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内老式的清明节大概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近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由于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徐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清明节和寒食节便徐徐融合为同一种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来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但愿后来她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近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个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她的人,却忘了介之推,她经旁人提示,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妈妈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建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妈妈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妈妈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严禁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次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祀介之推,她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老式习俗中最注重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目前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此,“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对的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来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注重。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种为人所讥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避免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人们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长抵御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尚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氛围;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种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因此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并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虽然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坟场”。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种纪念祖先的节日。重要的纪念典礼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体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一般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种月。 第二篇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老式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这里我们把其老式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此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哀悼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与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祭祀的对象。作为鬼节,清明之祭重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体现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怀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一般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重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体现孝思亲情。此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她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举办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典礼,祭祀那些饿鬼、幽鬼孤魂,避免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尚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天,城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其场面十分隆重热闹。 祭祀的时间。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别。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目前,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种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坟场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但凡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此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过前七天后八天的范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祭祀的场合。清明祭祀按祭祀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坟场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近来,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寄托。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重要是由于采用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种宗族的人汇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尚有一种状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祭祀的方式或项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用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一方面整修坟墓。其做法重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体现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奉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裔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祀内容。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坟场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但凡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重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种大口袋。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包袱里装有多种冥钱。所供奉祭品重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本地人觉得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二)、清明节的春游活动 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隆重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至少不像今人这样一提到清明节,就把重要注意力都放在清明扫墓上。有学者觉得清明节重要是一种快乐的节日,此话不无道理。 有人会说,清明祭祀是肃穆或悲哀的,与轻松快活的春游岂不矛盾?其实这种想法是出于简朴教条地看问题,也是不理解民众的精神与生活的体现。初唐统治者就曾基于类似见解,下令严禁寒食的扫墓共郊游,但是后来不得不解除这种禁令。清明时节祭祀能与游乐并行不悖,我觉得有这样几条因素:第一,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天人合一观念,在自然界生机萌动、气候宜人的清明前后投入自然的怀抱,是出于人的本能的冲动,是合于人的本性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体现。这一时光,人的这种冲动或规定是难以克制的。第二,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在庄严的典礼之后纵情欢乐的节日文化老式,而清明节的源头之一上巳节正是一种这样的节日,何况魏晋之后上巳节就已演变为一种纯正郊游宴饮的的节日。上巳节在郊野纵情游乐的老式必然在清明节俗中得到体现。第三,清明节的节期前后有十来天,祭祀可在一天内完毕,其她时间可以纯做春游。第四,民间对生死向来有一种流传广泛的旷达观念,觉得人出自黄土又归于黄土,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只要是尽寿而终,不是早夭,就不是很令人悲哀的事情,甚至老人的高寿而亡是一件喜事,所谓“红白喜事”。这样,祭祀正常寿终的亲人和祖先,就不是一件真正悲哀的事情,只是体现孝敬和怀念之情,在完毕一种郑重的典礼。某些女性的哭坟也是按礼法所为的典礼的一部分,或者是发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典礼完毕之后的游春就是自然的事情。因此,人们能普遍地将扫墓与春游结合起来。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了这种扫墓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下面列举几项老式的春游活动。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欣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因此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阐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潮流的装饰,并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也许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适宜倡导的。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