显。2007年、2009年省政府四川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均把绵阳确定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二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八大次区域物流中心之一,主要以电子产品、农产品物流为特色,辐射四川西北部地区及陕、甘交界区域。 / 科技优势。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科技资源丰厚,有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代表的国防科研院所18 家,西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13所,长虹等国家技术中心5个,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6 名,各类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17 万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近900 名,具有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基础。产业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是绵阳的支柱产业,彩电、空调、VCD、高能环保电池、雷达通讯设备、有线电视设备、音响播控设备、宽带多媒体设备等技术和市场优势突出。食品及生物医药、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及新能源、化工环保等产业竞争力较强,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交通优势。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规划,绵阳已被纳入全国196个国家枢纽城市范围。宝成铁路、成绵广高速公路、108国道穿境而过,绵阳机场16条航线直达全国中心城市。绵阳在建有成绵高速复线、绵遂高速、成南巴高速、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建设有绵九、甘南高速、成兰铁路、成西客运专线、绵遂铁路。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为一体的多节点、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将进一步提升绵阳的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口岸优势。绵阳有铁路口岸1个,口岸作业区(点)、特殊监管区3处,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空运及公水联运的立体口岸物流网络,形成了以市政府口岸办、绵阳海关、绵阳检验检疫局、绵阳车务段为主体的口岸联检体系,口岸机构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在省内仅次于成都市,具备大力发展国际保税物流业务的基础条件。(三)主要问题。发展物流业紧迫感不足,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集约化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现象以及物流业发展组织机构不健全、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建设相对滞后。绵阳综合性、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尚处于规划建设中,主要的综合交易市场及货运市场位于城区,主要货物铁路装运集中在火车北站,物流业用地不足,物流设施存在资源浪费、陈旧失修和通达不畅等问题,物流运输与城市交通混杂。绵阳口岸开放程度低,仅开放二类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尚未开放,口岸设施落后,承载能力较弱。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绵阳第三方物流尚处于发育阶段,当前进入绵阳市的物流企业主要是省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支机构,区域分布分散,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物流市场,其功能发挥和影响力较弱;运输车型车种、仓储设施等技术装备陈旧落后,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发展现代物流必需的先进网络信息设施和信息平台缺乏;现有物流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物流企业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一和低效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方式单一。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为支撑,充分发挥重点物流节点城镇和公路、铁路、航空、邮电、通信等物流体系的作用,统筹规划,培育一批重点现代物流中心和物流品牌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建设原则。政府营造环境,市场配置资源。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创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物流。建立技术标准,推进一体化运作。用标准化和信息化综合集成运输、仓储、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多种功能,提高物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服务方式。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坚持节约用地、用能、用水,建立节能环保型绿色物流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发展。兼顾国际与国内、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商贸物流协调发展,科学引导,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特色鲜明的绵阳现代物流业。(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信息畅通、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营业收入占GDP比重力争达到10%,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物流企业1家以上、超过3亿元的物流企业5家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省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三、发展重点(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中心)。根据我市经济规模、物流发展水平、产业构成、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位特点和经济关联度等因素,着眼产业积聚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导物流企业、经营商户向物流园区聚积,全市重点规划和建设以下物流园区(中心):1、新皂综合物流园区。新皂位于绵阳城市西郊,紧邻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绵阳进出口加工区,距南郊机场9公里、绵广高速南站2公里,宝成铁路复线贯通全境,成绵乐城际铁路皂角铺站位于境内。结合绵阳火车货站(国家二级货站)搬迁,规划建设新皂综合物流园区。根据全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加快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园区火车货站搬迁和保税物流园区项目。引导有实力、有辐射能力的知名物流企业入园发展,将其打造成为集生产、生活资料储备、加工、中转、交易、信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2、龙门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园区位于绵阳市区北部龙门镇,距绵阳南郊机场15公里,距绵阳火车货站13公里,园区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绵江产业带现代农业发达,已形成集农副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依托绵广高速公路、绵江快速通道、二环路、绵阳产业带规划,布局建设龙门农副产品物流园区。3、石塘工业和商贸物流园区。石塘镇地处绵阳市区西南部,交通网络结构合理,运输能力强,人口密集。依托南郊机场、绵三路、绵中路、一环路,布局建设石塘工业和商贸物流园区。4、县级物流中心。结合产业特色,发挥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以建材、粮食、蔬菜、农资、化工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安县北川化工建材物流中心、江油工业物流中心、三台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次区域物流中心。(二)构建物流体系。1、电子产品物流体系。重点围绕“4C”融合、军工电子、关键器件、网络能源等产业,监会推进长虹信息化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构建电子产品物流体系。2、农副产品物流体系。依托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以国家粮食储备局绵阳直属库和省市粮食储备库为基础,加快粮食物流中心、龙门农产品物流园区、三台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建设,构建绵阳农副产品物流体系。3、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体系。依托重型汽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以及汽车专业市场,构建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体系。4、建材物流体系。依托骨干企业以及建材专业市场,构建绵阳建材物流体系。5、商贸物流体系。依托商贸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县市区商贸市场等,加快发展小商品物流、农产品直销和配送,尽快实现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构建商贸物流体系。(三)建设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绵阳机场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规划建设铁路货站、机场货物转运站和公路货运中心站、中转站,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和航空口岸,加快口岸物流园区、公共型保税仓库、铁路口岸等国际物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绵阳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投资效益。(四)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抢抓绵阳建设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以高性能信息网络传输平台为重点,加快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企业电子口岸、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整合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企业现有资源,建立运输信息、货运跟踪、服务管理综合运输信息网,搭建绵阳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省以及周边城市的互连共享,形成商务、金融、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口岸、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职能部门物流信息共享机制。(五)建立完善应急物流机制。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完善应急物流调度机制,加强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物资综合调控、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制度,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快粮油、猪肉、化肥和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仓储设施以及危化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健全储备体系和应急调控体系。大力整合应急物流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六)重点物流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实施22个重点物流项目,总投资814072万元,具体项目见附表。四、保障措施(一)建立协调机制。市政府成立“绵阳市现代物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制定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并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强考核,形成齐抓共促的工作局面。(二)加大政策扶持。1、税收优惠。认真落实国家、省已出台的扶持现代物流税收优惠政策,在绵物流企业如经省级相关部门认定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纳入全国物流企业税收试点单位,着力解决物流企业重复纳税问题,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2、财政和金融支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